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调配计算

土方调配计算


h11=251.50-251.70 =-0.20 h12=251.46-251.40=0.06
(2) 计算零点位置。从图1.8中可知,1—5、2—6、6— 7 、 7—11 、 11—12 五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 同,说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由公式求得:
1—5线
2—6线
x1=4.55(m)
' VW (K s - 1) h ' FT FW K s
(a)
(b)
图1-5 考虑土的可松性调整设计标高计算示意图 H0’=H0+Δh 式中:Vw——按理论标高计算出的总挖方体积; FW,FT——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出的挖方区、 填方区总面积; Ks’——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
K s'
土的分类




可松性系数 KS K’s 1.01 ~ 1.03
现场鉴别方法
一类土 (松软土) 二类土 (普通土) 三类土 (坚土) 四类土(砂 砾坚土)
砂,亚砂土,冲积砂土层,种植土, 1.08~ 泥炭(淤泥) 1.17 1.14~ 1.28
能用锹、锄头挖掘
亚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
2.绘出“零线” 方格线上的零点位置见图1—9,可按下式计 ah1 算: x h1 h 2 式中: h1 , h2——相邻两角点挖、填方施工 高度(以绝对值代入); a——方格边长; x——零点距角点A的距离。
图1-9 零点位置计算
(1)全挖全填方格
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的方格,土方量 为: 2 a V (h1 h2 h3 h4 ) 4
h3=251.38-250.85=0.53
h5=251.56-251.90=-0.34 h7=251.44-251.28=0.16 h9=251.62-252.45=-0.83
h4=251.32-250.60=0.72
h6=251.50-251.60=-0.10 h8=251.38-250.95=0.43 h10=251.56-252.00=-0.44
∑V(+)=184+12.80+65.73+2.92+40.89=306.34 (m3)
方格网总挖方量: ∑V(-)=171+24.59+0.88+51.10+5.70=253.26 (m3)
(4) 边坡土方量计算。如图 1.9 ,④、⑦按三角棱 柱体计算外,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算, 依式 1.11、1.12 可得: V①(+)=0.003 (m3)
(2)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 1)单向泄水时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Hn=H0±li
(a)
(b)
图1—6 场地泄水坡度示意图 (a)单向泄水;(b)双向泄水
2)双向泄水时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 Hn=H0±lxix±lyiy
(a)
(b)
图1—6 场地泄水坡度示意图 (a)单向泄水;(b)双向泄水
V②(+)=V③(+)=0.0001 (m3)
V④(+)=5.22 (m3) V⑤(+)=V⑥(+)=0.06 (m3) V⑦(+)=7.93 (m3)
V⑧(+)=V⑨(+)=0.01 (m3)
V⑩=0.01 (m3) V11=2.03 (m3) V12=V13=0.02 (m3) V14=3.18 (m3) 边坡总填方量: ∑V(+)=0.003+0.0001+5.22+2×0.06+7.93+2×0.01+0.01
(二)场地土方量计算 1.计算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各方 格角点的施工高度(即挖、填方高度)h0 hn=Hn-Hn’ 式 中 hn—— 该 角 点 的 挖 、 填 高 度 , 以 “+”为填方高度,以“-”为挖方高 度(m); Hn——该角点的设计标高(m); Hn’——该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m) 。
3 a2 h4 填方量:V4 = × 6 (h1 +h4 )( h3 +h4 )
a2 挖方量:V1.2.3 = (2h1 +h2 +2h3 - h4 ) +V4 6
表1.3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 项 目 一点填方或 挖方(三角 形) 两点填方或 挖方(梯形) 三点填方或 挖方(五角 形) 四点填方或 挖方(正方 形)
L1 V1 (F 1 4F0 F 2 ) 6
式中 V1——第一段的土方量(m3); L1——第一段的长度(m);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即: 式中 V1 , V2„Vn——为各分段土的土方量 (m3)。
L1 V1 (F1 F2 ) 2
土的分类与鉴别
用爆破方法开挖
八类土 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 1.45 (特坚硬 实的细粒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 ~ 石) ) 辉长岩、辉绿岩、玢岩 1.50
用爆破方法开挖

