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

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

编号:FXPG-FA-001-00 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方案————制药有限公司目录1、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方案批准2、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名单3、片剂产品概述:4、质量风险评估的目的:5、质量风险评估的范围:6、质量风险评估小组职责:7、质量风险评估内容:7.1质量风险识别:1)工艺流程图2)风险因素识别7.2质量风险分析:8.质量风险控制:8.1质量风险降低:8.2质量风险接受:9.风险评估结论:10.质量风险沟通:11.质量风险回顾:12.质量风险评估周期1、片剂生产线质量风险评估方案批准2、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人员名单3、片剂产品概述片剂系由中药材经提取浓缩后所得的一定密度的流浸膏加适量辅料或加饮片细粉,或饮片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合,制粒,整粒总混,在经过压片,包衣,铝塑包装而成的制剂,我公司产品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按包衣类型可分为素片、糖衣片和薄膜衣片。

片剂具有携带和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等特点。

我公司现有片剂产品10个,常年生产有健宝灵片、前列舒乐片、百癣夏塔热片、痔速宁片和喘嗽宁片。

4、质量风险评估的目的按照风险评估流程,对片剂产品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确定,对确定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级并采取验证或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手段,使其产生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降到最低,保证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5质量风险评估的范围和依据5.1范围:片剂制剂风险评估是对颗粒剂制剂生产全过程的所有质量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确认,在汇总2012年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各个风险点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级别,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对严重的风险点进行验证,已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的严重性,提高质量风险的可控性。

5.2依据:5.2.1 各片剂产品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和相关操作规程。

5.2.2 GMP认证指南中关于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

6、质量风险评估小组职责组长:质量授权人职责:负责风险评估方案的批准及风险评估结果评价,对风险评估过程做出指导。

副组长:组员:生产部长、质量部长职责:1)负责质量风险评估方案、风险控制措施和报告的审核;2)对风险评估过程人员配置进行合理调配。

组员:QA主管和QA职责:1)负责片剂制剂质量控制和监控数据的统计汇总和分析,确认风险点;2)负责片剂制剂质量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的制定等工作。

3)负责风险评估方案的起草工作;4)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和落实工作监督工作。

组员:生产部工艺员和制剂车间主任职责:1)负责片剂制剂参数的统计汇总及工艺过程风险点的分析、确认工作;2)负责质量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工作;3)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和落实工作。

组员:相关岗位班长职责:1)负责协助车间主任进行风险评估方案的编制工作;2)负责协助进行各风险点的确定、参与风险评价,负责各岗位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和落实工作。

组员:工程部长职责:1)负责协助风险评估小组对设备风险点的分析和确认工作;7质量风险评估内容7.1质量风险识别: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本文选取鱼骨图如后)对片剂生产线的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并填写《风险识别表》JL-FXPG-002、通过对风险的识别,确定风险点的存在并对其进行风险优先数确定。

填写《风险管理审批表》JL-FXPG-001,通过行政的手段,求得风险评估项目资源上的保障。

1)片剂生产工艺流程图:公司片剂均为中药片剂,由中药材经提取浓缩后所得的一定密度的流浸膏加适量辅料或加饮片细粉,或饮片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合,制粒,整粒总混,在经过压片,包衣,铝塑包装而成的制剂,注:工序在10万级洁净区内完成,其他工序在非洁净区内完成2)风险点确定:通过对片剂制剂工艺流程的分析、审核,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点。

——————制药有限公司7.2质量风险分析1)分析指标:运用失败模式效果分析(FMEA)这一工具,前瞻性和回顾的方式对片剂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

采用发生概率分析、可检测性、严重程度这三个指标对质量风险进行分析。

对于定量的分析,运用风险优先数RPN(Risk Priority Number)值的大小来确定风险的级别。

2)分析评价按各风险点质量差错发生的概率次数、风险可检测性、严重程度对风险点进行分级,1级为质量风险很小,2级为质量风险小,3级为质量风险高,4级为质量风险很高。

对各质量风险点的风险等级进行相乘,获得该风险点风险优先数RPN,评价标准为0-20为低风险等级,21-40为中风险等级,41-64为高风险等级。

同时填写:《质量风险评价表》JL-FXPG-003低风险等级:不足以影响产品质量,原因明确,有纠正措施,可立即纠正,也可不做处理,相关部门严密关注。

中风险等级: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原因易查,可采取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高风险等级: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可能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严重后果,必须深入调查,查明原因,建立纠正措施进行整改,同时,还必须建立长期预防性措施。

