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颈部5-病例分析

第2章颈部5-病例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气管切开可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3种。高位切开指在 环甲膜处横向切开,或在第1~2气管软骨环切开,称为紧急 气管切开术。一般在病人已窒息或甚为紧迫的情况下进行, 待病人恢复正常呼吸后再改行低位切开。中位气管切开指 在3~4气管软骨环切开,为临床常用的切开部位。低位气管 切开是指在第5~6气管软骨环切开,多为便于施行鼻、咽、 喉及口腔等处大手术时而施行。 气管切开时应始终不要偏离中线,避免损伤颈部大血 管。由于小儿患者气管细软,有时会将大血管当做气管切 开,引起致命大出血。若难以区别的,可用空针穿刺,如 有空气抽出即可确认为气管,否则抽出血则为大血管。另 外,在胸骨上间隙内有颈静脉弓,避免损伤出血,必要时 可结扎切断。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甲状舌管囊肿可根据病史及局部检查进行诊断,必要 时可行造影X线摄片、CT扫描和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甲状舌管囊肿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为了彻底切 除囊壁或瘘道,一般应切除一段舌骨,向上分离至舌根部, 以免术后复发。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女性,38岁,中学教师;因发现颈部肿胀伴有性 情急躁、失眠、消瘦3个月而就诊。 患者自述,近3个月来经常易怒,性情急躁,容易激动, 怕热,易出汗,夜间失眠,疲乏无力,有时低热;家人诉 说患者近来食欲亢进,但体重不断减轻,时常无原因的哭 泣,月经亦不正常。
病例分析
1.甲状舌管囊肿及甲状舌管瘘
患者男性,7岁,小学生;因颈前部发现一肿块而就 诊。 其母诉说,一月前患儿偶然在颈部发现一小肿块, 无明显不适感。检查发现患儿营养发育良好,体温36.5℃, 脉搏78次/分钟,心肺无异常。在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有 一1.5 cm ×2 cm大小的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触 之有囊样感,但无压痛。令患儿吞咽、伸舌、缩舌时,肿 块随之上、下移动,但推移肿块时都不能上下或左右移动。 做肿块穿刺抽出黄色黏稠性液体。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 并住院后行手术摘除。
分析:
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与甲状腺发育有关的先天性畸形。 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原基自咽底向尾端生长,借细长的甲 状舌管与原始咽底壁相连。正常情况下,在胚胎第6周时, 甲状舌管萎缩退化,其上端残留处的痕迹为舌根部的舌盲 孔。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致甲状舌管退化不全,即可形成先 天性的甲状舌管囊肿。由于甲状腺在发生过程中是从咽底 正中处沿正中线向尾端下降,至第7周时到达其最后的正 常位置,因此,甲状舌管囊肿可在颈部正中甲状腺下降途 径的任何部位出现。临床上多位于舌根部、舌骨上、舌骨 下,以舌骨下区多见,多位于中线。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问题: (1) 肿大的甲状腺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解剖学基础是什 么? (2) 肿大的甲状腺有可能压迫哪些器官,并引起什么症 状?为什么? (3) 若行外科手术治疗应作何种切口?要经颈部哪些层 次方可显露甲状腺? (4) 手术中应注意避免哪些结构?为什么? (5) 术后声音嘶哑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6) 根据所学的知识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甲亢病人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因而甲状腺内血管增 生,血流量增多,这也是造成甲状腺肿大的原因之一;另 外,在甲状腺区所听到的连续性吹风样杂音,就是由于血 流量增多而引起的血管杂音。 甲亢病人由于眶内及球后组织中有大量脂肪细胞、淋 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粘多糖及透明质酸增多,导致眶内 及球后组织容积增加,而使眼球向外突出。 甲亢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基础代谢率 升高、代谢亢进,从而引起精神过敏、焦虑烦躁、失眠紧 张、激动易怒、心动过速、脉压增大、食欲亢进但消瘦、 疲乏无力、怕热、多汗、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由于神经、 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 床症状。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分析: 急性感染性喉炎系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为常见的 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冬春季节多发。 婴幼儿喉在颈部的位置相对教较高,且舌根距喉较近, 另外小儿喉腔相对狭窄,喉软骨柔软,对呼吸道的支撑能 力差,容易使呼吸道在吸气时塌陷。急性感染性喉炎发生 时,喉粘膜发生急性弥漫性炎症,造成喉粘膜严重充血、 水肿,使呼吸道更加狭窄,加之小儿喉的上述特点,故可 引起喉梗阻。 急性感染性喉炎在经药物对症治疗后仍无好转,而且 出现喉梗阻,危及患儿生命时应尽快实行气管切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检查所见,中年女性,消瘦,表情焦虑烦躁,颜面 潮红,体温37.2℃,心率105次/分钟,血压为 120/60mmHg。患者双眼球明显突出,眼睛不能闭合, 结膜轻度充血。颈部甲状腺区明显肿胀,触诊发现甲状腺 呈弥漫性肿大,两侧对称,质地软,表面光滑,无结节, 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区听诊可听到连续性吹风样 杂音。令患者伸舌,可见舌尖有轻微震颤,双手向前平举 时,亦见双手微颤。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气管切开术是将气管颈部前壁切开,插入气管套管, 重新建立通畅呼吸道的手术,多为解除严重喉梗阻而行。 另外对于昏迷病人、神经系统病人、外伤等患者引起的下 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也需行气管切开,进行吸引,以解除 分泌物的梗阻。