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枢纽规划

枢纽规划

1、交通枢纽的构成:枢纽对外交通系统、枢纽内部交通系统、内部交通系统的结合部、对外交通系统的结合部2、土地利用模型有哪些?汉森模型、劳瑞模型3、经典枢纽选址模型:覆盖模型、平面中位距离模型、特定枢纽选址模型(覆平特)4、交通枢纽综合评价方法有哪些?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的工作步骤:(已考)①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③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④计算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总排序向量5、名词解释:交通枢纽:一般地处路网各大通道或线路的交叉点,是运输过程和为实现运输所拥有的设备的综合体,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路网客流、物流和车流的重要集散中心。

枢纽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需求,确定未来交通发展的目标,设计达到预定目标的方案、策略及其评价,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观、政治经济价值观、人文历史价值观、环境保护观和交通需求观的科学、艺术与政策活动。

港口网络:是指由若干个功能或部分功能可以被相互替代的个体港口系统组成的港口群体大系统。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港口存在共同腹地时,就形成了一个港口网络系统。

6、简答题:枢纽规划的程序:(背方交方规方)①背景研究②方法确定③交通需求预测④方案规划⑤规划要点⑥方案评估交通需求预测的组成模型有哪些?①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组合②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组合③交通产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组合枢纽交通内部组织设计内容:内部交通组织主要是针对枢纽内部的人流和车流进行组织,以实现枢纽内旅客的快速换乘。

具体要求包括:(明枢专车人)明确枢纽内各类换成客流的重要度;枢纽内标志指示清晰,易懂;专用通道设置合理;车流简洁、顺畅;人车分流,减少冲突。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指建计)①指标权重的确定②建立指标隶属度矩阵③计算综合评价结果7、图环形枢纽交叉口运输量大且作业复杂的大型枢纽,当引入铁路方向较多、需配置较多的专业车站时,为便于各方向客、货运输交流,避免引入线过于集中在某一会合点和为地区客货运服务提供方便,通常应随运量的发展逐步修建一些联络线、迂回线与直径线,将各铁路方向、专业车站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枢纽的环形布局。

环形枢纽大大地提高了通过能力和运营上的机动灵活性。

8、论述: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的基本要求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必须满足区际运输联系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地区运输的特点,保证中转客流、货流不间断的通过,同时保证旅客、货物的发送与到达以及枢纽内部运输有良好的作业条件,还必须与城市规划、工业布局、国防要求等密切配合。

综合交通枢纽的合理布局必须从全局观点出发,统筹安排,遵循下列各项要求。

(综城交)(1)必须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来考虑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

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应服从于综合交通网的总体规划,处理好交通枢纽在交通运输网中的布局,应从以下四个角度考虑:(统衔干孤)①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规划与全国性的客流、货流规划以及交通网规划是统一的整体,随各经济协作区间经济联系的发展,客、货交流不断增加,径路也会发生一定变化。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各个枢纽的地位和作业量,关系着枢纽的分工、运输特点和发展规模。

②为了全国或区域交通网布局的合理展开,在新干线衔接点的选择中,既要注意利用原有交通枢纽,又应尽量避免衔接在规模已经很大的枢纽处。

③应使交通枢纽与干线在建设上和能力上相适应,做到枢纽与相衔接的各条干线同步建设,同时进行技术改造,同时投入使用,确保线路畅通,各环节的运输能力都可以得到合理利用,并能相互调剂和补充。

④不能孤立地研究单个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而必须搞好相邻枢纽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2)交通枢纽布局应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密切配合。

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发展上相互促进。

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又相互制约,枢纽应充分满足城市发展的运输需求。

(功布总)①为城市服务的枢纽客运、货运设备应与城市功能区紧密结合。

②在枢纽内各种设备的布置上应充分注意保护城市环境。

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和减轻交通噪声对居民聚居地段的干扰。

③枢纽各种设施的总体部署,既应保证运营上的便捷,又不能干扰城市市内交通,切忌分散布置,尽量集中于城市的一侧或城市总图的一个象限内。

(3)交通枢纽内各种设备的布局应服从交通网的规划,充分保证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

枢纽内各种设备的布局首先应考虑在相邻枢纽合理分工的前提下进行,防止因设备重复或设备不足而影响运输顺畅。

同时,应保证主要客流、货流在枢纽内经路顺直、便捷。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各种交通方式的主要衔接点,必须充分保证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

论述题:枢纽规划与线网规划的关系枢纽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需求,确定未来交通发展的目标,设计达到预定目标方案、策略及其评价,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观、政治经济价值观、人文历史价值观、环境保护观和交通需求观的科学、艺术与政策活动。

线网规划是指在一定线路数量规模下,确定路网的形态及各条线路走向的决策过程。

线网规划具有非可逆性,线路一经建成便不可更改。

枢纽和线网的规划关系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枢纽在线网上布设;另一方面是枢纽内部的线路设计。

交通枢纽的优化布局必须以交通网络的合理规划为前提,同时交通枢纽反过来又影响交通网络的运转,两者相互依托,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

即使是一个已经优化的交通网络,在布设了交通枢纽后,也可能导致其上的交通流分布发生变化,从而需要重新分析评价其优化结果。

因此,交通枢纽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反映出两者之间的这一互动关系,在交通网络规划与枢纽规划之间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

