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和缺陷以及对历史上各种货币体系的回顾,来试图寻找和建立一种既能够维持各国币值稳定、汇率稳定又能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减轻美元单一作为国际货币的压力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在这种新的体系中,黄金将重新发挥重要的作用——货币与黄金挂钩。
世界货币不单单是美元,还应有欧元、日元、人民币,形成四方货币联盟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本位四方货币联盟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hrough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as well as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various monetary system, to try to find and establish a value both to maintain national stability,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but also weaken the U.S. dollar's dominance, reducing U.S. dollars the single currency as an international pressure 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n this new system, gold will be re-play an important role - the currency was pegged to gold. A world currency is not only in dollars, there should be the euro, yen, yuan, the formation of the Quartet monetary union 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Keywords: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ReformGold standard The Quartet Monetary Union目录引言 (1)1.回顾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 (2)2.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和缺陷 (5)3.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意见 (10)4.结论 (13)参考文献 (15)引言由美国的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和固有的缺陷。
然而当前的国际美元本位体系其缺陷早自汇率浮动以来就已暴露无遗:重要货币之间的汇率的波动和美元不稳定的风险。
这些风险足以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陷入严重的危机。
国际货币关系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突出反映了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种种矛盾,关系到各国的利害关系和经济发展。
国际货币体系历来是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重要理论研究课题。
这是因为如同一国国内的经济一样,世界经贸往来自从以货币为媒介之时起,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就与货币问题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促进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它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的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国际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的相互关系的准则:它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保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发展;它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立有关的协调和监督机构。
总之,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交易运作的环境,是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环节,是国际货币关系稳定的基础。
国际货币体系迄今只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它的产生是由于随着国际商品交易的发展,国际货币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有一种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单位,需要在各国货币之间建立确定的兑换关系,需要有某种方式调节国际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各国之间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和以往形成的规则也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于是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发展和演变。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立起的牙买加体系。
虽然牙买加体系建立近三十年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牙买加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一系列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使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根本性变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当前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国际间缺乏一个统一、稳定的货币体系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及未来的趋势,对于把握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的动态,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在充分论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弊端的同时结合当代金融环境的新变化,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议。
一、回顾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安排、惯例和机构,体现了国与国之间货币兑换资金流动及债权债务关系清算所涉及的规则和秩序。
通常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和国际储备货币形成的机制、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
回顾国际货币体系近百年来的演进过程,一般习惯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国际货币体系分为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协议体系,目前在欧盟区还出现了单一的欧元货币体系。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与崩溃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黄金作为国际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经常地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金本位制正是以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早在1816年,英国政府就颁布铸币条例,允许发行金币。
1819年英国政府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1821年能兑换金条,1823年能兑换金币,并取消对金币融化和金条出口的限制,因此,英国是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
到19世纪后期,金本位制已普遍被美、俄、德、日等国家采用。
这种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国际金本位制度。
由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占突出地位,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的产生对抑制通货膨胀、维持汇价相对稳定、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统一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深化,破坏金本位制稳定性因素日益增多。
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政府支出剧增,大量发行的银行券使黄金的自由兑换越来越困难。
经济危机时期,为了防止黄金大量外流,各国纷纷限制黄金的国际间的自由流动。
1922年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建议采用金汇兑制或准金本位制,这是一种间接使货币与黄金联系的本位制。
在黄金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新型的金本位制以英镑、美元和法郎等货币作为黄金的补充,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然而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使本国货币依附于英镑、美元或法郎,一旦这些国家的经济发生危机,本国的货币也会跟着发生动摇。
1929年10月的美国证券市场危机拉开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序幕。
生产初级产品的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首先受到严重打击,出口剧减,黄金大量外流,于是这些国家不得不先后放弃金本位制。
随后大危机的风暴席卷了欧洲大陆,1931年5月,中欧两大银行倒闭,各国纷纷向英国兑换黄金。
抢购黄金的浪潮使伦敦市场受到很大压力,英国被迫于同年9月停止实行金本位制。
1933年3月,美国再次掀起货币信用危机的浪潮,大批银行倒闭,大量黄金外流,迫使美国政府宣布暂时停止银行券兑现,禁止黄金输出,把黄金集中于国库,以美元纸币进行流通,到1936年,金本位制就在世界范围内彻底崩溃了。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二次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英国在战争期间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之相反,美国却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1943年4月,美、英两国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发表了新的国际货币秩序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建议采取存款原则,设立一个国际货币稳定基金。
“凯恩斯计划”则主张采用透支原则,设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国际清算联盟。
这一方案反对以黄金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强调顺差国和逆差国共同承担调节的责任。
1943年9月至1944年4月,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双边谈判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悬殊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对比,使英国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计划,而美国也做出了一些让步,双方达成最后协议,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四十四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议》。
这一体系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基础,以美元为黄金的补充,并使其与黄金直接挂钩,从而使美元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的霸主地位正式确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际金融和外汇交易的秩序,对稳定外汇市场,扩大国际贸易,方便会员国之间融通资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十年代后半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美元过剩的情况。
美元黄金大量外流,美元信用发生动摇。
196$年,美国爆发了一次严重的危机,抢购黄金的风暴极为猛烈,美国在“黄金总库”无力维持市场金价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同年3月改为“黄金双轨制”,即官方与普通两个黄金市场实行两种不同价格的制度。
然而官价与市价相差甚远,美元实际上己经贬值。
1971年两次美元危机,使美国黄金储备降至最低点。
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各国货币普遍对美元浮动。
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三)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之后,世界一时处于一种无体系的状态,于是讨论并建立一种新型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中心课题。
197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有关问题委员会”专门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
1976年I月,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举行会议讨论修订《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
各国经过几次协商,达成了所谓的“牙买加协定”。
之后,执行董事会着手进行第二次修订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活动。
《第二次修正案》于1976年4月底通过,从1978年4月1日起生效,于是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牙买加体系。
《第二次修正案》对有关黄金、特别提款权和汇率的条款都进行了修改,对货币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
它建立了一个合法机构促进货币体系的改进,如各国广泛的汇率安排;它为会员国确定一些目标,有助于决定将来变化的方向,如把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作为稳定汇率体系的手段:它确定一个机构对付国际货币体系种种问题,如监督各国的外汇政策;它要求把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