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盾构掘进施工方案

盾构掘进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3)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3)第二节工程概况 (5)第二章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0)第一节项目总体施工组织难度大 (10)第二节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 (10)第三节盾构始发、到达施工 (11)第四节盾构穿越建(构)筑物及管线施工 (11)第五节盾构穿越河流施工 (13)第六节盾构与现状10号线叠交 (14)第三章总体部署、主要施工方案及工期计划安排 (16)第一节总体部署 (16)第二节总体目标 (21)第三节施工组织机构 (21)第四节主要施工方案 (27)第五节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27)第四章设备配置情况 (28)第一节盾构机配置情况 (28)第二节其它设备配置情况 (46)第五章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资金计划 (48)第一节劳动力计划 (48)第二节材料计划 (50)第三节资金计划 (50)第六章盾构掘进施工 (52)第一节盾构机的选型 (52)第二节盾构施工准备 (53)第三节盾构掘进施工工艺流程 (55)第四节管片进场验收、存放及拼装 (100)第五节盾构区间隧道洞内运输及外运弃土的施工方法 (105)第七章施工监控测量 (107)第一节施工测量 (107)第二节施工监测 (110)第八章风险识别与分析 (117)第一节 D4~D5区间 (118)第二节 D5~D6区间 (118)第九章风险管理措施及实施细则 (119)第一节风险管理措施 (119)第二节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123)第十章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28)第一节盾构进出洞容易发生的一些透水、坍塌等事故 (128)第二节盾构推进中建(构)筑物、管线变形过大,沉陷破坏事故 (128)第三节掘进过程中突发进水事故 (129)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周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131)第一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概况 (131)第二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保护目标 (131)第三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保护责任制 (131)第四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调查方法与内容 (131)第五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民用、公共设施保护方案 (132)第六节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保护施工技术措施 (133)第七节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置措施 (134)第十二章质量保证措施 (135)第一节工程质量目标 (135)第二节质量自检系统 (135)第三节施工质量控制机构及岗位设置 (135)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39)第五节建立有关技术、质量保证的若干规章制定 (140)第六节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43)第七节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供应质量保证措施 (149)第八节计量保证措施 (150)第九节工程质量回访服务措施 (151)第十三章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53)第一节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53)第二节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72)第三节确保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180)第十四章工期保证措施 (194)第一节组织管理措施 (194)第二节计划安排管理措施 (194)第三节技术上管理措施 (195)第四节资金保障措施 (196)第五节工期调整措施 (196)第六节后勤保障及紧急处理措施 (196)第七节农忙季节、节假日及非正常天气条件的工作安排 (196)第八节抓住关键线路保证工期 (197)第十五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198)第一节雨季施工主要措施 (198)第二节冬季施工主要措施 (203)第三节冬、雨季测量措施 (208)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第一小节编制依据1、施工招标文件及图纸。

2、组织的现场勘查及答疑补充文件。

3、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沈阳市地方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279号令《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高分子防水材料》(GB18173.2-200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国家及沈阳市其它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等文件。

第二小节编制原则我公司将在深刻理解招标设计的特点、难点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按照“构筑精品,竭诚服务;预防治理,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安全健康;遵章守法,管理达标;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管理方针,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标书。

1、工期保障原则根据业主对本标段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接有序,使本项目资源利用充分,确保总体施工计划实现,从而确保总工期。

总体考虑,全面协作,选择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发挥设备、人才优势,认真分析,充分比较、论证,合理规划整个工程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减小施工干扰,加强各施工工序间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进度。

2、技术、质量可靠性原则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吸收国内外盾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我公司在天津地铁1号线、3号线、津滨轻轨9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沈阳地铁1号线等工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政策,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

3、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配备相应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4、环保原则在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机械的配备、施工方案的选择方面与环保要求相结合,确保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

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防噪、防尘方案,选择最有利于工程施工,同时又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布置方案。

