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
也体现出小弗朗士的天真幼稚、无忧无虑、贪 玩、不懂事的性格特征。
4、推动情节发展
(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 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 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 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 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社戏》
此处的自然环境描写似真似幻,美妙无比; 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 下文返回途中伙伴们“偷豆”吃这一小插曲 。
5、表现文章主旨
例〈孤独之旅〉雨后天晴,天空比任 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鸭们也长大了, 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 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 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 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暗示了杜小康经历风雨变得坚强与成熟, 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渲染了去看社戏时愉悦的气氛,烘托了迅哥去 看戏时的喜悦和急切心情。
2、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呼呼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 __ __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 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故乡》)
衬托(烘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例文:《羚羊木雕》中的“月亮出来了,冷 冷的”——“冷冷的”月光与“我”的伤心的 色调是一致的,恰当地从正面衬托出“我” 的心情。 正衬就是通过描写与人物某种心理的色调一 致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反衬就是描绘与 人物心理的色调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 托人物的心情。如以“哀景”写“乐”和以 “乐景”写“哀”,皆属此类。
一、环境描写的类型
1 、社会环境描写 2 、 自然环境描写
1、社会环境描写 交代故事背景、社会习 俗、人们的思想观念、人际关 系等等。
2、自然环境描写
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 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 所。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 ①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心情
•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 代背景 • ③展示人物性格 • ④推动情节发展 • ⑤表现文章主题
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了春天生机 勃勃的特点,渲染了欢乐的氛围,衬托了 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2、 我一个人慢慢的走在路上。月亮出 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张之路《羚羊木雕》 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描写了夜晚月光 清冷的特点。渲染了悲伤的氛围,衬托了 “我”被逼要回木雕失去友谊的悲伤的心 情。
①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心情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 代背景 ③展示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表现文章主题
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 物描写可以同时具有几种表达作用。 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练习
1、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 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 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 泡。——莫怀戚《散步》
本段写景文字其作用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渲染了萧索 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文中的“我”悲凉的心情。 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了作品的 时代背景——在双重压迫下农村日益破产。
3、展示人物性格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鸟在树 林边宛转地唱歌……” 《最后一课》
烘托出小弗朗士当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 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渲染了压抑的气氛,烘托出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萍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浓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兽脊似的,都远远 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们却还以为船慢。” 《社戏》
表示气氛的词语
温馨、愉悦、轻松、欢快、 热闹、安静、冷清 严肃 紧张 神秘悲凉、压抑等
பைடு நூலகம்
表示心情的词语
•心情:喜悦、轻松、 欢快、失望、沮丧、 急切、悲凉等。
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上了轮船,离开 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 上驶向远处。”
渲染了当时轻松的气氛,烘托出了人物喜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