所以,气管切开术往往是一项非常紧急的 手术,应用广泛,各科医生都应该掌握这一手术。 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使头呈后仰位, 使气管更加贴近皮肤,便于术中暴露气管。自环状软骨下 缘向下至胸骨上窝处沿颈前中线作一正中切口,依次切开 皮肤、颈浅筋膜、颈筋膜浅层(包括胸骨上间隙的前、后 两层),向两侧分开舌骨下肌群,再切开颈筋膜中层,即 气管前筋膜,即可暴露气管。可在第3~4气管软骨环或第 5~6气管软骨环处切开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新的呼吸 通道即可建立。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问题: (1) 甲状舌管囊肿发生的胚胎学基础是什么? (2)甲状舌管囊肿多发生在哪些部位,为什么? (3)甲状舌管囊肿为什么会随吞咽或伸舌、缩舌时上下 移动?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由于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甲状腺下动 脉与喉返神经有复杂的交叉关系,故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上、 下动脉时应注意勿伤及喉上神经外支和喉返神经,否则术 后会引起患者声音嘶哑。另外,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囊鞘 之间,术中应注意保护甲状旁腺,避免发生误伤、挫伤或 造成血液供应受损,否则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造成 病人血钙降低,焦虑,肢端或口周麻木,腕、足痉挛,甚 至发生咽喉及膈肌痉挛,引起窒息。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系由多种原因导致的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 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甲亢 可分为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甲亢三种。 其中原发性甲亢约占85%~90%,其他两种较为少见。原 发性甲亢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两侧对称性肿大,常伴有 眼球突出,病人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怕热、多汗, 食欲亢进,但反而消瘦、心悸、脉压差增大、内分泌功能 紊乱,女性易发生月经失调。实验室检查可见T3、T4明显 增高,基础代谢率增高。该病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 4, 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问题: (1) 急性感染性喉炎引起呼吸困难、喉梗阻的原因是什 么? (2) 为何要为患儿施行气管切开术? (3) 气管切开时患儿应取何体位?为什么? (4) 气管切开时应做何切口?需经过哪些层次方可暴露 气管?应在什么部位切开气管? (5) 气管切开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哪些结构?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3. 急性感染性喉炎伴喉梗阻
男性患儿,3岁,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2天。 患儿于2天前开始发热、咳嗽,最高体温38.5℃。在家 口服抗生素及镇咳药不见好转,而且症状不断加重,并出 现呼吸困难,急来院就诊。 检查所见,患儿呼吸极度困难,惊恐不安,犬吠样咳 嗽,声音嘶哑,鼻翼煽动,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吸气样 喉鸣伴三凹征,咽喉红肿,体温39.6℃,脉搏105次/分钟; 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到哮鸣音,心音低钝,心率快。诊断 为急性感染性喉炎伴喉梗阻而急症入院。 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静脉滴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 激素并对症治疗,但上述症状并未缓解,患儿任处于极度 呼吸困难和严重缺氧状态,随即施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患 儿病情好转,继续抗生素治疗,拔管后痊愈出院。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甲状腺的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侧,上 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6气管软骨。甲状腺峡位于 第2~4气管软骨前方。甲状腺侧叶的后内侧与喉和气管、 咽和食管以及喉返神经相邻,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和鞘内的 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以及位于椎前筋膜深面 的颈交感干相邻。甲状腺肿大时,向后可压迫喉和气管, 咽和食管,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若压迫喉返神经可 引起声音嘶哑;若向后外方压迫交感干时可引起Horner 综合征,即患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睑下垂所致)和 眼球内陷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
原发性甲亢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疾病,此类病人血液中存在刺激甲状腺的自身抗 体,能够刺激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大量分泌甲状腺素。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甲状腺 素能调节人体的基础代谢,其主要作用为加快全身细胞利 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促 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甲亢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状腺滤泡 细胞增生肥大,细胞呈立方形或柱形,甚至成为乳头状而 折叠凸入滤泡腔内,另外,甲状腺内可有淋巴细胞浸润, 形成淋巴滤泡,从而使甲状腺发生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