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
1.2.3.5 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 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1.2.3.6 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仓,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 1.2.4煤气燃烧机量
(1)燃烧本质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或氧化剂剧烈化合而放出光和热的物理化学反应。在
燃烧过程中,物质会改变原有性质而变成新的物质。 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1
1.1.2 煤气理化性质 (1)焦炉煤气
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3623, 热值16800-18900kj/m3,着火温度550-650℃,爆炸极限4.5%-35.8%,理论燃 烧温度2150℃左右。焦炉煤气中的CO含量较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中毒事 故。 (2)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9-1.1,热值33494187kJ/m3,理论燃烧温度1500℃左右,着火温度730℃左右,爆炸极限 30.8%-89.5%,含N2和CO2之和近70%,会致人喘息(因氧含量很低)和窒息。 (3)转炉煤气
转炉煤气的成分,在吹炼周期内,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而且与回收设备及 回时的操作条件有关。转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热值 6800-10000kj/m3,着火温度530℃,爆炸极限18.2%-83.2%。转炉煤气的理 论燃烧温度比高炉煤气高。
1.2.2煤气中毒事故预防
(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
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
(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
(3)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一氧化碳最高浓度不
①吸入
②由皮肤侵入
③吞入
(2)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CO具有多种引起缺氧的作用,是一种较强的窒息性毒物。正常时人体中
HbO2(氧合血红蛋白)和其他正铁血红素的分解产生的CO反应生成HbCO (碳氧血红蛋白),其浓度为0.5%。只要HbCO不严重地干扰血液中O2的运 输,即HbCO的浓度低于20%,是相对无害的。
表1-1 常见煤气的成分
成分%(积) 煤气种类
焦炉煤气
CO
CO2
H2
N2
O2
CmHn
5-8
1.5-3 55-60 3-5 0.4-0.8 2-4
CH4 23-28
其他
高炉煤气
23-30 16-18
2-4 51-56
<0.8
-1
0.2-0.5
转炉煤气
60-70 15-20 <1.5 10-20
<2
可整理ppt
允许超过30mg/m3(24ppm)。
(4)设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内煤气吹扫干净;新建或
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
(5)在煤气区域工作 ,须2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一旦发 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严禁任何人进入危险
区,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可整理ppt
派专人维持秩序。
1.2.3.2 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
卫生所急救。
1.2.3.3 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
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 可整理ppt
6
1.2.3.4 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 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抢救。
1 煤气安全基础知识
1.1 煤气性质 1.1.1 煤气成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煤气是指人工煤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为可燃性混合气体。由于制 气原料和煤气的生产、回收方法不同,所以各种煤气的组成部分及所占的百分比也不同, 常见的有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连续式直立炭化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常 见煤气的成分见表1-1。
5
(6)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
器材,如CO监测仪、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佩戴
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准在煤气危害区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进
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毒面具,并有足够的监护和
抢救措施。
1.2.3 煤气中毒事故抢救
以上三种煤气的爆炸极限(下限与可整上理限pp)t 数值均相应于其某一特定成分。 2
1.1.3 煤气中单一气体理化性质
❖任何一种煤气都是由一些单一气体混合而成,其中可燃气体成分有CO、H2、 CH4、H2S和碳氢化合物CmHn,不可燃气体成分有CO2、N2和少量的O2,此 外还含有粉尘微粒及微量杂质。
脱离速度仅为HbO2的1/3600,空气中CO由血液释放的半量排除期平均为 320分钟;如吸入一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排除期至80.3分钟,吸入三个大
气压的纯氧可缩短到23.3分钟。这是可整高理压pp氧t 治疗CO中毒的理论基础。
4
(3)煤气中毒表现
急性中毒发病较急,症状严重,通常分轻、中、重三级。
1.2 煤气中毒、着火、爆炸
1.2.1 煤气中毒机理
(1)有害气体的基本概念
按对人体的作用,有害气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单纯窒息性气体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见表1-2。
❖②化学性窒息性气体
❖③刺激上呼吸道的气体
❖④刺激肺脏的气体
❖⑤对中枢神经有损伤的气体
可整理ppt
3
有HbCO,CO与Hb之间的亲合力要比O2与 Hb的亲和力大。CO与Hb结合的速度比O2与Hb结合的速度快。当吸入CO 后,血浆中CO便迅速把HbO2中的O2排挤出来,形成HbCO。CO亦和肌红 蛋白(Mb)结合,其化学亲和力比和氧的大。一旦结合后也形成HbCO和
MbCO,CO的解离是较缓慢的,排出方式主要是通过肺。在常压下,HbCO
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与一般事故发生后的现场不同,爆炸、坍塌、机械
事故等发生后现场不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而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一般保持
原有的危险状态。所以,进行中毒事故现场抢救时,救护人员首先应做好个
人自身的防护。
1.2.3.1 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