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掉话专题优化

掉话专题优化

掉话专题优化
1覆盖引起的掉话
原因分析:
● 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线环境好,功率过高,站点设置太高)产生越区覆
盖,导致UE 在移动到被越区覆盖的小区后,因无邻区关系配置,导致掉话。

● 越区覆盖导致的频率干扰和扰码相关性问题。

● 波导效应和湖面效应会使服务小区覆盖过远,引起干扰或切换判断混乱,产生掉
话。

● 由于孤岛效应,处于孤岛的UE 无法切换出去,产生掉话。

● 由于一个地方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出现导频污染,手机通话过程中,乒乓
切换会比较严重,导致掉话率上升。

● 两个小区交接部分出现明显的无信号覆盖的漏洞,UE移动出覆盖范围,产生掉话。

● 由于高大建筑物遮挡产生的阴影效应。

解决措施:
● 消除漂移信号的影响
对覆盖区进行定期路测,查找覆盖不规范的基站,通过调整该站的下倾角,方位
角,或降低它的最大发射功率等方法来优化覆盖区域,同时避免基站天线沿街道或湖
面覆盖,避免街道效应和湖面效应等产生难以控制的信号,消除漂移信号对其它基站的影响.
● 查找覆盖不足的地区
通过用户投诉和路测来查明覆盖不足的地方,看是否可以通过调整下倾角,方位
角,挂高,以及发射功率等方法增大覆盖范围(这需要综合考虑频率、扰码规划以及
其它方位覆盖的情况)。

如果弱场区处于商场、隧道、地下停车场、地铁入口、高层建
筑等特殊场合,则需要增加RRU,或室内分布来解决。

● 排查硬件故障
如果掉话率突然上升,则需要检查本小区和相邻小区此时是否工作正常,通过
OMC-B检查本小区和相邻小区告警,并检查小区各通道输出功率是否正常,排除因为
硬件原因产生的小区功率收缩。

● 检查邻小区是否定义完整
根据整个网络结构,结合路测情况,在OMC-R 数据库检查是否存在漏配邻区的
情况,特别是不同省市相邻边界处应经常对照相邻小区数据。

2切换引起的掉话
原因分析:
切换原因导致的掉话包括:
● 硬件故障导致切换异常引起掉话;
● 同频同扰码小区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异常引起掉话;
● 越区孤岛切换问题引起掉话。

在环境比较复杂时,由于较近小区的信号阻挡产生一定损耗,而其他小区可能会
从建筑物夹缝中透露出来,形成较强越区孤岛。

由于该区域的小区和该越区小区之间
不会互配置邻小区,在干扰没有严重到导致下行失步时,UE 将不会选择到该小区上。

但在服务小区信号较弱时,UE 很可能会重选到该越区孤岛上。

当在该小区上通话(建
立其他的DPCH 也是一样)后,将会导致无法切换从而掉话的现象。

● 目标邻小区负荷过高导致切换失败引起掉话
当目标邻小区的负荷过高时,切换将无法完成。

另外,当目标小区的部分传输通
道由于误码较高或者频繁瞬断时,将会导致地面电路资源无法激活,从而引起切换(选择)失败。

如果是跨RNC时,由于源RNC不了解目标RNC的传输故障情况,因此只
要有切换请求,就会尝试进行切换执行,而最终导致切换失败,引起掉话。

● 目标小区上行同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引起掉话
目标小区上行UPPCH 干扰严重,或者同时有其他UE 的上行同步碰撞,导致和目
标小区的上行同步失败;
目标小区的UPPTS期望接收到的功率设置过小,功率步长设置不当等原因可能会
导致同步无法完成。

