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大桥安全风险评估方案编制单位:****评估小组负责人:日期:年月日评估小组成员名单概述1、评估目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

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桥梁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

本次评估的目的是在对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2、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3、评估内容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

(1)总体风险评估桥梁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2)专项风险评估当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本次评估重点是****江大桥,通过总体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后,对其中属于高度风险的桥梁工程进行专项评估,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继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估结论。

一、桥梁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依据、评估对象及范围........................编制依据........................................................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二、工程概况........................................................工程简介........................................................施工环境 (2)气候气象 ..................................................河流水文 ..................................................地质情况 (3)地形地貌 ..................................................地震情况 (4)三、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4)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4)评估流程.......................................................评估办法 (4)四、总体安全风险评估 (4)桥梁概况 (4)桥梁总体风险评估 (4)桥梁总体风险评价结果 (5)五、****大桥专项安全评估 (6)专项风险评估流程 (6)风险源辨识 (8)风险源风险分析 (8)风险源风险估测 (13)六、****大桥重大风险源评估 (15)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15)深基坑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17)墩柱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支架法现浇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悬臂现浇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20)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七、桥梁风险控制 (22)一般风险源控制 (22)重大风险源控制 (22)基坑施工风险防控对策及建议 (22)墩柱施工风险防控对策及建议 (27)支架现浇施工风险防控对策及建议 (31)悬臂浇筑挂篮施工风险防控对策及建议 (35)八、评估结论 (37)重大风险源存在部位及方式 (37)评估结果分析 (37)一、桥梁安全风险评估编制依据、评估对象及范围、编制依据(1)《*****大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2)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3)《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国交通部 []);(4)《公路桥梁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5)《*****大桥地质勘测报告》;(6)项目公司的安全管理要求;(7)现已提供的设计文件;(8)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9)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评估对象目标及范围(1)评估对象:养鹿小江大桥桥梁工程。

(2)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为*****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

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风险事件。

(3)评估目的对*****大桥桥梁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对该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估计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合理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行有效控制,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控制投资、提高效益、实现建设项目的总目标。

二、工程概况工程简介*****大桥项目起点位于K0+168,终点位于0+522。

大桥及引道工程位于*****。

桥梁跨越河,主跨为83m+150m+83m预应力连续刚构,引桥为1-25m预应力砼箱梁,桥梁全长354米,桥宽9米。

1#、2#主墩采用双薄壁墩,墩高分辨为53米/50米,3#过渡墩采用圆柱墩,墩高19米。

基础采用群桩结构,其中1#、2#墩设计为5根直径桩基,桩基长25m,3#过渡墩设计为4根直径桩基,桩基长20m,两岸桥台均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

桩基采用嵌岩桩,3#过渡墩要求嵌入中风化基岩不小于8m。

1#、2#墩桩基要求嵌入中风化基岩内不小于15米,基底岩石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且要求基岩完整。

桩基混凝土设计为C30,采取水下灌注方式进行浇筑混凝土。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m2;桥面宽度:行车道净宽7米,桥梁全宽9米;人行道净宽2×米,路缘石高度米;主跨采用83+150+83m连续钢构。

设计洪水频率:1/100。

通航标准:采用Ⅲ级航道净空标准,通航净高18米,双向通航净宽134米。

船舶撞击力:横桥向800KN,顺桥向650KN。

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公路等级:三级,设计车速40km/h,预测交通量2360辆/日,平曲线设计为直线段,最大纵坡-2%。

施工环境气候气象桥位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具有春早、夏热、秋雨绵、冬暖而多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的特点。

年平均降雨量一般毫米, 5-9月为雨季,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

年平均气温℃左右,一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七月最热,气温最高可达42℃以上,极端最高气温℃河流水文桥位区跨越的*****河为*****水系一级支流次级支流,与*****水位联系密切。

据调查访问,三峡水库成库前,彭溪河最枯水位,最高洪水位(82年),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三峡库区长江支流各断面土地征用线和分期移民迁移线水位表,*****水文站20%洪水水位 (吴淞高程)、5%洪水水位 (吴淞高程)。

三峡水库成库后,彭溪河水位明显受三峡水库水位的影响。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吴淞高程)时的运行情况:汛期(6月中旬-9月底)水库限制水位为145m,以便洪水来临时拦截洪水。

若遇上洪水,桥位处达到(5年一遇),10年一遇洪水坝为。

洪峰过后,水库水位又迅速降低到防洪限制水位145m左右,以备可能再次发生洪水。

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在145m-175m-145m之间波动,水库水位变幅为30m。

地质情况据地面调查及钻孔揭露,桥址区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第四系冲洪积(Q4al+pl)砂土、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崩、坡积(Q4e+dl)、第四系人工堆积(Q4me)填筑土,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泥岩。

桥址位于*****平向斜南东翼,岩层产状稳定,岩层产状为340°∠14°。

桥位区构造裂隙较发育,两岸各主要有二组,云阳岸:①210°∠87°,裂面较平直,延伸大于,切割深度,发育间距~;②115°∠85°,裂面较平直,延伸约,切割深度~,发育间距~;开县岸:①210°∠74°,裂面较平直,延伸大于,切割深度,发育间距~;②140°∠85°,裂面较平直,延伸约,切割深度~,发育间距~。

地形地貌桥址区位于构造剥蚀低山谷地地貌区,跨越彭溪河,河流在桥位区由北西向南东流过。

勘察时彭溪河河面宽约150m,水深10~12 m,水流较平缓,河岸较平直。

(1)*****岸岸坡下部较陡、上部较缓。

下部总体坡角42°,坡向54°,上部坡顶地势开阔平缓,坡向85°,坡角10°左右。

斜坡多基岩裸露,仅在上部平缓地带发布土体,(2)*****岸岸坡向234°,总体坡角25°,为单斜坡,多基岩出露,局部段存在砂岩小陡崖,高5-10m ;由于岩体卸荷裂隙发育,在斜坡平缓段分布有崩坡积块石。

斜坡中部局部残留有古河床堆积卵石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