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有的同学认为“铅球”应该是铅制作的,有的同学认为“铅球”可能是铁制作的,于是同学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看是否相吸。

对于“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常州中考)美国“猎鹰9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
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

空间
站两名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纹丝不动而地球在缓缓转
动,如图所示。

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
A.舷窗
B.地球
C.太阳
D.“龙”号飞船
3.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4.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
是( )
A.20s
B.3.2min
C.200s
D.180s
5.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
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
A.3.2cm
B.3.30cm
C.3.3cm
D.3.5cm
6.(埠蚌二中中考)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 )
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
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
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
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
7.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10个节拍用时为8s,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完60m所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个节拍该同学到达终点。

则该同学跑完60m的平均速度约为( )
A.8m/s
B.7.5m/s
C.7.2m/s
D.8.3m/s
8.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s、速度v 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9.(南昌中考)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步行速度约为1.1 。

10.(安徽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cm。

11.如图所示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用表示运动
快慢的程度。

12.(泉州中考)如图,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13.(襄阳中考)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一个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14.石家庄到北京的“京石高铁动车”铁路,在2012年底竣工通车。

据悉从石家庄到北京的距离约280km,现在动车的运行时间是2h15min。

现在动车的平均速度为km/h。

通车后,高铁动车的行驶速度为350km/h,按这速度计算,则从石家庄到北京需用h。

三、简答题(8分)
15.(铜仁中考)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 -t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6.(6分)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图,铅笔的长度应为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

其中错误的
数据是,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4分)如图所示是某小球从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O点是小球出发点,依次的A、B、C、D、E点是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拍摄的小球的位置照片,其中E点在图中未标出。

那么:
(1)分析频闪照片,容易得出小球从O点出发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相应数据(可以不估读),请完成表格中未填写的数据。

位置
数据
物理量
出发点O A点B点C点D点E点时间/s 0 0.1 0.2 0.3 0.4 0.5
路程/cm 0 1.00 4.00 9.00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该小球从静止出发后的路程与成正比;若频闪照片上的位置间距与空中的位置间距比例是1∶10,则小球从D点至E点的平均速度是m/s。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8.(10分)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

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 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行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 m/s,距离行人的行走路线为30 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 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 s刚好驶到行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
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为1.8 m)
(3)请你为驾驶人员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19.(10分)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Ⅰ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
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Ⅱ所示。

表Ⅰ:2526次普通列车
表Ⅱ:D412次动车组
(1)2526次普通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由上海驶往南京,乘坐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可节省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B 、6B 、7D 因10个节拍用时为8s,则9个节拍用时t=810×9 s=7.2 s,故v=s t =60 m 7.2 s ≈8.3m/s 。

8B 、9. cm m/s 10.答案:2.70(2.68~2.72之间)11.路程 时间 速度
12.战机 航空母舰
13.乙14.速度为v=s t =280 km 2.25 h =124.4 km/h,时间为t=s v =280 km 350 km/h =0.8 h 。

答案:124.4 0.8
15.如图所示
16. (1)甲 3.40 (2)减小误差 26.42cm 26.00cm (3)偏大
17.数据填写有一定的规律性,D 点为16.00 cm 较容易写出,E 点为
25.00cm 需要整体思考。

路程都是某一个数字的平方,因此路程与时间
的平方成正比;由于比例是1∶10,因此s=90 cm=0.9 m,t=0.1
s,v ̅=s t =0.9 m 0.1 s =9 m/s 。

答案:(1)16.00 25.00(2)时间的平方 9
18.(1)因为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2 s,且在这段时间内保持15 m/s 的速度前进。

所以s 车=v 车t 反=15 m/s ×1.2 s=18 m 。

(2)汽车从A 点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用时:t 总=t 反+t=1.2 s+1 s=2.2 s,
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s 人=v 人t 总=1.5 m/s ×2.2 s =3.3 m,
考虑到车的宽度问题,行人顺利通过要走3 m+1.82m=3.9 m 以上,或3 m-1.82m=2.1 m 以下,而
3.3 m 介于2.1 m 和3.9 m 之间,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等。

答案:(1)18 m (2)可能,见解析。

(3)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

(合理即可)
19. (1)2526次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v 1=s 1t 1=300 km 5 h =60 km/h 。

(2)D412次动车组的平均速度v 2=s 2t 2=300 km 2.5 h =120 km/h 。

(3)可节约时间t=5 h-2.5 h=2.5 h 。

答案:(1)60 km/h (2)120 km/h (3)2.5 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