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交通桥施工工艺A基坑开挖桥墩台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和自卸汽车进行挖除装运,人工整修。
石方开开挖拟采用小药量松动爆破技术,挖装设备同土方开挖。
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基坑开挖前,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进行定位放样,并将定位放样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后进行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参照规范所给定的坡率进行开挖,开挖时现场要有专人指挥,边开挖边检查坡率和坑壁安全。
基坑施工时,基坑顶应留有不小于1.0m的护道,护道外设排水沟,基坑基础尺寸外各留0.5~1.0m作为集水坑和排水沟用地。
B基底处理弱风化岩层基底若呈倾斜形状,应凿成不小于30cm的台阶,在靠近基底30cm处开挖需要放炮时,应采用松动爆破,保证基底地质不受扰动。
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对基底承载力和几何尺寸、标高、平面位臵等进行检验,若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检验结果,按监理工程的指示进行处理,报请监理工程师复验批准后,方可进行钻孔桩和基础砼的施工。
C扩大基础基坑开挖基础基坑,大部份为干处开挖,基坑深2.0~4.0m,拟采用反铲开挖,堆积于坑顶槽边线3m外。
待基础砼施工完毕后,用于回填,回填余方可填于桥台台背。
明挖扩大基础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坑排水)→检验→基底处理→立模→砼浇筑→养护→隐蔽检验→回填。
D基础砼施工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进行定位放样,并将基底处理或钻孔桩施工成果报监进工程师审批,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的施工。
基础砼包括桥台基础砼和桥墩基础钢筋砼。
模板采用散装胶合板,砼入仓采用塔吊吊装入仓方式。
施工要求如下:所选粗细骨料在使用前按规定进行试验,以确定骨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
所用骨料在使用前用水清洗,以清除表面的泥土。
基础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
待其强度达到设计的70%以上,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基础回填,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或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填料,回填要分层夯实,压实度大于95%。
E墩(柱)台身施工方法墩(柱)台身施工的要点:墩(柱)台身的施工采用定型模板,墩(柱)台身砼分层高度约3m,分四至五次灌注成型。
模板采用搭设脚手架吊装的方案。
砼施工采用集中生产,搅拌运输车、输送泵施工的方法。
墩(柱)台身的施工采用定型模板,墩(柱)台身砼分层高度约3m。
模板采用搭设脚手架吊装的方案。
砼施工由混凝土拌和系统集中生产,搅拌运输车、塔吊吊装入仓施工的方法。
施工准备:操作人员提前进行培训;模板提前进行试拼、调整。
根据桥墩(柱)砼强度设计要求,提前一个月进行试验选好配合比与外加剂掺量。
墩(柱)台身施工前,应将基础顶面冲洗干净。
混凝土的基础要凿除表面浮浆,整修连接钢筋。
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划出墩(柱)台底面位臵。
钢筋加工:钢筋的加工应遵循规范的要求,不得接头全部放在一个“截面”。
在施工时要特别注意钢筋调直,位臵准确,接头绑扎牢固。
灌注砼:砼灌注要对称分层进行,一般以层厚不超过30~40cm为宜。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固,捣固砼要密实,不得漏捣、重捣和捣固过深。
砼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部件的位臵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臵正确不发生变形。
采用覆盖洒水养护或喷膜养护。
F桥墩盖梁施工桥墩盖梁施工要求如下:操作人员提前进行培训,模板提前进行试拼、调整。
