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你I 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l】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 %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 %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A. 颗粒雷诺数Re p <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B. 1 v Re p v 500 ,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 500 v Re p v 2 X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 颗粒雷诺数Re p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 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 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 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D )是对吸收过程不利的反应12.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拟采用(A. 旋风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静电除尘器。
D. 湿式除尘器。
13.在以下关于除尘器电晕电场中的粒子荷电机理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直径d p >0.5呵 的粒子以电场荷电为主。
B. 直径dP v 0.2的粒子以扩散荷电为主 。
C. 电场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D. 扩散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用甲烷CH 4作还原剂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x 的化学反应式中,(B ) 式为副反应。
A CH4+4NQ T 2H 2O+4NO+CQB CH+2Q T 2H 2O+CQCCH 44NQ ,2H.O 2N 2 CQ D CH 42NQ >N, C (Q2H 2O15. 根据气液两相间物质传递过程的双膜理论,以下论述中()是错误的。
A .- Ca OH 2BCaCO 3 SO1 CCaSO 3H 21D2 CaSO321SO 2>CaSO 3盲 H12OH 2O2 1 H 2 O 2Ca HSO 2 CaSO 4CO 2* 2 H 2O)为宜H 2O 3 H 2 O O 22O SO 2 丄 H 2 O >2 2 21H 2O — CaSO32A. 即使气液两相主体呈湍流时,气膜和液膜仍呈层流。
B. 气液两相主体不存在浓度梯度,被吸收组分在气液两相主体的扩散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C. 在气膜和液膜中,没有吸收组分的积累。
D. 气液两相主体达到平衡时,相界面处才没有任何传质阻力。
16. 目前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B. 氮氧化物、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C. 一氧化碳、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D.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微粒。
17. 以下对地球大气对流层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一般情况下,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B. 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C. 受地面状况和人为活动影响最为显著D. 水汽和尘埃的含量较少。
18. 烟囱上部大气存在着逆温层、下部的大气为不稳定时,烟羽的形状呈()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上升型(屋脊型)。
19.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平方成正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20.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占用的空间体积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21. 电除尘装置发生反电晕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c 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门cm。
C. 烟尘的电阻率在104〜10小」cm之间。
D. 烟气温度太高。
22.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尘粒,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飘浮而不易沉降下来,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A. 0.1。
B. 1。
C. 10。
D. 100 。
23. 在旋风除尘器的内、外涡旋交界圆柱面上,气流的()最大。
A. 切向速度。
B. 径向速度。
C. 轴向速度。
D. 粉尘浓度。
24. 填料塔、湍球塔和筛板塔是最常用的气态污染物吸收净化设备,空塔气速是影响它们正常运行的技术指标。
设它们的空塔气速分别为V I、V2和V3,则在设备选择或设计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为()。
A. V i V2 V3。
B. V i :V2 ::V3。
C. V i :V3 V2。
D. V2 V i V3。
25. 燃料油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中对整个燃烧过程起控制作用的是()。
A. 燃料油的雾化和油雾粒子中的可燃组分的蒸发与扩散;B. 燃料油的雾化和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C. 燃料油的雾化和可燃气体的氧化燃烧;D. 燃料油的雾化、油雾粒子中的可燃组分的蒸发与扩散和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
26.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不宜采用()A. 旋风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静电除尘器。
D. 湿式除尘器。
27. 在以下关于气体吸附过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于化学吸附而言,因为其吸附热较大,所以降低温度往往有利于吸附。
B. 增大气相主体的压力,从而增加了吸附质的分压,对气体吸附有利。
C. 流经吸附床的气流速度过大,对气体吸附不利。
D. 当用同一种吸附剂(如活性炭)时,对于结构类似的有机物,其分子量愈大,沸点愈高,被吸附的愈多,对结构和分子量都相近的有机物,不饱和性愈大,则愈易被吸附。
28. 用氢作还原剂,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x的化学反应式中,(C )式通常称为脱色反应。
A H2N02—;H2O NOB 2H2O2-:2H2OC 2H22N0r 2H2O N2D2N0 5H2「2NH32H2O29. 在一般情况下,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控制步骤是(),整个过程受化学动力学控制。
A. 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通过层流边界层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B. 反应物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通过微孔向催化剂内部扩散C. 反应物分子被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D.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
30. 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气污染物是()A. SO 2。
B. NOx。
C. CO 2。
D. VOCs。
31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 1•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门cm。
C. 烟气中粉尘浓度太高。
D. 烟气温度太高。
32.活性炭优先吸附的气体是()A. SO 2。
B. NOx。
C. CO 2。
D. VOCs。
33 .旋风除尘器内压力最低处是(A. 内涡旋圆柱面。
B. 外涡旋交界圆柱面。
C. 内、外涡旋交界圆柱面。
D. 锥体处。
34. 计算流体阻力的阻力系数受()的影响A. 流体的密度。
B. 颗粒的密度。
C. 颗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速度。
D. 颗粒雷诺数。
35. 以下那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
A. CO。
B. CO 2。
C. CH 4。
D. SO 2。
36. 可能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A. SO 2。
B. NOx。
C. CO 2。
D. CH 4。
37.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尘粒,在大气中可以飘浮而不易沉降下来,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
A. 0.1。
B. 1。
C. 10。
D. 100 。
38. 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必须执行的标准是()。
A. 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 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9. 煤中()形态的硫,不参加燃烧过程。
A. 黄铁矿硫。
B. 有机硫。
C. 硫酸盐硫。
D. 兀素硫。
40. 大气圈中,()集中了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汽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散逸层。
41 .大气圈中,()集中了大气中的大部分臭氧。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散逸层。
42. 在吸气罩的四周加上挡板,吸气罩的吸气量将()A. 增加一半。
B. 减少一半。
C. 保持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3. 采用湿式()的脱硫工艺,也可以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氮氧化物A. 石灰/石灰石法。
B. 双碱法。
C. 氯酸钾法。
D. 氧化镁法。
44 .采用干式()的脱硫工艺,也可以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氮氧化物。
A. 干法喷钙法。
B. 循环流化床法。
C. 电子束辐射法。
D. 喷雾干燥法。
45. 与大气污染关系最密切的逆温是()。
A. 辐射逆温。
B. 下沉逆温。
C. 平流逆温。
D. 锋面逆温。
46. 在对流层中的冷空气团与暖空气团相遇时形成的逆温是()。
A. 辐射逆温。
B. 下沉逆温。
C. 平流逆温。
D. 锋面逆温。
47. a为气块运动的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r为气温垂直递减率,r d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B )时,表示大气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