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保护的内容及意义

动物保护的内容及意义


1.5.2寻求代替品
动物保护与动物利用并不是完全排斥,但应 该强调,人类对某些动物的利用应予限制, 否则会促使该种动物灭绝,有鉴于此,国际 组织禁止使用虎骨,犀牛角这些传统的中药 材。那么出路只有一条,寻求替代品。 1.有化学合成物替代天然珍稀动物制品是可探 索之路。 2.也可考虑人工养殖的动物取而代之。
1.4.4人工繁殖
如果某种濒危的动物在人工饲养坏境中能够 繁殖,就意味着这种动物可摆脱将灭绝的困 境,重获生机。 1. 1.扬子鳄,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现在可成功放 归。 2.大熊猫的人工繁殖也取得可喜进展。 3.“克隆”技术是当今最尖端的人工繁殖技术。
1.5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动物
1.5.1积极开发利用 家养动物之所以在数量,品种,遗传品质及 生理性能等方面都在动物界占有绝对优势, 完全是人类干预和积极开发利用的结果。
二 保护动物免受身体损伤,疾病折磨和精 神痛苦等,减少人为的活动对动物造成的直 接伤害。也可以认为是动物的康乐(wellbeing),包括动物保健(animal health)和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
动物保护 Animal protect
保育 conservation
康乐 Well-being
1.3.1 观念 观念差异是影响动物保护的重要因素。经济 基础、宗教、文化以及生活习俗往往决定动 物保护物保护的对象。
佛教反对杀生血多佛教的庙宇庵堂设有放生池 猫的命运与宗教密不可分,古代埃及人奉猫为神灵,中世纪 猫的地位一落千丈纷纷捕猫,悬挂街头,处死示众。
1.33文化习俗 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动 物保护的态度。同样的动物,不同文化背景 的人有不同理解和看法。
第一章
动物保护的内容及意义
1.1动物保护的概念及范畴 1.2动物保护的意义 1.3影响动物保护的因素 1.4动物保护的手段 1.5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动物
1.1动物保护的的概念及范畴
1.11 动物保护的概念及内涵 概括地说,动物保护应具有两层含义: 一. 为了保存物种资源或保育生物多样性, 人类社会应提供的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 如各国颁布的各种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以 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建立野生动物保护 区,以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具有特色 的畜禽地方品种实施保种计划,以丰富可 利用的遗产资源等。
保健 health 动物保护的概念
福利 welfare
因此, 动物保护这门学科的内容是研究避免 动物濒危或灭绝,避免或减轻动物患病、损 伤等原因所致的痛苦以及相关福利的一门学 科。
1.1.2 动物保护的对象
动物保护的对象可分两大类: 一 以保种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象包 括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下降的家养 动物地方品种等。 二 以动物康乐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其保护对 象包括那些受人们日常控制的动物,如家养 动物、家庭动物、实验动物、关养的野生动 物及其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动物。
如回族人不吃猪肉、印度教信徒视牛为神、而西班牙的斗牛 表演则为国粹,面对狗肉和“龙虎斗”(蛇和猫共同烹制), 许多西方人难以认同。
1.3.4心理因素 动物保护与人的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某人 偏爱某种动物、憎恨某种动物或害怕某种动 物,这种现象生活中并不罕见。
1.4动物保护的手段
1.4.1加强动物保护的宣传和立法 1989年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 1997年颁布《动物防疫法》 2004年通过新的动物保护法,我国的动物资源 保护正逐步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的道路
提倡动物保护对儿童尤为重要,从小陶冶心灵,有利于树立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
1.2.3生态效益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保护各种动物就是保护各种基因,有利于人类更深 层次的认识自身。 家养动物物种及品种资源的多种多样是人类社会文 明的产物。
1.3影响动物保护的因素
白居易
1.2保护动物的意义
1.2.1经济效益 无论家养动物还是野生动物都有一定的价值, 人类猎取、饲养、宰杀动物的主要驱动力主 要是经济利益。 例:某跨国公司以我国的动物屠宰未避免痛苦 为由,表示要地址从我国进口皮革。
1.2.2社会效益
1.动物保护的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 益。 2.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建立文 明的法治。
1.5.3控制动物疫病
1.首先要控制传染源,传染源可能是同种动物 的健康携带者,也可能是异种动物。如伪狂 犬病毒,异种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也可作为 传染源,如猪瘟 2.控制动物疫病的经常性措施是改善动物的卫 生条件。
1.5.4加强动物检疫
近年来对生物恐怖的担心,检疫措施和手段更 加强化。 有效地动物检疫法规随着疫病制度的完善相继 制定。
1.4.2加强动物保护区及收养中心
1956保护区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 目前我国已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5处,保 护了大量珍稀的野生动物。
1.4.3动物标识
1.为了便于科学管理和保护动物,为动物个体 建立标识非常重要。 2.动物标识,称之为动物的“身份证”,是给 动物佩戴或植入相关标记,用以区别和识别 个体。
1.5.5谨防生态入侵
生态侵入(ecological invasion):非土著种 在新领地扩大种群并威胁土著物种生存的现 象。 非土著物种本是来客,但进入到新环境后,往 往因缺乏天敌而过度繁殖从而威胁到土著物 种的生存,甚至是后者灭绝,成为生态的灾 祸。 本章完
1.1.3人类对动物益与害的认识
从生态学观点看,作为物种,所有的动物都 有生存的权利和价值,都应该受到人类的保 护和尊重。但是人类在保护动物时,一般只 考虑保护对人类的有益的动物。动物对人类 有益还是有害,要准确的确定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即使是有益动物,如果繁殖过度, 也会成灾。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亲。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