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皮把吃桔子剩下的桔皮,晾干保存一年以上,就变成了重要的中药陈皮。
陈皮以陈为佳,古人认为它放的时间越长,药效越好,所以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之说。
大多数的药物放置时间过长就会过期,陈皮却是越保存越值钱。
为什么呢?因为桔皮在晾干放置过程中,所含有的刺激性的挥发油会逐渐挥发掉,同时通过缓慢的发酵作用产生更多的药用成分,所以陈皮与鲜桔皮相比,药用价值更重要,用途也更广泛。
桔皮无论新陈都可以消食、化痰、止咳、理气、温胃,而鲜桔皮偏重于解表和泄下,陈皮偏重于健脾和化湿。
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新鲜的桔皮气味强烈,刺激性更强,入药有局限性;陈皮则更加平和,可以配伍各种中药,适用的体质和病证范围要广得多。
陈皮作为调料的作用主要有这么几点:- 去除腥膻味:陈皮的芳香可以去除鱼肉的异味。
- 解鱼虾毒:鱼虾类食品所含的细菌较多,陈皮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能平衡鱼虾的寒性。
- 增加鲜味:陈皮的苦、辛味与其他食物的味道混合后,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 分解脂肪:解除油腻,使肉更容易炖烂,同时也有助于消化。
从保健的方面说,平时吃点陈皮可以帮助降血压、降血脂,预防癌症、心肌梗塞和脑溢血。
为什么陈皮有这样的保健作用呢?还是离不开它的基本功能:理气、化痰。
中医讲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的新陈代谢全靠它。
如果气滞了,新陈代谢不畅通,废物排不出去,停留在体内,就会生湿生痰。
所谓的“湿”和“痰”,就是没有代谢掉的浊水和浊物。
这种痰湿轻者是有形的,是可以咳出来的痰;重者是无形的,停留在肝脏,就是脂肪肝,停留在血液,就是高血脂,甚至化为肿瘤。
中医讲百病从气生,又说怪病多由痰作祟,就是这个道理。
而陈皮的功效正好针对“气”和“痰”。
它可以消除气滞,使气的运行畅通,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把一潭死水变成了活水,垃圾废物也就自然被冲刷掉了。
陈皮性温,它温和的热力更加强了化解浊水的作用。
陈皮用于食疗,不用刻意去单独食用它。
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当作调料,做菜的时候按需要放一些就行了。
比如用陈皮煮粥,就很适合冬天。
还有陈皮兔和陈皮牛肉,是我妈妈喜欢的两道四川名菜,秋冬季节吃也很合适。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吧。
陈皮粥陈皮是顺气的。
本来气虚的人应慎用顺气药物。
但陈皮配上补益中气的大米之后,却相当于一味平和的陈皮人参汤,气虚的人喝了,能补气。
而且大米本身也有一定的补脾、和胃、清肺的作用,放入陈皮之后,效果加倍,脾虚的人喝,能健脾;胃寒的人喝,能和胃;咳喘的人喝,能化痰。
陈皮粥的做法再简单不过了,煮粥的时候放入半个到一个陈皮一起煮就可以。
冬天来了,早上喝点陈皮粥,清香暖胃,又能预防感冒咳嗽。
小孩经常喝它,不容易积食。
运动之前喝陈皮粥,有一定的抗疲劳的作用,对于防止运动后浑身酸痛有好处。
陈皮粥还有助于运动损伤的恢复,如果扭伤或是挫伤之后一段时间都不好,除了外敷药物,可以每天喝陈皮粥来作为辅助治疗,帮助行气散瘀。
陈皮牛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
它补气的作用很强,甚至可以用来辅助治疗中气下陷。
一般常吃的是黄牛肉,它是温补的,能养气血,对于虚寒的人很有好处,有健脾益肾之功。
牛肉配上陈皮,补而不滞,效果更好,特别适合糖尿病、胆结石、腰腿酸软或是瘦弱乏力的人,正常人吃同样也有很好的保健的作用。
陈皮牛肉名气很大,是国宴菜,所以做法也有各种变种,可以很精致,也可以很家常。
做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适合自己在家做。
原料:牛肉、陈皮、豆瓣酱、醪糟。
一般半斤牛肉,用一到两个陈皮就够了。
没有醪糟,可以用料酒代替。
如果用料酒,做菜的时候还要再加少许白糖和水,用醪糟就不用加了。
这道菜根据各人口味可以做成微辣的、中辣的和特辣的。
先说微辣的怎么做:把陈皮和牛肉都切成丝。
锅内放油,开大火,将牛肉丝下锅爆炒到断生,放一勺豆瓣酱、陈皮丝翻炒两下。
加醪糟(或是料酒、白糖、水)、酱油煮一会,至汤汁将干时起锅。
喜欢蔬菜的人,可以放一点时鲜蔬菜,最好的是胡萝卜。
将胡萝卜切滚刀块,在上述加醪糟和酱油的步骤后入锅,用中火,跟牛肉一起煮。
当胡萝卜煮到看不见棱角了,那就是煮软了,这时用大火收干汤汁就可以起锅了。
中辣的口味的做法基本一样,只是不放酱油,而是放两到三勺豆瓣酱。
如果要做成特辣的,除了多放豆瓣酱,在爆炒牛肉之前先放几个干辣椒就行了。
陈皮牛肉一上桌,还没吃,辛辣鲜香的味道就已经很诱人了,特别开胃。
几点提醒陈皮用于食疗,有两点要注意:第一,陈皮食疗适合的人群很广,但有两种人要慎用陈皮:有内热或是气虚的人,具体的说,有干咳无痰、吐血症状的人不要用,平时特别爱出汗的人要少用。
第二,有的人喜欢用陈皮泡水来当茶喝。
如果是为了治某一种病,这种方法是可以的。
如果是日常保健,还是建议加在饭菜中作为调料。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如果所用的陈皮不够陈,含有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多,空腹服用对肠胃多少有一点刺激性,做成饭菜就没有这个担心了;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前面说过的,陈皮不是独行侠,它是贤妻,善于辅助其他的药物发挥功效。
把陈皮作为调料放在菜里,可以使它的这个特点得到充分利用,与食物相互配合,将双方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比如说,用陈皮配大米煮粥,效果就与单喝陈皮水大不相同。
用陈皮炖肉,食疗的作用又不一样。
这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其中还有化学反应的存在。
陈皮的制法吃过桔子以后,把桔皮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收起来保存,第二年就可以用了。
存放两三年的陈皮,药效更好。
南方比较潮湿,陈皮容易长虫发霉,可以每半年拿出来晒一晒。
现在的桔子打药的比较多,最好在桔子剥皮前,先用淘米水泡上半天到一天,再冲洗一遍,可以去除农药。
注意:如果是没成熟的桔子,皮还是青色的那种,晾晒出来的陈皮,叫做青皮。
跟普通的陈皮作用是很不一样的。
不要弄混了。
青皮是走肝经的,破气的作用非常强,主要用来治疗肝气郁滞,不适合一般人日常保健。
二、常用的香药类(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木本植物。
味食香料。
味道甘、香。
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
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
有时也用于素菜。
如炖萝卜、卤豆干等。
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
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属性:性温。
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2)茴香(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
茴香的嫩叶可做饺子馅,但很少用于调味。
