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

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完成期限: 2014年 7月5 日至 2014年11月10 日学习中心深圳年级 2012级专业工业工程指导教师蔺宇姓名王世益学号 122031262048 接受任务日期 2014.7.5 批准日期 2014.7.15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摘要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转型:消费和服务主导型国家针对就业问题,趋向发展制造业和出口;制造业和出口主导型国家针对大而不富问题,趋向消费拉动和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资源型国家减轻对外国的依赖性,倾向发展制造业。

而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厂址的选择与研究是一个非常慎重的问题。

关键词:制造业;厂址选择;研究;原则ABSTRACTIn 2008 the world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global economic landscape in transition: consumption and services leading countri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tendency of development in manufacturing and exports; Manufacturing and export-oriented countries on the problems and not rich, tends to consump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especially financial); To reduce reliance on foreign resources countries, likely to develop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for site selection and study is a very serious problem.Keywords:Manufacturing; Site selection; Research; The principle of目录第一章绪论 (6)第二章制造业厂址选择的流程 (6)2.1前期实地考察厂址选择地址 (6)2.2制作厂址选择策划流程计划书 (6)2.3可行性报告的评估 (7)2.4办理相关手续和制定厂址选择报告 (7)2.5开工建设,现场勘测和资料收集 (9)第三章厂址选择的原则及要求 (9)3.1制造业厂址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0)3.2厂址选择的原则 (11)3.3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11)3.4制造业厂址选择的重要性 (14)第四章制造业厂址变更的原因与利弊 (15)4.1制造业厂址变更的原因 (15)4.2制造业厂址变更的利弊 (16)后续 (16)附录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第一章绪论厂址选择,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和确定拟建项目建设的地点和区域,并在该区域内具体地选定项目建设的坐落位置。

厂址选择通常包括厂区选择和建厂地点的选择两方面的内容。

厂区指工厂所在的地域范围.建厂地点即工厂的具体坐落位置。

厂址选择通常是各种建设项目建设地址选择的总称。

在实际工作中,因建设项目类别和性质的不同其具体称呼也不尽一致。

如把工业企业建设地址的选择称为厂址选择;把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地址的选择称为坝址选择;把铁路、公路、输变电线线路建设地址的选择称为路径或线路选择;把学校、医院、仓库、纪念性简直等建设地址的选择通常称为厂址选择。

那么制造业在选择厂址应该了解哪些事项呢?在后面的文章中将逐一介绍。

第二章制造业厂址选择的流程2.1前期实地考察厂址选择地址熟话说“天时不如地利”,企业对于厂址的选择是企业扎根当地,生存发张并壮大第一步的重要因素。

企业对于厂址的选择的前期,一般都会去实地考察,前期实地考察一般需要考察多个方面的,包括当地的方面,包括:地理位置是否优越,当地政府对于企业的扶持政策,百姓的生活水平,以及当地气候等等新建项目在已讲行的建设规模、生产工艺及其投人物料等基本研究之后,就应为项目选择合适的建厂地区和厂址。

重大项目应当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选择几个建厂地区,并在一个地区内详细调研几个可供选择的厂址,进行综合比选。

初步可行性研究(或项目建议书)阶段,应组织多专业联合工作组,对多厂址进行调研和分析,形成专题报告,提出厂址的预选意见。

可行性研究阶段,咨询单位应对各项建设条件逐一落实,深化选址的技术经挤分析,并提出厂址推荐意见。

2.2制作厂址选择策划流程计划书厂址一旦有初步选择方案,需要有初步的厂址选择流程策划书,便于后续相关的工作有一定计划和方向。

其中里面应该包括,厂址选择的具体地址、地形、面积大小,选择厂址地址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当地对于厂址选择的优惠政策及当地的经济、交通、物流状况及厂址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企业的策划书越详细越有利于企业对于厂址选择的明确方向和后续厂址相关手续的申请和申办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借鉴意义。

此策划流程计划书是企业内部资料,企业内部审定审核的资料,并非为企业向当地政府申办的相关手续依据。

2.3可行性报告的评估有的项目因业主单位已预先确定地址,从而使选址问题变得简单。

对多数大型项目而言,选址涉及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等。

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由多专业工作组进行专题研究,以下对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做一些详细说明。

