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刺激,引起期前兴奋,发生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之后一次较长的心舒期,窦房结正常 刺激恰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内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和药品】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张力换能器、蛙心夹 缝合线、双凹夹 蛙类手术器械 万能支台 滴管两只 任氏液
【实验步骤】
1. 打开蟾蜍胸腹部,暴露蛙心; 2. 用蛙心夹夹住蛙心心尖,并连接张力换能
插管插入心室标志 见血液涌入插管内,并随心跳上下波动。
【实验步骤】
一、离体蟾蜍心脏的制备 4.将松结线扎紧,并固定在插管的侧管上。
5.摘出心脏 任氏液冲洗数次
(避免损伤静脉窦)
【实验步骤】
一、离体蟾蜍心脏的制备
二、连接实验装置
1.用试管夹将蛙心插管固 定在万能支台上
2.把张力换能器固定在万 能支台上,在心室舒张 期将与换能器相连的蛙 心夹夹在心尖上。
换能器
*换能器的连线应与插管中轴在同一直线上,即与地面垂直
3.启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实验项目” “循环实验” “蛙心灌流”
描记蛙心收缩曲线
四、观察项目
调整增益 、走纸速度,使蛙心收缩曲线至最 好观察形态。
(一)描记正常心搏曲线
曲线幅度 —— 收缩的强弱 曲线疏密 —— 心率 曲线规律性 —— 心跳的节律性 曲线基线 —— 舒张的程度
【目的和原理 】
哺乳动物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除结区外, 均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自律性高 低不同,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正常的 心脏搏动每次都有窦房结发生,依次传到 心房、心室引起收缩,故窦房结被称为哺 乳动物的心起博点。两栖类动物的心起博 点是静脉窦。
实验目的:用结扎法观察蛙心起博点及蛙 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一、离体蟾蜍心脏制备 .取蟾蜍一只,破坏脑和脊髓。 2.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实验步骤】
一、离体蟾蜍心脏制备 1.取蟾蜍一只,破坏脑和脊髓 2.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腹面)
(背面)
【实验步骤】
一、离体蟾蜍心脏制备
3.蛙心插管
♦ 在主A干下穿一线打 一松结;在左主A下再 穿一线结扎。
♦ 在A圆锥、左主A根部剪 口,将蛙心插管插入心室内。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和药品】
缝合线 蛙类手术器械 滴管两只 任氏液
【实验步骤】
1.取蟾蜍一只,破坏脑和脊髓。 2.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实验步骤】
一、离体蟾蜍心脏制备 1.取蟾蜍一只,破坏脑和脊髓 2.打开胸腔,暴露心脏。
(腹面)
(背面)
3. 观察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并计跳动
次数。 4.在主动脉干下穿一线备用。用玻璃分针将
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和药品】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张力换能器、蛙心夹 蛙心插管、试管夹 缝合线、双凹夹 万能支台 蛙类手术器械 滴管两只
任氏液 0.65%NaCl l%KCl 3%CaC12 l:10,000 E l:10,000 ACh 3%乳酸 2.5%NaHCO3
【实验步骤】
7 3% 乳酸
1滴
8 2.5% NaHCO3 2~ 4滴
心肌(率、力)变化
正常 力↓
力↑,舒张不完全 力↓
力↑,心率↑ 力↓,心率↓
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绝对不应期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心肌兴奋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有效不应期对应心 肌收缩和舒张早期
不产生强直收缩, 保证心脏交替舒缩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正常情况:窦性节律下收缩舒张 收缩期、舒张早期:有效不应期之内,任何
刺激都不产生兴奋,不发生收缩 舒张中、晚期:有效不应期之后,额外的
蛙心灌流
【实验原理】
心脏的自动节律性活动,需要有一个合适 的理化环境。
蟾蜍心脏离体后,用任 氏液灌流,心脏在一定时间 内可保持节律性收缩与舒张。 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心脏跳 动的频率和幅度会随之发生 改变。
【实验目的】
用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观察:
① Na+、K+、Ca2+ ② 酸、碱度 ③ E、Ach
♦ 须待心跳恢复正常后,才能进行下一实 验项目。
♦ 每次换液时,蛙心插管内液面应保持相 同高度。
♦ 吸管使用要分开,不可混淆。
【实验结果】
顺序 观察项目 药量
1 任氏液
灌流
2 0.65%NaCl 灌流
3 3%CaCl2
1~2滴
4 1%KCl
1~2滴
5 1:10000 E 1~2滴
6 1:10000 Ach 1 滴
心尖翻向头端,暴露心脏背面,在静脉窦 和心房交界的半月形白线(窦房沟)处用 线结扎阻断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传导, 观察心房、静脉窦的跳动频率有何变化。
5. 待心房、心室的跳动恢复后,分别计数静 脉窦和心房、心室的跳动频率,并比较其频率 差别。然后再取一线在房室沟处作一结扎(斯 氏第二结扎),阻断房室之间的传导,观察心 房和心室的跳动情况。分别计数每分钟跳动次 数。将实验结果填入下列表格。
(二)离子和药物的影响
顺序 观察项目 药量
1 任氏液
灌流
2 0.65%NaCl 灌流
3 3%CaCl2
1~2滴
4 1%KCl
1~2滴
5 1:10000 E 1~2滴
6 1:10000 Ach 1 滴
7 3% 乳酸
1滴
8 2.5% NaHCO3 2~4 滴
心肌(率、力)变化
*【注意事项】
♦ 当每种化学药物作用已明显时,应立即 将蛙心插管内液体吸出而换上任氏液数 次,以免心肌受损。
器与刺激电极; 3. 开启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并打开通道; 4. 描记正常的收缩曲线; 5. 选择刺激时机,给蛙心有效刺激; 6. 获取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曲线,并标记; 7. 整理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验证心肌细胞的有效 不应期较长,故不能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从 而保证了心脏泵血功能的正常进行。
条件 正常 第一结扎 第二结扎
静脉窦(次/min) 心房(次/min) 心室(次/min)
【实验小结】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 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两栖类动物以静脉 窦的自律性最高。正常心脏每次兴奋都从自律 性最高的部位开始,依次传到心房、心室,相 继引起心房、心室收缩,把自动节律性最高的 部位称为心脏的起搏点。当正常的得自律性受 到影响而发生改变时,心房、心室的活动也发 生相应变化;如果起搏点下传的冲动受阻,心 脏下部的活动会暂时停止,甚至表现自己的自 动节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