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活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们都来演一演”,要求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分小组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

教材对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要求、方法、步骤做出了具体的提示。

在这些方法和步骤中,学生之间商量“怎么演”是重点,怎样把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动作是难点。

教学时,教师可选择某一部分内容和全班学生商量怎么改写剧本,怎么表演,在示范的基础上,学生分组商量、
表演、评价、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阅读体验,建立宽松愉悦的交际平台,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表演、评价中形成良好的交际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发展和人文情怀的培养。




标 1.初步了解排演课本剧的步骤,能够根据需要适当改编故事内容,设计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台词、动作和表情。

2.在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学会轮流主持,引导组内每个人发表意见并且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3.通过排演课本剧,进一步亲近名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点 1.通过表演,进一步感
受课文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初步尝试创编课本剧,体验创造的快乐。

2.指导学生把课文中叙
述的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
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表演的服装、道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参见《英才教程/同步作文期末考场满分作文》《英才作文课堂》)
一、谈话导入,揭示交际主题
1.教师出示本单元课文及主要人物,引导学生梳理形象,导入交际话题。

导语: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几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节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这些名著里的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即使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手捧这些名著,走近这些文化瑰宝的时候,我们仍然会被人物的形象深深吸引。

下面,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以小组为单位来演一演这些人物的故事。

(板书:怎么表演课本剧。


二、看剧读文,明确编排步骤
1.学生观看课本剧视频(以《草船借箭》为例),交流哪个角色演得好。

预设: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否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谈;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可以从服饰、道具的使用谈。

交流示例:
生1:我觉得诸葛亮这个角色演得好,你看扮演者羽扇纶巾,活脱脱一位智者的形象。

生2:我觉得周瑜这个角色演得好,扮演者将他气量狭窄、嫉贤妒能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了。

生3:我觉得鲁肃这个角色演得好,扮演者很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进行了自然衔接。

生4:我觉得曹操这个角色演得好,扮演者的语言并不多,但仅有的几句话却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奸雄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2.学生讨论交流如何排演出这样的课本剧,再阅读教材中排演课本剧的步骤。

明确:第一步,确定故事内容(选文);第二步,完成改编任务(改编);第三步,商讨如何排练(排练)。

3.教师小结。

(板书:选文;改编;排练。


三、分组讨论,落实编排步骤
每组确定3位主持人,分步骤主持本组讨论。

1.确定故事内容。

(1)提出讨论要求:主持人先引导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选择的故事及原因、最喜欢的精彩片段。

然后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一致意见。

教师特别提示:既要人人发表意见,又要尊重共同决定。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汇报交流。

2.完成改编任务。

(1)参看书上提示,了解改编建议。

(2)以《草船借箭》第2自然段为例,教师抓住其中的几个句子,指导学
生给人物加上合适的语言、动作、表情。

①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预设:周瑜说这句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或是神情?)
②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预设:诸葛亮会有怎样的表情或是动作?)
③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预设:你认为给两人加上什么样的语言、动作、表情最合适?为什么?)
(3)教师小结改编人物台词的方法。

(明确:添加、借用、改造。


(4)主持人组织小组讨论,对本组选定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台词、动作、表情进行改编。

(5)教师巡视指导。

3.商讨如何排练。

(1)各组主持人组织讨论,分配角色,选用道具,然后进行排练。

明确: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四大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负责执笔,汇总大家的意见。

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

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四、上台表演,汇报编排成果
1.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片段。

2.欣赏表演,评价表演。

(1)讨论欣赏要求、评价方法,准备推选出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认真倾听、欣赏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每个神情。

欣赏整个编排是否有创意。


(2)分组表演。

先由责任编导简要介绍表演篇目、演员阵容、服饰道具,再进行表演。

(3)评价表演。

(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

着重引导学生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入手;再从是否富有创造性来评价。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由责任编导或表演者来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3.评选最佳创编奖、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

五、总结经验,进行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

总结:同学们,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有大量的历史名著和文学作品,其中包含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课下请你们选择最感兴趣的故事和同学一起读一读,演一演吧!在浩瀚如海的文学、历史名著里,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感受、去品味,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

今天的表演只是初步的尝试,同学们可以融合大家的合理性建议,尝试自己做一回编导,并与同学合作进行创编,在下一次的读书课上给大家展示。

附:剧本范文
草船借箭
时间:公元208年冬
地点:东吴
人物:诸葛亮:刘备军师
周瑜:吴国水军大都督
鲁肃:吴国大臣
曹操:东汉丞相
毛玠、于禁等:曹操大将
第一幕
[幕启。

周瑜把诸葛亮请到帐下。


周瑜:(笑着)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为先?
诸葛亮:(肯定地说)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

周瑜:(微笑着说)先生之言,甚合吾意。

但今军中缺箭,感烦先生造十万支箭。

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诸葛亮:都督委托,自当效劳。

敢问十万支箭何时用?
周瑜:(有些得意)十日之内,可完成否?
诸葛亮:(面不改色)曹军即日将至,若是十日,必误大事。

以我看,只消三日。

周瑜:(严肃地)军中无戏言。

诸葛亮:怎敢戏都督?(仍面不改色)愿立军令状。

三日不成,甘受军法处
罚。

周瑜:(显得异常高兴)好,好!孔明先生真乃爽快人也!来,上酒来!
诸葛亮:今日来不及。

来日起,至第三日,可派五百军士,到江边搬箭。

[诸葛亮饮了数杯,回房间。

周瑜有些不放心,派鲁肃去打探,回来报告。

幕落。


第二幕
[幕启。

鲁肃来到诸葛亮房间。


诸葛亮:(恳求地)子敬!你来得真是时候,一定要救我呀!
鲁肃:(无奈)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你?
诸葛亮:望子敬借我二十条船,每条船要三十名军士,我自有妙用。

只不可让公瑾知道。

(挥了挥扇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不提诸葛亮借船之事。

幕落。


第三幕
[幕启。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

前两日,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日四更时,诸葛亮密请鲁肃到船中。


鲁肃:(很奇怪)公召我来何意?
诸葛亮:特请子敬同往取箭。

鲁肃:何处去取?
诸葛亮:江上取箭。

[长江之上,大雾漫天,什么也看不清,船已经逼近曹军水寨。


鲁肃:(吃惊地)倘曹兵齐出,如何奈之?
诸葛亮:吾料曹操于重雾必不敢出。

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这时,诸葛亮让士兵们擂鼓呐喊。


毛玠、于禁:(紧急跑来)报!丞相,东吴带兵前来攻击,如何应对?
曹操:(多疑)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

只派弓箭手乱射之。

[不一会儿,船上射满了箭。

诸葛亮令军士齐叫“谢丞相之箭”。


曹操:(非常气愤)这个诸葛孔明,吾又中一计!
[幕落。


第四幕
[幕启。

诸葛亮带士兵返回东吴。

正巧,军士也来搬箭,二十条船共十万多支箭。

鲁肃向周瑜报告此事。


鲁肃:都督委托之事,孔明先生已办完。

周瑜: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幕落。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