二、场地平整标高与土方量 (一)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1.初步设计标高 场地设计标高即为各个方格平均标高的平均值。 可按下式计算:
1.24~
1.30 1.26~ 1.32
卵石,密实的黄土,天然级配砂石,
软泥灰岩及蛋白石

1.09
然后用锹挖掘,部
分用楔子及大锤
土的分类




可松性系数
现场鉴别方法 用镐或撬棍、大锤 挖掘,部分使用爆 破方法 用爆破方法开挖, 部分用风镐
KS
五类土 (软石) 六类土 (次坚石) 硬石炭纪粘土,中等密实的页岩、 1.30 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 ~ 软的石炭岩 1.45
土方计算与调配
一、基坑、基槽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即可按拟柱体的体积公式
H V (F 1 4F 0 F 2) 6 式中 H——基坑深度(m);
F1,F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F0——F1与F2之间的中截面面积(m2);
当基槽沿长度方向断面呈连续性变化时其土 方量可以用同样方法分段计算。
土方施工方法与运输方法,综合上述原则,并经计算比
较,选择经济合理的调配方案。
调配方案确定后,绘制土方调配图(如图1.10)。在 土方调配图上要注明挖填调配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 和每对挖填之间的平均运距。图中的土方调配,仅考虑 场内挖方、填方平衡。W为挖方,T为填方。
如令H1——1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 H2——2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3——3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4——4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则场地设计标高H0可改写成下列形式
H0 H
1
2 H 2 3 H 3 4 H 4 4N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1)土的可松性影响
x1=13.10(m)
6—7线
7—11线 11—12线
x1=7.69(m)
x1=8.8零点连接起来,即
得零线位置,如图1.8。 (3) 计算方格土方量。方格Ⅲ、Ⅳ底面为正方形,土方 量为: VⅢ(+)=202/4×(0.53+0.72+0.16+0.43)=184(m3) VⅣ(-)=202/4×(0.34+0.10+0.83+0.44)=171(m3) 方格Ⅰ底面为两个梯形,土方量为: VⅠ(+)=20/8×(4.55+13.10)×(0.10+0.19)=12.80(m3) VⅠ(-)=20/8×(15.45+6.90)×(0.34+0.10)=24.59(m3)
V


计算公式
1 h bch3 V bc 2 3 6 a 2 h3 当b=a=c时,V = 6
bc h a a (b c)(h1 h3 ) 2 4 8 d e h a V a (d e)(h2 h4 ) 2 4 8
V (a 2
bc h ) 2 5 bc h h h (a 2 ) 1 2 3 2 5
并计算每对挖、填方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即挖方区重心至 填方区重心的距离),确定挖方各调配区的土方调配方案, 应使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费用最少,而且便于 施工,从而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土方调配的原则: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平衡和运距 最短的原则;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的原则。进行土方调
配,必须依据现场具体情况、有关技术资料、工期要求、
方格Ⅱ、Ⅴ、Ⅵ底面为三边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 VⅡ(+)=65.73 (m3) VⅡ(-)=0.88 (m3)


VⅤ(+)=2.92 (m3)
VⅤ(-)=51.10 (m3) VⅥ(+)=40.89 (m3)) VⅥ(-)=5.70 (m3) 方格网总填方量:
=13.29(m3)
边坡总挖方量: ∑V(-)=2.03+2×0.02+3.18=5.25 (m3)
1.2.3 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土方规划 ) 中的 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进行。 编制土方调配方案应根据地形及地理条件,把挖方区和
填方区划分成若干个调配区,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
卵石的砂,种植土,填筑土及亚砂 土 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亚粘土,粗 砾石,干黄土及含碎石、卵石的黄 土、亚粘土,压实的填筑土 重粘土及含碎石、卵石的粘土,粗
1.02
~ 1.05 1.04 ~ 1.07 1.06
用锹、锄头挖掘, 少许用镐翻松 要用镐,少许用锹、 锄头挖掘,部分用 撬棍 整个用镐、撬棍,
K’s
1.10 ~ 1.20 1.10 ~ 1.20
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 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