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政治

近代中国政治


班级: 20 世 纪 初 到 20 年代
姓名:
2017 年 9 月 25 日
19241927
十年对峙
19271937
中国半殖 民地化大 大加深
19 世 纪末
抗日战争
19371945
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20 世 纪初 解放战争 19451949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高三年级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近代中国文明
主备人: 高竹琴
班级:
姓名:
2017 年 9 月 25 日
17.(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19)1949 年 3 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 这意味着( )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18. (2011 年新课标卷文综 31) 1900 年 6 月 21 日, 清政府颁布 “向各国宣战懿旨” 。 6 月 26 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 规定“上 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 业为主” 。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19.(2011 年高考山东文综 12 题)1918 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 外和传播迷信;1924 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 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20.(2011 年福建省文综 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 “迨(等到)流毒于天下„„ 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 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 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21.(2011 年四川省文综 16)1898 年 8 月,清廷颁布上谕: “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 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22.(2011 年浙江省文综 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 血的军阀! ”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 “中国红军 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23.(2011 年重庆市文综 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 “我大 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 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 ”这次起义应发生在( ) A.1851 年 B.1895 年 C.1898 年 D.1906 年 24. (2015·安徽文综·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 “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 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 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5 . ( 2014·江苏单科·5) 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
高三年级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近代中国文明 主备人: 高竹琴 【模块体系构建】 中华民国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 建立与北 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洋军阀统 政治上: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 治 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经济上: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夹缝中曲折发展。 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资产阶级先后提出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民 国民大革 主和科学思想,无产阶级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命 社会生活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和大众传媒发 生了巨变。 阶段 时间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国开始 19 世 沦为半殖 纪 中 民地半封 后期 建社会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26. (2014·天津文综·7)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 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 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 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 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27. (2014·重庆文综·6)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 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 “轮船未 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 ”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28. (2013·浙江文综·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 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29. (2013·北京文综·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 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 ,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30. (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 《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 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 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 《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 “中体西用”思想 31. (2015·重庆文综·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 “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 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 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 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32. (2015·江苏单科·6)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 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
1
高三年级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近代中国文明 主备人: 高竹琴 班级: 姓名: 2017 年 9 月 25 日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高考题组】 9.(2012 高考历史海南卷 14)1870 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 1.(2013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 民间传言, “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 。此类传言盛行的主 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 要原因在于( ) 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0.(2012 山东基本能力 30)毛泽东指出: “我们停止阶级斗争的原因,是因为半殖民地的中 2.(2012 高考文综浙江卷 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 国,外在矛盾,大于内在矛盾,先解决外在矛盾。 ” 当时 “我们停止阶级斗争”有利于( ) 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 ;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改进技术,提高质量” 。上述场景出现在( ) 11.(2012 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 18)1931 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 通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 讯。1932 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3.(2012 高考文综北京卷 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12.(2012 高考文综山东卷 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在( )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4.(2012 高考文综四川卷 18)1936 年 12 月 28 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映出《时代》周刊( ) D. 基 本 上 推 翻 了 北 洋 军 阀 的 统 治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13.(2012 高考文综福建卷 16)虽成“空壳” ,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5.(2012 高考文综重庆卷 18)1936 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求》 ,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 。该“主张” 14.(2012 高考文综四川卷 19)1948 年 6 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 “一年 最早见于( ) 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 A. “八一宣言”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 C. “国共合作宣言 ” D. 《论联合政府》 们和平。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 ) 6. (2012 高考山东基本能力 26) 法国学者马扎里海说, “汉人于 1661 年从那里驱逐了荷兰人,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1885 年驱逐了法国人,1874 年和 1944 年驱逐了日本人“。 ”那里“是指我国的( )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A.山东 B.辽宁 C.台湾 D.广西 15. (2012 高考山东基本能力 29) 毛泽东说: “我们研究党史, 只从 1921 年起还不能完全说 明 7.(2012 高考文综重庆卷 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 ” “前面这部分材料”不包括( ) 其中写道: “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 ,为了保持道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五四运动 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C.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D. 北伐战争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6.(2012 高考山东基本能力 76)2012 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 8.(2012 历史江苏卷 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 “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 有关党的代表大会叙述正确的是( ) 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 A.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 ”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B.中共八大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中共十三大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D.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