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首都机场油库方案(电气)

首都机场油库方案(电气)

第二节电气专业
1.电气施工范围:高低压配电系统;变配电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防雷、防静电及接地系统。

2.施工部署及准备工作
该工程系统多而复杂,所以必须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严格管理,提高效率。

拿到图纸后,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审图,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待设计交底一并解决。

工长认真查阅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包括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并在施工前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工长负责向施工班组书面交底,对技术、质量、消防,技改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并组织学习。

坚持各分项工程的三检制(班组自检、内部互检及联检),并做好记录。

搞好隐、预检工作及各项试验记录,作到随检查,随记录,随归档。

施工工期严格按照总包单位的要求,配合结构及装修工程的进度,在收到施工图确定工期后绘制出施工进度的形象图,以便及时参照制定措施。

劳动力配备见下表:
3.电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3.1预留、预埋工作的要求
施工人员在预留、预埋时必须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及敷设方式进行施工。

并及时与土建技术人员配合,熟悉土建结构平面,墙体图,并根据土建结构进度,从技术角度出发,按施工图及电气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严格进行预留、预埋工作。

所有预埋质量做到一次性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所有预留孔洞的尺寸、轴线严格控制,误差不超过设计要求的10MM。

对所有预埋,预留进行严格的复查,严格执行质量检验批GB50303—2002的验收规范,杜绝过滥剔凿。

3.2管路暗敷设的施工方法及要求:
3.2.1对工程材料的管理要求:
①本工程电源管及所有弱电系统均为焊接钢管,钢管壁厚应符合规范要求,壁厚均匀,管内无毛刺,无劈裂、凹扁。

②铁制灯盒、开关盒等金属板厚度应不少于 1.2mm,镀锌无剥落,无变形开焊,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焊接脚齐全,承耳厚度不小于1.5㎜。

3.2.2对管路暗敷设的要求:
①暗敷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

②管路的弯曲处弯曲半径大于管外径的 6倍,弯曲处不皱折,弯扁度小于10%。

埋入地下打入混凝土内的钢管弯曲半径应≥10D。

③管子切断口应平齐,管口应刮光。

④钢管连接宜丝扣连接或套管连接,采用丝扣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跨接地线,采用套管连接时,管口应对齐,套管长度应不小于所用管外径的2.2倍,且焊接应紧密、牢固。

⑤进入配电箱、柜或予留孔洞的管子应顺直,排列均匀整齐,位于箱柜的后半部,进落地柜的管口应高出基础面50mm,管路及箱体的接地应可靠焊接。

⑥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越设备基础,必须穿越的要加保护套管。

⑦灯盒位置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以便安装照明器具时更美观。

⑧所有的电门、插座的标高应严格控制在GB50303——2002验收规范允许偏差的范围内。

在施工中应认真加强看护,保证管路畅通,及时做好自检、互检、隐检、预检工作,并及时报监理验收,保证施工符合实际和规范要求。

3.2吊顶内管路的敷设
本工程吊顶内敷设的管路的固定方式均采用膨胀螺栓及吊架固定在楼板上,具体做法按照《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操作。

工艺流程:加工吊架、钢管套丝、刷漆→根据施工图弹线定位→安装吊架→吊顶内钢管敷设及调整。

施工前工长要做详细的技术交底。

3.4管内及金属线槽内配线工程
作业条件:管内及金属线槽配线应在土建湿作业完成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管内及金属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理干净。

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相线、零线及保护线(PE)的颜色应加以区分:
相线——黄、绿、红色;零线——淡蓝色;保护(PE)线——黄绿双色;
①穿线前钢管管口必须戴护口,以免损伤绝缘层。

②导线端部应留有足够的余量。

③线与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帽连接。

④在垂直管中,为减少管内导线自身重量产生的下垂力,保证导线不因自重而折断,导线应在接线盒内固定。

⑤穿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管内。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但以下几种情况除外:
(a)标称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b)同一设备或同一流水作业线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特殊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c)同一花灯的几个回路(d)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导线不多于8根。

⑥金属线槽内敷设导线禁止接头。

⑦穿线完毕后,应对线路做绝缘摇测,选用1000V,0~1000ΜΩ
的绝缘电阻表测量,照明线路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ΜΩ,动力线路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ΜΩ。

3.5防雷接地
本工程等级为三类防雷,采用TN—S接地方式,屋顶避雷带利用结构柱主筋不少于两根做引下线,与建筑基础底板钢筋网电气连通,屋顶女儿墙上采用Φ10镀锌圆钢明设避雷带,屋顶所有金属管道、支架、设备等均应与防雷网或防雷引下线连通。

