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第一章总则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05年12月,首规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 )”,适应首都新的发展要求,促进实现通州北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特编制《通州区宋庄镇镇域规划(2006年-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宋庄地区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文件,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等三部分。
1.1 指导思想(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指导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2)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宜农产业带动村镇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发展空间。
(3)保障村镇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4)强化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与引导作用,建立高效、便捷、覆盖城乡的市政、交通设施支持体系。
1.2 规划原则(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构筑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2)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原则,科学落实村镇建设布局。
(3)促进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条件、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布局。
(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1.3 规划依据(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报审稿)(3)《北京市通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05年-2020年)》1.4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
近期为2006年至2010年,远期为2011年至2020年,某些方面考虑到2020年以后远景发展需要。
1.5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宋庄镇行政辖区范围,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15.76平方公里。
其中:(1)规划纳入通州新城建设区的用地约为16.74平方公里。
(2)规划纳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用地约为28.23平方公里。
(3)其它村镇用地约为70.79平方公里。
2001年徐辛庄镇并入宋庄镇,全镇共管辖47个行政村,宋庄镇域面积由原来的54.35平方公里扩展到115.76平方公里(以土地详查面积为准)。
1.6 《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对宋庄地区提出的发展要求(1)城镇职能:宋庄的南部地区是通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州新城新增功能的重要区域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之一。
规划引导在宋庄的北部地区远景形成徐辛庄、翟里两个中心村。
(2)发展规模(不包括纳入通州新城规划地区以及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地区):规划村镇人口4.8万人,村镇建设用地7.2平方公里。
(3)产业发展方向:宋庄南部地区,引导发展科技创新及文化产业;新城以北地区,要保证新城外围生态绿色空间,重点发展生态型农业、临空延伸产业、体育休闲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1.7 重要发展条件1.7.1发展优势与潜力(1)在通州区11个乡镇中,宋庄镇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居于前列,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
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16.1%,第二产业占49%,第三产业占34.9%。
全镇税收2.1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94万元,人均纯收入8587元。
在通州11个乡镇中,宋庄镇的经济总量长期居首位。
(2)临接“三区、两城、一港、一市”的区位优势,提高了宋庄地区依托外部优势资源协调发展的关联度。
在社会发展方面,与通州新城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经济发展方面,受新城及空港辐射影响的程度明显提高;在环境建设方面,区域分工协作的机会加大。
宋庄镇是连接顺义区、朝阳区、通州区以及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之间的重要接合地带。
北与顺义区李桥镇接壤,西北邻顺义新城、首都机场,南部纳入通州新城,西邻朝阳农场、东接河北省三河市燕郊。
(3)宋庄西北部地区位于邻空港区域,在首都机场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下,发展临空产业、提高就业增长机会的潜力很大。
研究表明,按照航空港对区域经济作用的空间层次和时序性,分为四种类型:空港区,邻空港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高度可达地区以及城市内其它区位。
邻空港区是指空港周围6-10公里距离范围的区域。
在邻空港区由于具有航空服务的便利性、快速公路交通系统的通达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以及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点,因此这一范围集中了大多数围绕机场的经济活动,产业类型主要由货运仓储、贸易加工、商业商务、旅游等,就业增长速度高出城市其它地区2—3倍。
宋庄镇西北部就处于邻空港区。
(4)宋庄具有连接空港、铁路、公路节点的对外交通优势,为发展流通类产业项目提供了良好条件。
宋庄镇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京承铁路从南北方向通过,并在北部边界设有张辛站;京秦铁路从镇域南部边缘通过,并设有北刘庄站。
现状京哈高速公路、六环路、通顺路分别经过镇域,且设有出入口,并且规划有机场第二通道、京平高速公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经过镇域;另外轨道交通M6支线、S6号线均通达宋庄地区并设有换乘车站,为宋庄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5)当代艺术家群落在宋庄小堡落户发展,使宋庄地区初步具有发展原创当代艺术、文化加工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等方面的优势与潜力。
自1994年当代先锋艺术画家方力钧、刘炜、杨少斌、张惠平、王音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人来到宋庄建立工作室,目前宋庄镇小堡村已有艺术家200多名。