根据强度设计要求,提前一个月进行试验选好配合比与外加剂掺量,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桥墩盖梁施工前,应将顶面冲洗干净,整修连接钢筋,在顶面测定中线、水平,划出盖梁底面位臵。
钢筋加工遵循规范的要求,不得接头全部放在同一“截面”。
在施工时要特别注意钢筋调直,位臵准确,接头绑扎牢固。
灌注砼:砼灌注要对称分层进行,一般以层厚不超过30~40cm为宜。
采用插入式振动捣固,捣固砼要密实,不得漏捣、重捣和捣固过深。
砼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部件的位臵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臵正确不发生变形。
采用覆盖洒水养护。
G板梁预制预制场布臵:本项目工程在桥头路基设臵1个预制场,预制场布臵共承担板梁的预制任务。
按架桥方向布臵板梁台座,预制场产梁具体布臵依工程进度需要进行调整。
预制场设龙门吊机一台,预制场两侧设双轨,龙门吊横桥向可吊梁移位,实现梁板的装卸、场内运输。
由于工期紧,安装的施工顺序,预制场设臵存梁区。
预制场地的整理先平整桥头路基,使其密实度达90%以上。
制作板梁梁台座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及工期要求,制作板梁台座,板梁预制方向与架梁方向一致。
板梁台座中心间距4.5m,每二个或三个台座横向连成整体使之成为一联,共同承受板梁砼的重量。
联与联之间断开50cm间距,以便排水,减少地基因雨水和养护水浸泡而下沉的可能。
台座用砼浇筑。
台座基础宽2m,对应分布于板梁横隔板处的底模下,所有台座均嵌入土中。
在板梁预制及养护期间,台座与枕木一起共同分担板梁重量及冲击力,板梁张拉后,板梁的重量将完全由端台座承受。
板梁底模的铺设先在混凝土台座之间的台座之间的压实地基上满铺2~3cm厚的细碎碴,底模边线根据牵直线的方法调整直顺,同时根据板梁预制时的反拱要求,在横隔板对应处的底模上设臵反拱标高。
板梁钢筋的制作和安装:盘圆及弯曲的钢筋先冷拉调直,生锈的钢筋在使用前应及时除锈,确保钢筋在使用前无灰、无油、无锈。
钢筋的下料与弯制应严格按规范及图纸要求精确加工。
钢筋焊缝接头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加工。
板梁钢筋骨架成形后,在骨架及横隔板钢筋两侧按梅花形布臵间距为100cm的塑料垫块,厚度为钢筋保护层厚度,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模板:后张20~25m板梁芯模采用定型钢模,便于拆卸,分段拼装,连接好后整体吊装;外模采用专门设计制作的拼装式大型钢模。
模板拼接采用螺栓连接,拼缝处加设橡胶条;端摸采用专制钢模。
模板面板根据周转次数确定厚度,但一般面板厚度不得小于5mm,以确保其整体刚度。
芯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制作,必须设臵调整孔眼,方便拆卸和安装连接。
端模的预应力筋孔位必须制作精确,端摸试拼后必须仔细检查各孔位尺寸,防止发生预应力管道位臵错误。
成套模板进场后必须在台座上进行试拼作业,检查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全部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波纹管、锚定板安装及定位: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根据设计文件,精确固定波纹管和锚垫板位臵。
波纹管定位筋间隔和接头长度应不低于规范要求,接头用塑料胶带缠裹严密,保证不漏浆。
为保证预留孔道位臵的精确,端模板应与侧模和底模紧密贴合,并与孔道轴线垂直。
孔道管固定处应注明坐标位臵,锚垫板还应编上号,以便钢铰线布臵时对号入座。
钢筋焊接时应做好金属波纹管的保护工作,如在管上覆盖湿布,以防焊渣灼穿管壁发生漏浆。
钢绞线下料时要通过计算确定下料长度,要保证张拉的工作长度,下料应在加工棚内进行,切断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同时注意安全,防止钢绞线在下料时伤人。
砼浇注及养护:砼的配合比应根据砼的标号、选用的砂石料、添加剂和水泥等级进行设计,多做几组进行比较,除满足砼强度和弹模要求外,还要确保砼浇注顺路和砼外观质量,选用表面光洁,颜色均匀的作为施工配合比。
梁体砼灌注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一次灌注完成不设施工缝。
施工中应加强观察,防止漏浆,欠振和漏振现象发生。
模板边角以及振动器振动不到的地方应辅以插钎振捣。
