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资源污染及治理

水资源污染及治理

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前言:生命最初诞生在水中。

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

水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

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等都存在很大的危害。

久而久之,也会威胁到人的安全与健康。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环境污染,并对其作出解决方案。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水资源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球上的水总量为1.4×109km3,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其中绝大部分存在于大洋、浅海及海洋沉淀物中,淡水所占的比例不到 2.7%,而且淡水的大部分以两极的冰盖、冰河和深度在750m以上地下水的形式存在。

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淡水,仅仅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一部分,其储量仅占地球总水量0.64%。

可见能供人类直接利用而且易于取得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2、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当匮乏。

中国河川年径流量约为2.7×108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的121位,已被视为13个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

因此,中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并存在如下的特点:a)水量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b)水量在时程分配上很不均匀c)水土资源组合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将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水资源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

据调查表明,地下水有93.2%受到污染,地表水100%糟污染。

二、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从而导致了水体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发生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有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污染的发生取决于污染物、污染源及承受水体三方面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和关系。

水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大类。

自然污染是指由自然因素所产生的污染。

人为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三废”对水体的污染。

其中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水体污染源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很多,具体归纳为:1)工业污染源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

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之中,造成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具有面广、量大、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的特点。

2)生活污染源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之中,造成水体污染。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占70%)、病原菌、寄生虫等,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将造成严重污染。

3)人为污染源围湖造田、建设大坝水闸等人为活动,也对某些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有很大的影响,还可能家中污染的程度,有时这种影响甚至超过污水排放造成的影响。

4)其他污染源雨、雪水淋洗大气中的有毒物质、冲刷地面污染物后进入水体;农田施用的化肥以及牲畜粪便等农村污水流失到水体中均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

此类污水具有面广、分散、难于收集和难于治理的特点。

3、污染类型目前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a)病原体污染b)好氧物质污染c)植物营养物质污染d)石油污染e)热污染f)放射性污染g)有毒化学物质污染h)酸、碱、盐污染4、水体中主要污染物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

物理污染包括固体悬浮物、热排放、放射性物质等;化学污染主要包括一般无毒好氧有机物、农药、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生物营养盐类、酸碱物质、油脂和合成洗涤剂等几大类;生物污染只要包括各种病原菌、寄生虫、藻类等。

化学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范围广,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三、水体污染的危害1、对鱼类资源的危害水中有毒物质超过一定的浓度,可引起鱼类等水生生物急性中毒死亡;或者由于溶解氧的严重不足导致鱼、贝类窒息死亡,造成死鱼的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据1985年全国9省市的调查,污染造成淡水天然鱼类资源年损失8万吨,淡水养殖鱼类损失1.7万吨。

洞庭湖水产资源日趋衰竭,据调查,原有的114种鱼类中已经灭绝了8种,另有15种已成稀有种类。

武汉东湖共有鱼类67种,近年仅发现38种鱼类,暗色东方魨等20多种鱼类已基本绝迹。

2、对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危害水体受到污染后,不能继续维持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导致敏感物种消失,耐污种类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改变或破坏,致使群落功能失调,环境质量恶化。

耗氧有机体进入水体中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溶解氧不足,一般的水生生物不能生存,少数的耐污种类如水蚯蚓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数量得到大量的发展,水域景观遭到破坏。

污染严重时,溶解氧将会下降到零点。

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分解活动旺盛,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使水体发臭,失去利用价值。

氮、磷是水生植物和藻类必须的营养物质。

氮浓度过高,可引起湖泊、水库发生富营养化。

敏感藻类不能生存,蓝、绿藻大量发展,形成“水华”。

大量藻类死亡腐败,厌氧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

安徽巢湖铜绿微囊藻水华曾达到1cm厚,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

2008年的太湖蓝藻事件,使水厂停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除了上述对人体的危害,另外还有一部分污染物如汞等易溶于脂肪之中,具有很强的生物富集能力。

这些污染物能直接从水中和沿着食物链的途径进入人生物体内,并逐渐积累和放大。

逐步地,到一定的程度,人体会出现不适状况,重者则会出现中毒或者死亡。

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食用含汞鱼类的缘故。

时常会出现“铅中毒”事件和“汞中毒”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

另外,氰化物、有毒有机物等污染物质对人体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危害。

四、水污染防治思路在中国污水排放总量中,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60%。

水体中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来源于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大量排放时造成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水体使用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因此,工业水污染的防治是水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

国内外工业水污染防治的经验表明,工业水污染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性对策,从宏观性控制、技术性控制、管理性控制三方面着手,将会起到良好的整治效果。

1、宏观性控制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合理进行工业布局。

在产业规划和工业发展之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完成结构的优化,使之与环境发展相协调。

同时要落实节能减排和十一五计划,再次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技术性控制a)积极推行清洁生产b)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c)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d)促进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3、管理型控制进一步完善污水排放标准和相关的水污染控制法规和条例,加大执法力度,严格限制污水的超标排放。

对个单位的排污口和受纳随提进行在线监测,逐步建立完善城市和工业排污监测网络和数据库,杜绝“偷排”现象。

五、污水处理基本方法1、污水处理方法分类按处理采用的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按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也为初级处理,只能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及漂浮物,很难达标;二级处理又称之为生物处理,一般可除去细小的或呈胶体态的悬浮物及有机物,一般情况下能够达标;三级处理即为高级处理,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胶体及溶解态的污染物,一般可达到回收的目的。

2、污水处理设备a.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

b.污泥脱水机特点是可自动控制运行,连续生产,无级调速,对多种污泥适用,适用于给水排水,造纸,铸造,皮革,纺织,化工,食品等多种行业的污泥脱水。

c.曝气机是通过散气叶轮,将“微气泡”直接注入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悬浮物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从而形成大的悬浮物絮团,在气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团”浮上液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机从水中分离;不需要清理喷嘴,不会发生阻塞现象。

本设备整体性好,安装方便,节省运行费用与占地面。

d.微滤机是一种转鼓式筛网过滤装置。

被处理的废水沿轴向进入鼓内,以径向辐射状经筛网流出,水中杂质(细小的悬浮物、纤维、纸浆等)即被截留于鼓筒上滤网内面。

e.气浮机是一种去除各种工业和市政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及各种胶状物的设备。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酿造、屠宰、电镀、印染等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的处理。

结语提高水污染的防治水平有利于缓解我国的水资源使用矛盾,对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将水污染治理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能实现新的发展,为实现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1、过孝明,张慧勤,李平. 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 中国环境科学, 19902.鲍强. 中国水污染控制的政策目标与技术选择. 环境科学丛刊, 19933.屠清瑛,顾丁锡,尹澄清等. 巢湖—富营养化研究.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4.肖泰山,刘明贵. 救救洞庭湖水资源. 人民日报第九版,19955.唐受印等编. 废水处理工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6.上海市环保局编. 废水物化处理.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7.王金梅,薛叙明等编. 水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