茴香子主要用于卤、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花生、豆制品等。
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基本相同。
(3)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
属香木类木本植物。
味食香料。
味道甘、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很少单用。
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
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
属性:性大热,燥火。
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
(4)桂枝,即桂树之细枝,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只不过不及桂皮味浓。
(5)香叶,即桂树之叶。
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
(6)砂姜,又名山奈、山辣。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
本食香料。
味道辛、香。
生吃熟食均可。
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佳。
主要用烧、卤、煨、烤等动物性菜肴。
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粤菜中使用较多。
属性:性温。
功用:入脾胃,开郁结,辟恶气,治胃寒疼痛等症。
(7)当归,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甘、苦、香。
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菜肴。
因其味极浓,故用量甚微,否则,反败菜肴。
属性:性温。
功用:补血活血,调气解表,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痛经、贫血等症。
为妇科良药。
(8)荆芥: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食香料。
味道辛、香,用途不广,有时用于烧、煮肉类,主要作菜用。
属性:性温。
功用:入肺肝,疏风邪,清头目。
(9)紫苏,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味两用。
味道辛、香。
用途不广。
但用于炒田螺,味道极妙,有时用于煮牛羊肉等。
属性:性温。
功用:解表散寒,理气和中,消痰定喘,行经活络。
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恶心呕吐,食鱼蟹中毒等症,梗能顺气安胎。
(10)薄荷,属香草类草本植物。
味本两用。
味道辛、香。
用途不大,主要用于调制饮料和糖水,有时也用于甜肴。
属性:性温。
功用:清头目,宣风寒,利咽喉,润心肺,辟口臭。
(11)黄栀子,又名山栀子,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
味道微苦、淡香。
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
属性:性寒。
功用:清热泻火,可清心肺之热,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疸、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12)白芷,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
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
主要用于卤、烧、煨的禽畜野味菜肴。
属性:性温。
功用:祛寒除湿,消肿排脓,清头目。
(13)白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
与它药合用。
常用于烧、卤、煨等禽畜菜肴。
属性:性热、燥火。
功用:入肺,宣邪破滞,和胃止呕。
(14)草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微甘。
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
属性:性热。
功用:味性较白豆蔻猛,暖胃温中,疗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呕吐,燥湿强脾,能解郁痰内毒。
(15)肉豆蔻,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苦。
与它药合之,用于卤煮禽畜菜肴。
属性:性温。
功用:温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气行痰,厚肠止泻。
(16)草果,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
与它药合用,用于烧、卤、煮、煨等荤菜。
属性:性热燥火。
功用:破瘴疠之气,发脾胃之寒,截疟除痰。
(17)姜黄,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苦。
它是色味两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
一般以调色为主,与它药合用,用于牛羊类菜肴,有时也用于鸡鸭鱼虾类菜肴。
它还是咖喱粉、沙嗲酱中的主要用料。
属性:性温。
功用:破气行瘀,祛风除寒,消肿止痛。
(18)砂仁,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
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
属性:性温。
功用:逐寒快气,止呕吐,治胃痛,消滞化痰。
(19)良姜,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
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菜肴。
属性:性温。
功用:除寒,止心腹之疼,散逆治清涎呕吐。
(20)丁香,又名鸡舌香,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
味道辛、香、苦。
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
常用于扣蒸、烧、煨、煮、卤等菜肴。
如丁香鸡、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
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
属性:性温。
功用:宣中暖胃,益肾壮阳,治呕吐。
(21)花椒,又叫川椒,其实并非四川独有,也并非四川产的好。
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均有生产。
花椒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
凡动物原料皆可用之。
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但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
荤素皆宜,在川菜中,对花椒的使用,较广较多。
(22)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
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