防雷,配电,电器设备、电子设备、医疗设备所有接地均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总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接地电阻测试:防雷接地电阻测试点在距地0.5米设置测试卡,待所有防雷装置安装完毕后,做接地电阻测试,并把摇测数据填写在“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上。

3.6电缆敷设:
查验电缆的品种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收集合格证,3C认证。

本工程的电缆既有沿电缆桥架敷设的也有穿钢管敷设的,钢管内电缆敷设前应先清扫管内杂物及积水,经过检查后的管道,可用一段长约5米的同径电缆作模拟牵引,然后观察电缆表面,检查磨损是否属于许可范围。

桥架内电缆敷设前应事先把电缆排列图画出来,防止电缆交叉,拐弯处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半径为准,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应挂标志牌,标志牌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电缆敷设前、后要用1000伏兆欧表摇测绝缘,阻值不得低于10兆欧。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线芯对地放电。

3.7配电箱、柜的安装:
①对配电箱、柜进行进场检查:设备应有铭牌,并注明厂家名称,附备件齐全,收集合格证,设备开箱检查应由甲方、监理及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检查记录。

②暗装配电箱采用先留洞,再稳箱体的方法。

管入箱盒可采用接短管或锯断余管的方法施工。

同时将箱体与管路做接地连接。

③明装箱、柜,均采用结构暗配管入暗接线盒,再用螺栓安装明箱的方式。

管径在Φ50(含Φ50)以上的管路采用明敷或线槽明配,
严禁穿梁,以免破坏结构。

落地式配电柜采用10号槽钢做基础安装,同时将柜体、槽钢做明显接地。

④配电箱定货时须有零线及保护地线端子排,并且根据华北标办92DQ3,保护地线端子排采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地线。

⑤配电箱箱体、二次金属覆板,带电器的箱门,要有不可拆卸的接地点,同时注意不要利用箱体做接地线。

⑥配电箱、柜门上带有器具的,导线与器具连接时应使用不开口的终端端子。

⑦线路进入配电箱后在二次板后绑扎成束,并留有适当余量。

⑧配电箱安装工艺流程:设备进场检验→弹线定位→明装配电箱螺栓固定暗装配电箱→箱体固定→管入箱体的连接及地线的连接→盘面组装→配线→绝缘摇测。

⑨配电柜安装工艺流程:设备进场检验→设备搬运→基础型钢安装→柜体稳装→柜内导线压接→柜实验调整→送电试运行验收。

3.8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
灯具、开关、插座必须经过3C认证,有合格证;将灯具、开关、插座按图纸要求安装到相应位置,安装位置、标高准确,整洁无污染。

所有开关的切断位置应一致,灯具的相线应经开关控制,翘板开关距地面1.4米,距门口15~20厘米,开关不得置于门后,成排安装的开关、插座高度应一致,高低差不大于2毫米,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低差不应大于5毫米。

3.9电气系统调试:
①照明、动力系统调试:
对各个照明支路的导线进行绝缘测试,确保线路无短路、对地等现象,对各器具进行调试排除灯具故障,防止接线端子接触不好。

电线绝缘共摇测二次。

穿线后摇一次,作记录,并将结果填入配管及穿线质评表中;安装完器具后按回路摇第二次绝缘,排除器具故障,阻值合格后方可送电。

对动力、配电系统进行调试,对各干线的绝缘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在无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关闭各分箱开关,对干线进行送电,并对各分箱受电端进行验电,然后对所有支路进行送电调试。

②接地系统测试:
对各个测试点进行清理除去水泥砂浆,除去表面锈斑。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

本工程需做防雷接地测试,保护接地测试、工作接地测试。

测试位置:1. 在建筑四周的防雷测试点做防雷接地测试。

2.在低压进线柜保护接地母排处做保护接地测试。

3.做低压进线零母排处做工作接地测试。

4.施工配合
4.1甲方提供的材料设备需按进度及时提供,其到货计划根据土建进度,由项目部提出上报。

4.2图纸、文件由甲方及时发放,施工中发生与设计有关事宜,由甲方负责协调,及时办理洽商、设计变更。

甲方、监理、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对安装质量进行监督。

4.3隐检验收、设备开箱检验、试运行均要有甲方、监理参加。

4.4甲方按进度及时解决工程进度款及设备、材料货款。

4.5所有执行暂估价、市场价的材料、设备须货比三家,经监理、甲方书面确认后,方可采购。

5.主要施工机具需用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