自然因索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气象资源等。

某些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主要受某种或几种资源赋存状况的影响。

例如矿石项目的厂址选址是矿产资源指向型的,水力发电站项目的选择是水资源指向型的。

许多项目本身并不直接使用矿产资源,也要了解占地的矿产资源状况。

因为非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覆盖重要矿床。

用水量大的项目选址取决于水源的开发条件、水量、水质以及可能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平衡,限制了耗水量大的一些制造业选址的自由度。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及占地面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对项目选址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例如:场址的地形应力求平坦且略有坡度。

地耐力要满足所建设项目的要求,应避免设在强烈地展带、断层、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管线较多的项目应尽量选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段。

有些项目本身并无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但对环境影响的结果甚为敏感。

例如,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的原材料可能由于水和土壤被污染而无法使用,有的项目用水量大,对水质要求高,如果水源受污染,将受到损害。

一因环境污染而不利于健康的工厂,是留不住人才,因而也是无法赢利的。

2.4办理相关手续和制定厂址选择报告2.4.1办理相关手续企业地址选好后,需和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如招商领导沟通,或者招商局部门申报相关征地、用地、租赁厂房等相关手续事宜。

在申请办理过程中,一些异地企业家如对当地的环境或者政策不太熟悉和了解可以向有关部门或者咨询公司寻求支援。

当地企业家如果在本地办理企业,占据地利优势,再加上当地的人脉、关系等种种因素,也在选址初期手续申办过程中,可能会赢得先机。

因为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一般会优先考虑本地企业发展。

2.4.2制定厂址选择报告厂址选择报告(plant loeation report)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开展设计工作的基础。

通常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由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组织规划、勘察、设计等单位,会同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现场踏勘和调查研究,提出厂址选择报告。

厂址选择报告是选厂工作的成果,其内容如下:(1)概述①说明选厂的目的与依据;②说明选厂工作组成员及其工作过程;③说明厂址选择方案并论述推荐方案的优缺点及报请上级机关考虑的建议(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依据所建工厂的类型、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及要求条件等,列出选择厂址应具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①拟建工厂的产品方案、生产规模;②基本工艺流程,生产特点和装置构成;③全厂占地面积(m2),包括生产区、生活区面积等;④全厂建筑面积(m2),包括生产区、生活区、行管区面积;⑤全厂职工人数控制数;⑥用水量(t/h)、水质要求;⑦用电量(包括全厂生产设备及动力设备的定额总需要量)(kw);⑧原材料、燃料耗用量(t/a);⑨运输量(包括运入及运出量)(t/a);⑩“三废”产生量、治理措施及其技术经济指标等。

(3)厂址条件说明所选厂址的自然条件及其具备的技术经济条件,并附有说明材料。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①地理位置及厂址环境。

说明厂址所在地理图上的坐标、海拔高度,行政归属及名称;厂址近邻的距离与方位(包括城镇、河流、铁路、公路、工矿企业及公共设施等),并附上比例1/50000的地理位置图及厂址地形测量图。

②厂址场地外形、地势及面积。

说明可利用的场地、地势坡度及现场平整措施,附上总平面布置规划方案图。

③厂址地质与气象。

说明土壤类型、地质结构、地下水位及厂址地区全年气象情况。

④土地征用及迁民情况。

说明土地征用有关事项、居民迁居的措施等。

⑤交通运输条件。

说明依据地区条件,提出公路、铁路、水路等可利用的运输方案及修建工程量。

⑥原材料、燃料情况。

说明其产地、质量、价格及运输、贮存方式等。

⑦给排水方案。

说明依据地区水文资料,提出对厂区给水取水方案及排水或污水处理排放的意见。

⑧供热供电条件。

说明依据地区热电站能力及供给方式,提出所建厂必须采取的供热供电方式及协作关系问题。

⑨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说明场地施工条件及建筑厂房的需要,提出建筑材料来源、价格及运输方式问题,尤其就地取材的协作关系等。

⑩环保工程及公共设施。

说明厂址的卫生环境和投产后对地区环境的影响,提出“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方案及地区公共福利和协作关系的可利用条件等(4)厂址方案比较依据选择厂址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对几个拟定的厂址,首先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较,而后结合自然条件与以往选厂址实践经验,展开讨论,着重于基建费用与常年经营费用的比较,提出选定厂址的推荐意见及其中有关问题的建议。

2.5开工建设,现场勘测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进行现场的调查踏勘了。

现场踏勘是厂址选择中基本的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其目的是要通过实地调查和踏勘,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进行深人细致地比较研究,具体落实建厂条件。

现场踏勘的工作步骤是:现场调查--踏勘场地--讨论场地的建厂条件--拟定推荐的若干厂址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