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梳理(收藏版)

2018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梳理(收藏版)

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物理 总复习考点梳理
第一轮 考点梳理

●第一讲 声现象 ●第二讲 光现象

●第十一讲 欧姆定律 ●第十二讲 电阻测量 ●第十三讲 电功率 ●第十四讲 电功率测量 ●第十五讲 焦耳定律 ●第十六讲 家庭电路 ●第十七讲 动态电路分析 ●第十八讲 磁现象 ●第十九讲 电与磁 ●第二十讲 信息的传递、 能源与 可持续发展
音色
品质 ,用于区分发 声音的________
波形中夹杂的其他频率 结构、振动
的成分不同 方式有关
声体的依据
·新课标
第一讲│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
1.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 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 ( )D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2.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 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 响度 _______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 音色 ,也能辨别出演唱的歌手。 的________
3.如图K1-6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 中不正确的是 ( C )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新课标
第一讲│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2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比较
特征 音调 含义 声音的高低 ____,俗称声音的 “粗”“细” 响度 声音的________ 强弱 ,俗称音量的 “大”“小” 决定因素 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与材料、 波形情况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 多,频率大,音调高 波形陡而高,振幅大, 响度大
·新课标
第一讲│ 考点梳理
振动 产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 振动 。振动停止, 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固体 、________ 液体 、 发声也就停止。声音可以在________ 气体 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________ 不同 。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__ 固体 中传播得最快, ________ 气体 中传播得最慢。 在________
第一讲│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1 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1. 探究一:声音的传播 (1)实验装臵:如图K1-1所示。 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 小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_______ 。 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介质 , 真空________ 不能 传声。
·新课标
第一讲│ 针对训质”的是( A )
·新课标
2.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K1-5所示,在筷子上缠 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 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 A ( 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在月球上吹哨也能听到该哨声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 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音 调会更高
·新课标
第一讲│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认识噪声 无规则 振动时发出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 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 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
·新课标
2.噪声的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如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 笛声、刹车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如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 的噪声; (3)施工噪声:如盖楼、打桩的声音等; (4)社会生活噪声:如娱乐场所、商店、集贸 市场里的喧哗声。
·新课标
3.探究三: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臵:如图K1-3所示。 实验现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 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_____。 大 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 有关, __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__。幅度 大 振幅 (2)补充说明: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音叉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________。另外响度 转换法 还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 距发声体的距离
·新课标
2.探究二: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臵:如图K1-2所示
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 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 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 振动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 快 高 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 频率 ________越高,音调________。 越高 频率
·新课标
3.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以________ 分贝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其符号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长 dB 30~40 dB 期生活在________ 90 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4.噪声减弱的途径 在______ 声源 处防止噪声产生,如排气管上加的消声器; 在______ 传播 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 屏障或植树造林;在______ 人耳 处减弱噪声,如戴耳塞。
·新课标
频率 来表示, (2)补充说明: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 赫兹 单位是________ 。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 20 Hz~20000 Hz ,小于 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 Hz 20000 Hz ________ 的声音叫次声波,大于________ 的声音叫超 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
●第三讲 光现象作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讲 温度 ●第六讲 物态变化 ●第七讲 内能 ●第八讲 热机 ●第九讲 电流和电路 ●第十讲 电压 电阻


●第二十一讲 质量与密度 ●第二十二讲 力 ●第二十三讲 压 ●第二十四讲 浮 运动与力 强 力
●第二十五讲 简单机械 ●第二十六讲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第二十七讲 机械能及其转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