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礼仪课学习心得
我曾经在“非你莫属”的节目上看过这么一段:一个清华的小伙子穿着西瓜红颜色的上衣去应聘。
几轮问题问完后,一位老总终于忍不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穿这身衣服来面试,而且颜色还是西瓜红?这几次面试中,清华学生给我的印象是不修边幅。
所以我觉得清华急需要增开一门公关礼仪的课。
”
这个小伙子倒也幽默:“我是继承了清华的‘优良’传统——‘又红又专’。
”
故事虽短,但值得我们思考。
如今社会,礼仪在生活中的份量是越来越重。
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重视好像还远远不够,这就导致了这样或那样的尴尬。
静时是大人,动时是小孩。
不会说话,举止不当。
事情虽小,但却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我们班有一个女生,特别招人喜欢,上至老师,下至同学。
我总结了一下,为这个女生加分的大部分都在于礼仪。
跟她接触久了,能感觉到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透着一个字“礼”。
我偷偷观察过她的坐姿,是典型的正脚位坐姿。
她是让礼仪渗透到生命中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世间的宠儿吧。
这也就是礼仪的魅力吧。
还记得老师曾经出的一个题目“当礼仪符号的外在形式与其代表的内在意义不统一时,这会影响到人们对这个人的评价。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重新看待礼仪?在这种情形存在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讲礼仪呢?”我当时自告奋勇的报了名。
课后苦思冥想,却总觉得进去了一个圈,如何也绕不出来。
无奈之下,到“百度知道”上悬赏求解。
虽然大家都文不对题,我却为这样的一个回答“你是学什么的啊?问的这么专业。
看来只能请教金正昆先生了!”欣喜若狂。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究还是绕出来了,却只是差强人意,与老师能让人心服口服答案的距离相差甚远。
但我感谢这个机会,能让我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老师所说的大学生“思考力”不够,正应该是缺乏这样的一个过程吧。
最后一讲“攀谈的语言技术”使深受启发,我想我就是那个跟陌生人只能交流到“今天天气不错”的地步、坐火车回家一路闷睡的人。
曾试着将老师讲的技巧用到生活中,没想到真的管用。
一次外出找兼职面试中,碰到了同校的学姐,我们从姓名专业问道家乡,在无话可说时,想起老师讲过的“开放区与封闭区”就随口问了句“学姐一个人出来,怎么没找人陪?”当时也没好提男朋友等字眼的话。
但她一下就明白了,然后开始跟我大谈特谈关于大学生有无男友的利弊。
之后我们的关系慢慢的密切起来。
公关礼仪课确实让我很有收获,我现在可以用右侧平行步坐姿坐上一上午,也可以熟练地掌握交谈中“适当等待”的技巧,试着在过马路时朝司机树大拇指
感受着对方的微笑,更是用请教兼并着讨论的心态向我崇拜的人询问过问题。
也曾比较过做有交往底线的人好,还是能够为对方无条件牺牲人好,或许后者真需要对方无条件的为自己牺牲。
思来想去,无果。
还是顺其自然吧。
我为后者,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为对方没有同等的对待自己而感到不平衡吧,但总体来说,我是一个自我调节能力特强的人,非常困扰自己的事都会选择性忘记。
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礼仪应是首当其冲。
虽然公关礼仪课就要结束了,但我想它在我的人生中还刚刚开始。
I am on the way …
后记:写完后,发现好像不太符合老师的要求。
但这门课确实使我特有感触,一直都想写一个总结,不写总觉得会有遗憾,姑且写了吧。
另附上自己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张楠,来自机电0914班,工业工程专业。
对于我的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或许在座的就有叫张楠的。
但是我这个张楠,绝非一般的张楠。
我曾经在体育场上傲视群雄。
各种球,我都会,虽不是行家,但一般的女生都不是我的对手。
也曾在晚会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赢得了满堂彩。
更是可以在烈日炎炎的时候,出去做志愿者,享受着助人后内心的那份充实与喜悦。
我的家乡在山西,记得同寝的人跟我说,她虽没去过山西,但可以描绘出山西的颜色,漫天的黑,黑的煤,黑的矿,黑的人。
山西是矿多煤多,占到全国的七成。
但她说的地方只可能是在矿井。
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这些大家都应该不陌生。
更别说是五岳中的恒山,四大佛山之一的五台山,中国目前唯一的木塔应县木塔,黄河的灵魂户口瀑布。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这样有文化背景的地方,这样地美水美的地方,大家都心动了吧。
我是张楠,我是山西人,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游玩。
请大家记住我,山西的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