城市道路交通枢纽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城市轨道网规划公路主枢纽国家级或区域级的道路网规划;枢纽内部的道路网规划铁路枢纽国家级或区域级的铁路网规划;枢纽内部的线路布置规划港口港口外部的航道网规划和陆路集疏运系统线路规划机场航线的设计1、交通枢纽:一般地处路网各大通道或线路的交叉点,是运输过程和为实现运输所拥有的设备的综合体,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路网客流、物流和车流的重要集散中心。

2、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统一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由若干种运输方式所连接的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组成的统一体,共同完成货物及旅客运输的中转和地方作业。

3、交通枢纽的分类:①按所在地区主要的交通方式:铁路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水运枢纽、管道枢纽②按服务的主要对象:客运枢纽、货运枢纽、客货运枢纽③按地理位置:陆路枢纽、滨海枢纽、通航江河枢纽④按作业类型:中转枢纽、地方性枢纽、混合型枢纽⑤按交通方式的组合,铁路-公路枢纽、水路-公路枢纽、水路-铁路-公路枢纽、综合交通枢纽⑥按服务市场范围,国际枢纽、全国性枢纽、区域性枢纽、地方性枢纽⑦按用户数量,单用户枢纽、多用户枢纽⑧按交通干线与站场空间分布形态:终端式枢纽、伸长式枢纽、环形辐射式枢纽、辐射半环枢纽、组团式枢纽⑨按枢纽内部的各种换乘关系:停车换乘枢纽、临停换乘枢纽、供车换乘枢纽。

4、交通枢纽的构成:枢纽对外交通系统、对外交通系统的结合部、枢纽内部交通系统、内部交通系统的结合部。

5、规划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建设发展所作出的全面、长远的安排,即该国家或区域规划方案或文件。

6、枢纽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需求,确定未来交通发展的目标,设计达到预定目标方案、策略及其评价,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观、政治经济价值观、人文历史价值观、环境保护观和交通需求观的科学、艺术与政策活动。

7、枢纽规划的原则:①充分考虑规划枢纽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②满足规划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原则③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④引导需求⑤强调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协调⑥规划建设和管理运用并重8、枢纽规划的程序:(背方需规要评)①背景研究②方法确定③交通需求预测④方案规划⑤规划要点⑥方案评估9、土地利用模型中汉森模型的特点:①小区可达性不考虑小区本身;②时间、距离不确定;适用于短期预测。

劳瑞模型的特点:①该约束中不存在住宅面积;②非基础产业部门选址优于住户部门。

10、枢纽选址方法对比:传统方法:①一元交通枢纽场站布局的重心法,将运输系统中的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看作分布在某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点的交通发生、吸引量看成该点的重力,物体系统的重心就是枢纽站设置的最佳点,用几何重心法确定;特点是简单、实现容易,但是它将纵向和横向坐标分别视为独立变量,与实际交通系统存在较大差别,求出的解一般不够精确,只能作为枢纽布局选址的初步参考。

②一元交通枢纽站布局的微分法,它的思路是,选择一个到各点的发生量、吸引量运费最小的点作为枢纽的最佳位置;这个方法虽然可以从数学上给出枢纽的具体位置,但是这个结果仅为数学解,还需将其放到实际运输系统中,进行定性的分析和调整。

③成本分析法,在已有枢纽场站位置的选址集的前提下,以枢纽系统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简单财务计算,比较选择最佳位置。

11、线网和枢纽的规划关系:交通枢纽在线网上布设、枢纽内部的线路设计。

12、枢纽交通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①内部交通组织,指枢纽边界以内人流、车流的组织。

②外部交通组织,指枢纽边界以外周边路网上的交通组织。

③内外交通组织,指出入口的设置和内外交通流的衔接。

13、铁路客运站的流线组织:①人流线:进站旅客流线、出站旅客流线②行包流线③车辆流线14、交通枢纽中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①铁路客运站与市内交通的换乘组织②公路客运站与市内交通的换乘衔接③市内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及设计15、交通影响分析(评价)是在开发项目立项或审批阶段,定量分析城市土地开发或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所产生的影响,进而确定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以减少开发方案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

16、枢纽交通影响分析流程:①研究范围确定②交通分析和土地利用分析③交通需求预测④方案组织设计⑤需求平衡分析⑥结论及建议。

17、枢纽交通影响分析的内容:①研究范围的界定②现状数据的收集③道路设施规划④背景交通量预测⑤项目交通量预测⑥改进措施及调整方案⑦建议18、枢纽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19、三角形枢纽特点:有较大客、货运量交流的三个铁路方向引入,而在各引入线上布置有不同的车站,并在期间铺设联络线,以便于各方向间21为便于各方向客货流动,避免引入线过于集中在某一会合点和为地区客货运服务提供方便,通常应随运量的发展逐步修建一些联络线、迂回线和直径线,将各铁路方向、专业车站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枢纽环形布局,提高了通过能力和激动灵活性。

22、航空与高速铁路枢纽的特征:(零无一)①零换乘②无缝衔接③一体化23、港口与铁路综合枢纽的特征:(货无联信)①服务对象以货运为主②无缝衔接③联合办公④信息共享24、公路枢纽包括:(生通辅组)①站场生产服务系统设备②通信信息系统设备③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设备④组织管理系统及设备25、航站区的规划:①航站区位置的确定:在考虑航站区具体位置确定时,机场的跑道条数和方位是制约航站区定位的最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