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教学反思

国学经典教学反思

国学经典教学反思
本学期学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

毕竟,课本上的国学经典篇目比较有限,而有了这套教材,能够有效地补充课文中经典篇目的不足,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典,更多地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早读、课堂上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背诵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文章,扩大了学生的语文积累,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刚开始读时,学生的读书兴趣是极大的,声音也很洪亮。

一些琅琅上口的古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流利地背出来了。

但一些难理解的古文读起来就比较拗口,甚至显得结结巴巴,更不要说背诵了。

虽然说经过多次的示范朗读,这种现象有了一定的改观,但能背诵的同学依然是寥寥无几,如《菜根潭》中的内容。

而且,如果一次性读经典的时间教较长,他们就会底气不足、兴味索然了。

由此我想到:他们毕竟还是初一的孩子,持续注意的时间不会太长。

所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充分使用多种教学条件,比如MP3,多媒体课件等,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诵读情境,如配乐朗诵、插入相关小故事等,学生的学习劲头会更足。

再改变全班齐读的单一形式,采用个别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方法,学生的诵读兴趣会更高,效果也相对应会更好。

有感于此,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持续反思,持续探索诵读经典篇目的有效途径,既让学生愿意诵读,又能读得津津有味,读了还
想读,熟读成诵,逐步提升积累和鉴赏品味经典文化的水平,从而把祖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那么,吾愿足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