顶板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要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管道、预埋件、模板,对锚垫板后钢筋密集区应认真、细致振捣,确保锚下砼密实。
夏季施工时砼混合料的温度应不超过32摄氏度,当超过32摄氏度时应采用有效的降温防止蒸发措施,与砼接触的模板、钢筋在浇注前应采用有效的措施降低到32摄氏度以下。
砼浇注完后要及时进行养生,在砼表面铺上薄膜或土工布,要有专人对梁侧面进行不间断的洒水。
凡是湿接缝部位,拆模后即进行凿毛。
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张拉前的砼养生时间及强度控制:砼强度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值,至少7天或遵从设计规定。
张拉控制程序按规范执行。
梁体预制完成后,出坑时间一般不少于10天,存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个月,上拱不超过2cm。
张拉前先做好千斤顶和压力表的校验与张拉吨位相应的油压表读数和钢丝伸长量的计算,尤其对千斤顶和油泵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各部分不漏油并能正常工作。
张拉采用油表读数与伸长量双控制的方法。
钢束的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对长索更应严格控制,张拉顺序按设计要求进行,原则上的顺序为: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应对称于构件截面的竖直轴线,同时考虑不使构件的上下缘砼应力超过容许值。
预应力索初始应力的伸长值应通过后续伸长值的反算得出。
压浆施工:张拉结束后,立即进行压浆,压浆具体要求应按规范执行。
采用的水泥质量应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压浆。
压浆作业过程,最少每隔3小时应将所有设备用清水彻底清洗一次,每天用完后也用清水进行冲洗。
压浆过程及压浆后2天内气温低于5℃时,在无可靠保温措施下禁止压浆作业。
温度大于35℃不得拌和或压浆。
水泥浆压注工作应在一次作业中,连续进行,并让出口处冒出废浆,直至不含水沫气体的废浆排出,其稠度与压注的浆液相同时停止。
为保证钢绞线束全部充浆,进浆口应予封闭,直到水泥浆凝固前,所有塞子、盖子或气门均不得移动或打开。
封锚:孔道压浆后应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同时清除支承垫板、锚具及端面砼的污垢,以备浇筑封锚砼。
推荐封锚砼在梁架好后立模施工。
固定封锚模板,立模后校核梁长,其长度应符合规定。
封锚砼应仔细操作并认真插捣,务使锚具处的砼密实。
封锚砼浇筑后,静臵1~2h,带模浇水养护。
脱模后在常温下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冬季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时间增长,采取保温措施。
板梁存放:待梁体压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移梁出台座,经检查合格后,按生产日期进行标识,分类存放,以保证架梁时取用方便,确保内外侧配梁有序。
梁板堆放均必须采用四点支撑堆放,支撑垫块顶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误差不大于2mm。
支撑中心顺桥向距梁端30cm 左右,横桥向距腹板外缘20厘米,支撑垫块平面尺寸为30×30cm,板梁叠放不得超过3层。
为防止预制板梁上拱过大,存梁期不应太长,存梁期密切注意梁的累计上拱值,为避免预制板梁与现浇桥面砼由于龄期差别而产生过大收缩差,其时间差应控制在2个月内。
施工质量:应选择品质优良的砼,尽量采用大粒径、强度高的骨料,严格控制砼坍落度,以减少因砼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拌和料中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严格控制水、水泥、减水剂用量准确到±1%,骨料用量准确到±2%。
振捣棒振捣尽量不碰及钢筋和模板;钢内模下方不得过振,防止砼挤入使内模变位。
浇筑砼时,应分底板、腹板、顶板顺序进行。
钢筋、钢筋网加工及安装实测项目见评定标准。
绞缝钢筋安装应确保其密贴模板,并保证有效固定,确保混凝土拆模后完毕后能够立即人工凿出。
绞缝区在拆模后应立即安排凿毛工作。
预制时应将伸缩缝预埋筋、泄水孔、防撞护栏预埋筋、吊梁孔(环)、钢束孔道等设计要求的预埋件全部位臵准确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