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幸福学校实施方案
东平街道小河小学
2013年3月3日
东平街道小河小学创建幸福学校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建设幸福魅力教育的宗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
实施方案。
1、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班子成员每学年认真通读1—2本书籍,做好摘记。
班子成员至少精通一门主要学科,在教育教学方面培养1名骨干教师,有效地指导教学与教科研,向专家型管理人迈进。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职业行为。
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根据新时期要求,依据适用,高效,删繁就简的原则,构建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
促进学校的发展,获得教师的认同。
建立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机制,校务公开制,通过对外设立校长接待日,对内设置校长信箱等多种形式,使全体教工和热心的学生家长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学校管理,形成教职工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实施监督的民主化管理体系。
3、提高履责能力,加强梯队建设。
学校领导与各级负责人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将德才兼备的教师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每月领导班子成员确定重点工作,并呈现在学校月份工作公告板上,每月月末,领导班子成员总结反思本月工作,同时确立下个月的重点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运作。
4、丰富教职工的文体生活,关注教师的健康理念。
大课间活动师生共跳兔子舞、健美操,跳绳、踢毽子,开展教师跳绳、踢毽子比赛、篮球赛、乒乓球、棋类大赛,落实工会月活动制,多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为教师创设快乐的工作氛围。
5、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软件管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6、逐步改善教学环境,三年内更换学生桌椅,为班级安装电脑、电视;增加绿化面积,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职工的向心力,把幸福小学办成家长满意,教师与学生喜欢的学校。
(二)队伍建设:
总目标:确立“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一流的形象、一流的合作、一流的业绩),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以“反思”为切入点,实现教师在实践反思中发展,使每个幸福教师都能拥有一个丰实充盈的教育人生,争创香坊区最具反思
魅力的教师群体。
主要措施:
1、认真开展师德学习活动。
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体,以“为学生幸福成长”为核心,以反思为载体,坚持在教师中开展“争做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活动。
党、团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年评选学校的“师德标兵”,对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教师师德表现列入学期考核之中,作为评优、晋级、职称评定的考核依据。
从而使教师树立为学生、为家长服务思想和献身农村教育的精神。
2、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使教师在学习、反思中成长。
提高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政治、业务学习的实效性,教师每学年认真通读2本书籍,做好摘记,并写至少10篇学习心得,坚持每课一反思、每周一反思,每月一反思,每月组织一次“反思会”,要求每个人讲一周的收获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心得。
同时把每位教师的反思贴在教师办公区,并评选具有反思魅力的教师。
三年内编写1本幸福教师精彩反思集和1本精彩案例集。
3、上好三类课,培养三个层次的教师,以此来推动课堂及整体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类课是:教学过关课、教学改革大赛课、教学改革观摩示范
课。
三个层次的教师是: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并拟定三类课的观课标准,客观公正的观课、议课,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的要求是: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校内骨干。
4、以“岗位大练兵”为途径,以学科组为单位,有效地开展“理论练兵、技能练兵、课堂练兵”活动。
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
5、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历进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积极选送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引导广大教师朝研究型、反思型教师方面努力。
(三)德育工作
总目标:牢固树立“习惯决定命运”的理念,以抓“习惯”为突破口,抓养成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形成文明、严谨、和谐、有序的校风。
主要措施:
1、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制度,使德育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德育领先,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形成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导向和保证的作用。
2、加大德育科研指导,确立德育课题《习惯——道德培养的基石》,进行校级研究及各教师的子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质量的论文,并汇集出案例。
3、注重内化过程,行为规范常抓不懈,以评选“幸福十佳之星”、争创“文明班级”等为激励手段,促使学生从他律到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
4、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行为养成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庭院文化三方面挖掘丰实的文化内容,完善日常评比机制,规范学生个体行为,发挥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努力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行为自律,文明规范上见实效。
5、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智囊团”的功能,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加强班主任培训,落实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新理念的德育队伍。
6、以万里纪念馆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去参观,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7、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8、开展校园师生同读活动,导引读书的文化底蕴,打造书香校园。
9、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建设,挖掘、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网络作用,拓宽教育内容与教育渠道,发挥家委会与社区的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
平。
三、教学工作:
总目标:学习先进办学理念,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打造幸福课堂,真正实现区进修校提出的有效教学,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师生生命质量。
争创区内农村小学校本研修的先进校。
主要措施:
1、进一步完善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2、任课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明确岗位目标,备课组、教研组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功能,在正常、有序、科学地开展教研活动基础上,各组形成特色。
3、制定与落实校各年级写字教学目标细则,以“人人写好一手规范字”,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为抓手,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4、进行“有效教学”课题实践研究,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教学骨干作用,做到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幸福。
打造幸福课堂。
5、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在自主研究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6、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师生互评、互动的教学评估机制。
7、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时间,加强象棋、篮球、田径校运动队的管理,提高训练质量。
保持校艺术特长,开展各类艺术兴趣小组活动。
8、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框架,全力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开设“吹塑纸板画”“电子琴”和“健美操”特长班。
通过拓展型课程,扩大和改善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选择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四、教育科研工作
1.目标:
以课题为中心,把工作中的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在备课组内以课题为龙头,全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推动教研科研一体化,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使教师整体研究水平逐一提高,从而促进教师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使广大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2.途径与方法:
(1)建立健全科研工作管理机制,成立校长负责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其职责,具体指导和实施课题计划研究,制订学校课题实施细则。
(2)学校总体科研氛围形成课题化、系列化,加强教育科研功能的开发,依据教师的科研开发意识形成子课题,细化研究过程。
骨干教师必须在三年内至少参与两项课题研究。
(3)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科研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并将是否参与或主持教育科研项目作为教师考评、晋级等的一项重要指标。
(5)组织开展对学生素质发展、教师工作绩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
(6)重视对科研成果的学习与推广,大力提倡“科研兴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