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专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
二、钢箱梁加工⑴两拼胎架顶(底)板单元和下斜腹板单元首先在两拼胎架上按二拼一施工图完成板单元接宽。
两拼组装时,应根据板单元纵、横基线按线组对。
组装前应检查两拼胎架的平面度和支撑刚度。
为减少焊接变形和火焰修整量,两拼胎架焊缝处向上预留焊接反变形量30mm。
反变形预拱制作应在焊接前完成,不得在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完成后起顶反变形。
组装前应复核板单元上的横、纵基线。
对于横向定位,两板单元间纵基定位偏差+(2.5±0.5)mm;对于纵向定位,对齐横基线和坡口端,检查横接板的位置偏差≤2mm,板单元横、纵向定位后用马板临时定位,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
⑵整体组装胎架整体胎架基础要求夯实,支墩最大沉降不得超过2mm。
整个胎架承重钢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局部变位不得大于2mm。
为避免横隔板焊接及其重量的影响,以及防止焊接变形,整体胎架在横隔板及梁段箱口处要求有横梁支撑,其最大偏离不得大于20mm。
整体组装胎架纵向长度及横梁位置按照节段间拼装工艺要求,预留加长间隙确定如下:①、两个相邻节段(编号为2n-1、2n(n=1,2…23))拼装成一个梁段(即吊装段)节段间的预留间隙为6mm;②、梁段(即吊装段)间的预留间隙为50mm。
③、钢箱梁节段组装分6轮5个批次,分别在拼装场的南胎架和北胎架上进行。
⑶整体组装控制钢箱梁节段板单元的组装精度,减小温差影响,桥梁中心线处底(顶)板单元的定位组装宜在日出前(5:00~7:30)或阴天进行。
钢箱梁的定位基准温度为20℃,板单元的横向定位尺寸均要根据这个温度进行调整,补偿的数值以当时环境计算的数据为准。
梁组装定位所用测量器具必须经具有相应等级的计量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测量过程中,应按计量单位给定的修正值进行修正。
长度大于3m的尺寸测量,根据盘尺的要求用弹簧秤加力5kg(50N)或10kg(100N)进行。
用来组装定位的盘尺必须专用盘尺具有同等测量精度的盘尺。
测量、定位时用的盘尺应与测量对象在相同环境中存放。
节段组装按节段整体施工图进行。
钢箱梁节段定位用水平仪和经纬仪精确控制。
水平仪监测底板的横向和纵向线形标高,经纬仪控制板单元纵向直线度和横向垂直度,整体测量严格按照《XX公路大桥钢箱梁制造整体测量工艺规程》执行。
所有板单元组装定位不得与胎架焊接在一起。
2)箱梁整体制造纵向拼装的基本原则如下:首先组装0#段,以0#节段为基准,纵向按照底板→隔板→顶板→吊耳板的组装顺序,向两侧依次分步组装;其他轮次则以靠近匹配梁段的节段为基准梁段,按照上述的步骤分步组装。
3)板单元的组装摆放原则按照下面规定执行:①顶(底)板、检修道板、上(下)斜腹板单元:单号节段(编号为2n-1,(n=1,2…23))坡口端背向跨中方向摆放;双号节段(编号为2n,(n=1,2…23))坡口端朝向跨中方向摆放。
②横隔板单元:两侧隔板的加劲肋均朝向跨中方向;1#、标准和端梁段隔板的加劲肋均朝向跨中方向。
4)底板、下斜腹板定位首先定位桥梁中心线处的两拼底板单元,纵基线与标志塔上桥梁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0.5mm。
定位前,从板单元的横基线向配切端(无坡口端)返组装检查线,作为板单元纵向定位时经纬仪的测量检查线,并做好标记,以作为顶板定位时端口垂直度的检查线。
具体的返线距离为:7950mm。
完成定位后依次向两边对称组焊其它的底板和下斜腹板两拼单元。
两拼板单元间纵向拼接缝组装定位的预留焊接收缩量为(2.5±0.5)mm。
组装过程中坡口端允许错边量为≤1mm,横隔板接板的允许错位为≤2mm。
下斜腹板马板定位检验合格后,首先进行梁段内下斜腹板间的横向焊缝,无损检验合格后组焊嵌补件。
节段的底板单元焊接完成后施焊梁段环缝,无损检测合格后组焊嵌补件,最后焊接下斜腹板与底板间的纵向焊缝,该焊缝必须尊许由中间向两边对称施焊的原则。
然后从节段的横基线向配切端返拼接口配切线,横向用经纬仪监测,确保直线度。
返线尺寸为:8XX3mm,同时复核两线间距离为32207±2mm。
待梁段所有焊接、修整完成后按第14)条同时进行配切。
嵌补件的焊接要遵循一头死马一头活马约束的原则,先焊接死马一端的对接焊缝,然后焊接平角焊缝,最后焊接活马一端的对接焊缝。
节段间纵向定位底板、下斜腹板横基线间距:5)横隔板的组装:横隔板的组装从基准梁段开始,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由近及远的顺序。
横隔板组装前,以底板接板上边缘为基准在接板上划线组装横隔板落位马,根据给定的基线标高和竖基线组装中横隔板。