● 原小区下行干扰严重导致切换失败引起掉话
在切换过程中,如果原小区下行干扰严重,有可能会导致原小区无法有效接收到
UE 上报的测量报告,从而不进行切换。

此时,系统侧应该有“物理信道重配置超时”消息。

而UE 会出现失步,并发出“小区更新”。

此时路测设备上的DPCH SIR会相应的较差。

在切换带处出现下行干扰,有可能是相应小区的下行信号遭受到了其他无线信号
的干扰。

干扰源可能来自于TD 系统内其他同频小区,也可能是其他异系统的干扰,
自然界的干扰,由于其有效频段较低(主要集中在100MHz以下)影响一般不大。

● 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切换不及时引起掉话
切换过程分为切换测量、切换判断以及切换执行等3 个过程。

哪一个过程没有及
时执行都会导致切换比较慢,不及时。

切换测量,有两种策略,分别为周期性上报型和事件触发型。

采用周期性上报型,
系统可以较好的了解UE 的状态,可以对切换较好的控制,但是会导致系统信令负荷
较重,故目前一般采用事件触发型的测量策略。

目前系统的切换主要触发事件有1G(频内最佳小区变化,触发频内切换)和2A
(频间最佳小区变化,触发频间切换)事件。

如果切换触发事件上报不够及时,将会导致切换不够及时,从而导致切换失败和
掉话的可能性
解决措施:
● 排查硬件故障,消除硬件告警
● 调整天线参数
对于具有明显偏高的站点,需注意其扇区天线下倾角的设置不要太小,且最好选
用具有垂直上波瓣抑制特性的扇区天线,以规避越区现象的出现。

● 调整优化参数
⏹ 切换允许下行功率门限
为保证系统的掉话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对于已在系统中的需要进行切换的用户,
其优先级应较新接入的用户高。

因此,考虑到系统中为切换预留的容量,通常下行切
换功率门限一般需要大于下行接入功率门限。

⏹ 切换允许上行干扰最大门限
为保证系统的掉话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对于已在系统中的需要进行切换的用户,
其优先级应较新接入的用户高。

因此,考虑到系统中为切换预留的容量,通常上行切
换干扰门限应比上行接入干扰门限小。

⏹ 小区个性偏移
利用本参数,可以调整UE 选择的小区。

例如当一个小区由于街道拐角等原因,
将存在一个质量的突变,这样就可以将小区的本参数设置为正值,增大UE 选择本小
区的几率,可以减小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

⏹ PCCPCH RSCP切换迟滞量
该参数设置过大,将会导致UE 无法及时切换,甚至发生掉话可能。

⏹ 切换开关
如果测试UE 上可以看到相应的邻小区PCCPCH RSCP 远大于服务小区(比如大
6dB 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5 秒以上)而不进行切换,可能是由于服务小区无线参数中的“切换开关”参数设置为“TRUE”,从而导致该UE 无法切出该小区。

下行干扰解决措施包括:
切换带处源小区遭受到严重的下行干扰,可以使用扫频进行排查;
源小区信号陡降或者目标小区陡升导致的下行干扰问题,可以适当调整天线参数进行优化解决。

3干扰引起的掉话
干扰的原因包括:
⏹ 同频干扰;
⏹ 相关性强的扰码引起的干扰;
⏹ 上下行交叉时隙干扰;
⏹ 导频污染;
⏹ 上下行导频间干扰;
⏹ 系统间干扰;
⏹ 卫星接收器、屏蔽器、雷达等干扰。

干扰方面引起掉话主要体现在:
⏹ 切换小区是同频小区,C/I较差;
⏹ 主小区和待切换的邻小区的扰码相关性较强引起的干扰;
⏹ 下行交叉时隙配置错误而引起的干扰;
⏹ 导频污染;
⏹ 系统间干扰。

对于以上情况解决措施的优先级通常为:
⏹ 设置频点优先级和时隙优先级来尽量避免在弱场区同频同时隙切换;
⏹ 对局部区域进行扰码规划,优化重点切换关系扰码的相关性;
⏹ 后台查看各小区时隙比例配置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进行更改;
⏹ 控制主服务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弱导频污染;
⏹ 外部干扰通过干扰排查方式查明干扰源进行有效规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