他们有的买房居住,有的租住农民院落,在此搭建工作室。
另外,在喇嘛庄、任庄、辛庄、霍里、六合、白庙等10个村内,还聚集了近600名艺术家,他们中有画家、摄影家、作家、雕像家、从事影视艺术的制造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等。
依托佰富苑工业区(前身是小堡村工业大院),也为发展相关文化加工业创造了条件。
目前镇内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28家,涉及家具设计、画廊及画材销售、服装设计、印刷和教育五大类。
(6)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的资源和条件。
宋庄镇域内有温榆河、潮白河、中坝河、小中河等多条河流经过;在温榆河东岸、潮白河西岸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1.7.2发展限制性因素(1)宋庄镇西北部地区约18.5平方公里,位于首都机场噪声功能区域。
其中:位于一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4.9平方公里;位于二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8.3平方公里;位于三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5.3平方公里。
(2)根据有关资料,宋庄镇域内共有六条地震断裂带,其中二级断裂带三条,三级断裂带三条;在六条地震断裂带中,其中有一条三级断裂带在镇域中部呈西南、东北向穿过,其余均在镇域边缘经过。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宋庄镇区的地震烈度为八度区。
(3)根据199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严重超载区、超载区和未超载区划定范围图,宋庄镇域以北(原徐辛庄)地下水为未超采区,镇域以西为地下水超采区,镇域以东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4)温榆河、潮白河是北京市域的主要河道,承担着城市防洪的重要作用,河道防洪治理任务艰巨。
1.8 发展定位(1)作为通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发展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
(2)作为通州新城运河经济轴线的北部拓展区,引导发展临空服务延伸产业。
(3)作为通州北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引导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
1.9 发展目标将宋庄规划建设成为通州北部地区城乡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田园文化新镇。
第二章城乡建设布局与发展规模2.1 城乡结构与功能布局针对宋庄镇城乡建设分布的具体特点,在镇域范围内,城乡建设分为三级结构:即城市建设组团、城镇中心组团、新农村居民点。
2.1.1城市建设组团城市建设组团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为镇域范围内纳入通州新城的规划集中城市建设区、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内的规划城市建设组团。
(1)纳入通州新城的规划集中城市建设区:根据《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报审稿),引导发展科技创新及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
(2)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内的规划城市建设组团:参照《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通州区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2010年)》,在保证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保障宋庄地区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本次规划结合新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对温榆河地区的规划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突出运河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在该地区引导发展航空商务、文化培训、中低密度居住等功能。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通州区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2010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编制完成。
2.1.2城镇中心组团以镇域中部徐辛庄为发展建设基础,规划在徐尹路两侧、六环路和通顺路之间安排用地集中、紧凑集约的城镇中心建设区,形成辐射、服务于宋庄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的镇级公共服务中心。
引导发展以航空货运、快递、配餐等临空服务延伸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2.1.3新农村居民点在镇域范围内,结合现状村庄分布特点及发展条件,规划引导在远期逐步形成7个人口相对集中、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的新农村居民点。
其中:(1)位于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范围内有3个,分别在寨里、尹各庄、富豪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
(2)在温榆河以外地区共4个,分别在内军庄、平家疃、翟里、北寺庄的基础上重点发展。
村庄建设引导发展多元化的生态农业、以当代艺术创意为核心的配套服务及文化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休闲等宜农产业,保证和加强新城外围的绿色生态空间。
2.2 发展规模控制根据《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年鉴2006年》,截至2005年末,全镇常住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1.8%;非农业人口1.1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2%)。
据统计局调查资料和宋庄派出所提供数据,宋庄镇居住外来人口约2.4万人。
综合上述各项人口(不计驻军人口),宋庄镇现状总人口为8.7万人,其中位于通州新城规划区范围内的现状人口2.9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03万人,暂住人口0.90万人);位于温榆河地区的现状人口1.1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05万人,暂住人口0.10万人);其它地区现状人口4.6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22万人,暂住人口1.40万人)。
2.2.1纳入通州新城的规划范围根据《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报审稿)的要求,在镇域范围内规划纳入通州新城的城市建设用地为16.74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规模约7-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