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模块
三.课例对比 在教学上,即使是相似(甚至一样)的内容,两 个模块亦应该各有侧重。 1-1 突出人文特点,更强调物理知识在发现之 初对历史的影响及现在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更侧 重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讨论及解决。对单纯的物 理问题不作深度上的挖掘,避免节外生枝。 3-1 突出理性、严谨的科学思维。对物理问题 的分析尽可能用准确的科学语言。引导学生用基 本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有时可以节外生枝,创 造令学生困惑的问题情景。
笔调轻松友好又不失严谨, 语言平实准确,重视对概 表述形式生动,无公式 念、规律的阐述
让学生切身体验物理学与社 会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文 介绍多种物理思维方法 明的影响
二.教材选取的主要内容
(一)呈现顺序
1-1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电与磁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1 电场 电路 磁场
• 加强物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体 现STS教育思想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二)不同点:
1- 1 3- 1 为满足学生学习物理的选择 让学生较全面学习物理学 性需求设计,旨在进一步提高 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 注意物理学的实验基础和 逻辑结构
广东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模块
1-1与3-1教材分析
李剑虹 2008.9.19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二、教材选取的主要内容
三、课例对比 四、3-1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特点
(一)共同点: • 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 界观和价值观打基础
• 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
• 突出科学探究, 探究形式多样
电势差
定义: UAB=WAB / q
E数值等于沿 场强方向单位 距离的电势差
WAB=EpA-EpB
U=Ed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补充证明: 电场力做功与 路径无关
电场力
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电场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E = F/q
完善静电学中的知识链 如何证明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能否从功的基本计算入手?
假设一个电荷在匀强电场中沿不同路径移动
沿AB路径:WAB = F d C
沿ACB路径: E
WAC = F SAC cosθ= F d WBC = 0
A
θ
F d
B
WACB = WAC + WBC = F d
= WAB
对弯曲路径或非匀强磁场的情况,可 让学生课后用微元的思想证明解决
完善静电学中的知识链
谢谢!
电势能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电势差
定义: UAB=WAB / q
电场力的功
电场力
电场强度
静电力做功与路 径无关没有证明
完善静电学中的知识链
补充:试探电荷在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 能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电场中两点电势 之差叫电势差
电 势
UAB=φA-φB
φ = Ep /q
电势能
和重力与重 力势能类比
三.课例对比 1-1 有趣的静电现象
3-1 认识静电
三.课例对比
1-1 有趣的静电现象 引入 只举生活中的例子
用最简易的实验(气球 与铝罐)
3-1 认识静电
一次闪电消耗的能量 大概是多少? 可用稍微复杂的实验 (气球与细水流) 三种起电方法的演示 实验要准备充分,可 设计意外情况 演示实验可考虑作些 变化
电 势
电势能
电势差
电 容 器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电场力
示波器
静电学中的知识对比
定义式
电场强度 电 势
决定式
(点电荷)
F/q Ep / q
kQ/(r2)
(点电荷)
-kQ/r
(平行板电容器)
电
电
容
阻
Q/U U / I
ε S/(4π kd)
(金属导体)
ρl/S
建立电路与电场的联系 学生困惑:
第一章 “导体内部场强为零、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第二章 在 “通电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导体内部电子 电场力作用下定向运动”
第四章
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
二.教材选取的主要内容
(二)具体内容
1、共同的: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电场、匀强电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磁通量
安培力、洛伦兹力、电子束的磁偏转
二.教材选取的主要内容
(二)具体内容
2、不同的: 1- 1
3- 1
静电的 三种起电方法的演示实 产生 验要准备充分,避免意 外情况发生
静电现 按教材 象解释
四.3-1教材分析
第一章 电场 注意完善静电学中的知识链
第二章 电路 如何建立与第一章的联系
第三章 磁场 与的知识链
电 势
电势定义:单位正电荷 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 电势)电场力所做的功
假设在电源正、负 极之间连一根导线
A B
Ft F Fn
N
M
E0
假设在电源正、负 极之间连一根导线
A B
导线内很快形成沿 导线方向恒定电场
Ft F Fn
N
N E0
E′
N
E0
M
M
E
E0
M E
●建立第一、第二两章的联系,消除困惑
●经历一次由不平衡到动态平衡的变化分析过程
本发言参阅了网上黄恕伯的3-1教材分析材料
电阻器、电感器在电路中的 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电源 作用、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的电动势和内阻、焦耳定律、 知识、初步判断家电故障 多用电表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传感器 电容器的电容、充放电 门电路、集成电路
电磁领域技术发明对生活方 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电 式、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家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