5、安全原则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安全施工,盾构区间工程在选择方案、施工技术方案等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并在方案中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及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

第二节工程概况第一小节总体概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沈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工程西起青年公园,沿文艺路向东敷设,经万柳塘公园后转向东北敷设至万泉公园,设计起点里程为K4+570.158,终点里程为K8+347.158,埋深为11.6~23.6m,工程设置盾构始发井1座,接收井1座,工艺井6座,采用明(盖)挖法施工,断面为两柱三跨矩形框架,盾构区段均采用盾构法施工。

本次投标项目为D4-D5、D5-D6两个盾构区间。

第二小节区间概况1、D4-D5区间D4-D5区间单线长1389.09米,采用2台盾构机分别从D4(J17)盾构井始发始发,中间过J18、J19工艺井(过站方式由甲方确定),D5(J20)盾构井吊出。

本区间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衬砌管片,管片外径6000mm,内径5400mm,管片厚度300mm,每环管片长度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P10。

管片采用“3A+2B+1C,错缝拼装,管片接缝采用橡胶止水条防水。

D4-D5盾构区间平面图2、D5-D6区间D5-D6区间单线长2198.33米,采用2台盾构机分别从D5(J20)盾构井始发始发,中间过J21、J22、J23、J24工艺井(过站方式由甲方确定),D6(J25)盾构井吊出。

本区间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衬砌管片,管片外径6000mm,内径5400mm,管片厚度300mm,每环管片长度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抗渗等级P10。

管片采用“3A+2B+1C,错缝拼装,管片接缝采用橡胶止水条防水。

D5-D6盾构区间平面图第三小节地质、水文概况1、工程地质1.1、场区地质条件沈阳地区地貌上属于浑河冲洪积扇,地势平坦,市内最高处是东部的大东区,海拔65m,最低处是西部的铁西区,海拔36m,平均海拔约50m,地势由东向西缓慢倾斜。

本区段场地地面高程介于40.84m~49.06m之间。

地面高差8.22m。

地貌类型为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

1.2 、岩土体的岩性分布①-0 杂质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黏性土、碎石、砖头等组成。

②-0 粉质黏土:黄褐色,软塑,稍湿,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可见该地层。

③-0 淤泥质粉质黏土:稍密,饱和,主要有粘性土、混砾砂、圆砾堆积,有腥臭味,位于水面底部。

④-0 圆砾:青灰色,中密,湿。

母岩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

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椭圆形。

一般粒径2~20mm。

最大粒径80mm。

充填中粗砂及粘性土,该地层局部可见。

④-1 砾砂:灰褐色、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混粒结构。

颗粒粒径一般在0.5mm-10mm之间,最大粒径80mm,黏土含量约占10%-20%,该地层局部可见。

④-2 中粗砂:黄褐色,饱和,密实,主要由石英长石质组成,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混粒结构,该地层局部可见。

④-3 粉质黏土:浅灰色,硬塑,湿,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可见该地层。

⑤-0 砾砂:黄褐色,密实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混粒结构。

颗粒粒径一般在0.5mm-8mm之间,最大粒径80mm,黏土含量约占15%-25%,该地层连续分布。

⑤-1 中粗砂:黄褐色,饱和,密实,主要由石英长石质组成,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混粒结构,砾石约占3%-8%,黏性土约占15%-25%,该地层局部可见。

⑥-0 砾砂:黄褐色,密实,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混粒结构。

颗粒粒径一般在0.5mm-8mm之间,最大粒径80mm,黏土含量约占15%-25%,该地层连续分布。

⑥-1 中粗砂:黄褐色,饱和,密实,主要由石英长石质组成,分选性一般,级配一般,混粒结构,砾石约占3%-8%,黏性土约占15%-25%,该地层局部可见。

⑥-2 粉质黏土:黄褐色,软可塑,湿,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可见该地层。

⑦-0 砾砂:黄褐色,密实,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混粒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