边侧横隔板的定位以横隔板立对接的焊接间隙和与底板上横隔板的搭接尺寸为基准,同时兼顾中隔板和边侧隔板2%的横向坡度。
横隔板的安装重点控制横隔板的板面平面度、横隔板间距及与箱梁底板的垂直度。
中间隔板组装定位后焊接隔板与底板隔板搭接板的角焊缝;边隔板组焊时,首先进行横隔板的立位对接焊缝,然后焊接横隔板与底板搭接板的焊缝,但不得焊接横隔板与下斜腹板搭接板、隔板连接板的搭接焊缝,此部分仅能用活马组装定位,焊缝在所有两拼顶板单元组焊完成之后,边顶板组焊前完成,以减小节段内部的残余内应力。
立对接焊缝完成焊接后进行立对接缝处的修整,保证立对接处的板面平面度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
横隔板立对接焊缝完成无损检测后,组焊中间横隔板和边隔板间的水平肋嵌补件。
端梁段设有与大位移支座连接的支座加劲构造。
为了便于安装和焊接,首先安装支座中心的横隔板,然后向外依次组装支座加劲构造(以孔为定位基准)和其它的横隔板。
6)顶板、上斜腹板单元定位根据节段的横基线向配切端返测量检查线,横向以标志塔为基准,纵向用吊铅垂的方法定位桥梁中心线处的两拼顶板单元。
以顶底板所返的检查线为测量点,按提供的横隔板倾斜尺寸调整顶底板端口的垂直度。
完成中心顶板两拼定位后,横向用盘尺测量定位,纵向用经纬仪定位,依次向两边组焊其它的顶板两拼单元和上斜腹板,坡口边允许错边量≤1。
板单元的横向拼接缝组装定位的预留焊接收缩量为(2.5±0.5)mm。
当除边顶板单元和上斜腹板单元外所有板单元的纵向焊缝完成焊接后,可以进行顶板单元的横向焊缝(环焊缝)的焊接,探伤合格后,进行顶板U肋嵌补件的焊接。
完成此部分全部横向焊缝和嵌补件的焊接后,开始组焊边顶板单元和上斜腹板单元。
边顶板单元和上斜腹板单元要首先完成纵横向板单元的定位。
纵向用少数的马板完成定位,但要能够实现3~4微量移动,首先进行横缝的焊接,探伤合格后组焊嵌补件,并完成与风嘴角单元连接板的角焊缝、与下斜腹板、边顶板的纵向焊缝(按照施工图的标识,锚箱范围内的纵向焊缝不焊)。
节段间纵向定位顶板、上腹板横基线间距:组装检修道单元:检修道定位时主要控制检修道的横向 1.5%向内滚水坡以及检修道单元的半宽尺寸。
用经纬仪放线组装检查车轨道,保证轨道的直线度和轨道中心的半宽尺寸。
板单元定位检验合格后,先焊接梁段内检修道间横向焊缝环缝,无损检测合格后组焊嵌补件,完成检修道与上斜腹板的纵向焊缝及与托架的对接焊缝。
7)完成梁段的整体焊接后,组装桥面系构件(泄水槽、防撞栏杆立柱底座等)。
8)钢箱梁锚箱与钢箱梁总体组焊钢箱梁锚箱与钢箱梁总体组焊应按照钢箱梁分步组装的步骤,待完成梁段其它板单元的所有组焊工作后,按照施工图中锚箱的定位尺寸和开天窗的板块尺寸划线切割上斜腹板。
用水平仪测量吊耳板的高程(测量样冲眼处),配切吊耳板的高度和与下斜腹板的坡口;用经纬仪精确定位锚箱吊耳板,保证节段内两吊点的连线与桥梁中心线垂直。
吊点定位的半宽尺寸为17150+6+4,节段间同侧吊点的距离为16102±1mm,并完成与承力板的熔透角焊缝。
焊后进行火焰修整,无损检测合格后,焊接35mm加劲板,封焊天窗处上斜腹板,完成余下的组焊工作。
9)合拢段的制作:合拢段的制作工艺与标准梁段相同,只是在双号节段上预留了300mm长的配切量。
当桥上的所有梁段完成焊接后,根据实际测量的数据和端口情况划线确定合拢段长度,以保证与相邻梁段的焊接间隙在6~8mm,确保全桥的制造长度。
10)配切梁段间的焊接间隙:在日出前(早上5:00~7:00),在每一道梁段间的焊接接口两侧指定的位置作距离为100mm的定位标志线,并打上样冲眼,作为桥上定位时的检查线。
分别从相邻梁段间临近节段的吊点向各自配切端返拼接口的焰切线。
具体的返线方法为:从节段横基线向两侧配切端返线,并用经纬仪确保直线度,复核梁段内两条线的距离,同时用铅垂检查底板配切线与顶板配切线的偏差≤2。
配切焊接间隙时,根据100mm检查线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尺寸进行焊接间隙的调整,确保焊接间隙为6mm。
检查合格后,同时配切顶、底板的焊接口。
完成配切后修整梁段间的接口,保证平面度达到验收规范要求。
按照施工图划线组焊临时连接件,按照定位尺寸调整填板,做好记录。
11)匹配梁与后续梁段的匹配:为了确保所有梁段间桥上的顺利拼装和确保桥梁的制造线形,每个轮次均有一个匹配梁段来匹配与后续梁段的接口和线形。
梁段的匹配必须在钢箱梁的制造测量网监控下完成,重点控制匹配梁段与后续梁段的纵向制造线形、横向衔接尺寸和与下一梁段吊耳的纵向间距,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后,配切梁段之间的焊接接口,修整后匹配安装临时连接件,确保焊接间隙为6~8mm。
12)总拼胎架工作完成后,在指定部位标明“梁段号及跨中方向”,完成总体检测后梁段下胎进行梁段及端口的修整,组装其它部分附属工程零部件,完成梁段的涂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