根据质量风险识别表的识别内容,质量风险评估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各个风险点进行逐一分析,结果见《质量风险评价表1》JL-FXPG-003及其附页《质量风险管理沟通表1》。

8、质量风险控制各级部门根据质量风险评估小组的《质量风险评价表》和《质量风险管理沟通表》内容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部QA负责监督执行。

8.1风险降低风险管理应对低风险点持续进行关注,对中风险点应采取部分防范措施,对高风险点应制定风险指标降低措施,严格进行整改,使高风险点降低至中风险点或低风险点。

1)低风险持续进行关注:A:低风险点是日常工作中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就能控制的风险点,因此,要制定详细、明确的控制标准和频次如:比例、筛网目数、标识等,指导员工规范、标准操作,防止低风险点发生差错;B:对低风险点要按照操作规程日常进行监控,操作人员每批都应对其进行检查记录,查看其是否有差错或偏离标准的现象。

2)中等风险点采取防范措施:压片、包衣、片重A:压片所使用的电子天平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操作人员应对当天的片重控制范围很清楚,开机后应抽取规定数量的产品,对片重差异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C:QA应对片重差异进行首检,对生产过称的片重差异定期进行检查,对出现的不合格或偏差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3)高风险点风险指标降低措施:混合时间A:应按照产品或剂型特点对总混时间进行验证,制定科学、有效的总混时间,保证产品混合均匀;B:总混时间的设定要进行复核,QA应对设定的总混时间进行检查,确保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总混。

8.2 风险接受1)低风险接受:低风险点在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后,其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且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因此,低风险点采取上述措施后即可接受。

2)中风险接受:中等风险点按照上述风险降低措施进行有效整改控制,并对相关文件和操作规程进行修改完善,对员工进行中等风险点控制操作的培训指导后,其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得到了控制和降低,提高了风险的可检测性,使其处于可控制、可接受状态。

3)高风险接受:总混混合时间每年按剂型或品种对其进行再验证,以确定物料、设备等使用一段时间后对混合效果的影响,按照验证数据修改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操作;做好员工操作培训和质量意识提高工作,这样有效的保证各高风险点始终处于可接受状态。

8.3 对质量风险评估所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后应再对风险降低后风险指标进行重新评估,确认风险达到可接受标准。

同时填写《质量风险评价表2》JL-FXPG-004及其附页《质量风险管理沟通表2》。

9、质量风险管理评估结论质量风险管理评审小组经过对片剂生产过程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控制,并进行了认真总结:1)各风险点的风险降低措施已被严格实施;2)经对风险降低后风险指标进行重新评估认为:剩余的中、高风险是可接受的;3)已建立了有效的风险沟通、回顾和再评价制度,可对片剂生产过程的风险点持续进行评估和控制。

10、质量风险沟通1)风险评价结果沟通:风险评估结束后,风险评估小组应召开了风险评估结果通报会,将风险评估结果向生产、质量等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通报,使大家清楚了片剂产品存在的风险点,尤其是混合时间、片剂包衣这两个中、高风险点,提醒大家注意各风险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风险控制措施沟通: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和落实后将其完善至质量控制文件中,并对员工进行风险控制措施培训,使员工都掌握了各风险点控制的措施,进而全面控制风险的发生。

11、质量风险回顾质量风险评估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落实后,再对整个风险评估过程进行总结回顾,确定片剂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完整,措施有效到位,各质量风险点评价、控制完整、科学、有效,达到可接受标准,并对质量风险评估结果和措施进行了沟通。

12、质量风险评估周期按剂型进行质量风险评估的周期一般确定为2年,当生产工艺、处方、主要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再次进行风险评估。

质量风险管理计划审批表质量风险识别表说明:1级为质量风险很小,2级为质量风险小,3级为质量风险高,4级为质量风险很高——————制药有限公司质量风险评价表1——————制药有限公司附页:质量风险管理沟通表1——————制药有限公司质量风险评价表2——————制药有限公司附页:质量风险管理沟通表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