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及课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及课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及课例英语学科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要从实际出发。

如学生没有学活英语,教师再给他们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就不能搞“先学后教”,应该以老师教为主,范读、领读,把学生引进门。

只要部分学生会了的,就可以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学生学英语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会了国际音标,就应该让他们先学,暴露问题后合作学习。

教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考虑学生的基础,要在学生能学的前提下,让学生看书、练习。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般一课中使用几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下面介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英语6种课型中的应用。

(一)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一般采取2次或3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1. 板书课题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引入话题,并板书本节课的课题。

课题要写清单词所涉及的单元序号,字体要规范,不潦草。

2.出示目标(1)正确认读本单元(本话题)中所学的单词。

(2)结合汉语意思,熟记所学单词。

操作要领:1目标的表述:准确、正确、具体、简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可以实现。

2目标出示的方式:a.用投影显示;b.口述;c.用小黑板;d.写在黑板上,为了节省时间一般用投影显示,但切换时间不要太快,要让学生看清。

3目标出示的时间:板书课题后。

4目标设计的数量:一般出示1-2个,不要多。

5目标要有鼓励性,比如:比谁能……注:目标的表达以英文表述为主,边出示边阅读,有时,要略加说明,让学生理解、弄懂。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目标不要求设计,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点滴渗透在教学中。

3.自学指导出示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自学时能够达到4个明确,即明确内容、方式、时间、要求。

4、第一次“先学后教”:认读词汇,校正发音(1)自学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对×单元×话题多少单词进行认读,几分钟后,检测大家的认读情况。

比比看,谁读对的单词多,谁的发音最准确。

(2)先学。

1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语音知识,认读英语单词。

2学生听单词录音,画出自己读错的或不会读的单词。

(3)后教。

教师播放单词录音,学生跟读,校正自己的发音。

(教师播放录音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要只看录音机。

)5.第二次“先学后教”:学生自读单词,教师检查单词发音(1)出示自学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自读单词,做到四个明确(略)。

(2)先学。

1学生自读单词,教师巡视,即时解决学生的读音问题。

2教师在屏幕上呈现单词,学生合上课本自我检查,然后同桌互查,教师最后抽查。

(3)后教。

教师在抽查中,要侧重后进生,后进生发音有问题,好学生帮忙。

对于某些多音词或含有难发的福音字母组合的词汇,教师统一范领读。

6. 第三次“先学后教”:练习汉语意思,加强记忆(1)出示自学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汉语意思,加强记忆。

做到四个明确(略)。

(2)先学。

1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记忆单词。

2同桌互提;教师出示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产生联想,说出单词。

(3)后教。

对于难以记忆的单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字母组合、发音要领寻找规律,进行记忆。

7.当堂训练一般进行单词默写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默写出本节课所学的单词。

操作要领:1学生要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时间一把控制在15分钟左右。

3写作作业本上,字体规范,下课后上交。

英语词汇学习一般采取单元或话题内词汇集中学习的方式。

以上所谈的仅是一种操作方法,围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模式,还可以有多种操作方式,不必拘泥一种。

这种词汇学习方法同样适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二)在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一般采取2次或3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1.板书课题上课开始,教师运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实物、音像资料或启发性用语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要写清某单元、主要标题、某话题、某小节,字体要规范,不潦草。

2.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时一节课的归宿和任务。

主要目的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能力。

(1)目标的表述:准确、正确、具体、简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可以实现。

一般常用的关键词有:to know, to learn, to understand, to grasp to master, to practice, to remember…ect.教师要反复钻研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来确定目标。

(2)目标出示的方式:1用投影显示,2口述,3用小黑板,4写在黑板上。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用投影显示,但切换时间不要太快,要让学生看清。

(3)目标出示的时间:板书课题后。

(4)目标设计的数量:根据课标和教材内容要求,一般出示1-2个,不要多。

(5)目标要有鼓励性,比如:比谁能……3. 自学指导出示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自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明确自学的内容,如读文中插图、读对话内容,分析图表等。

(2)明确自学的方式,如听录音、朗读、默读、跟读、分角色读,边读边在不懂得地方做记号等。

(3)明确学习的时间,时间安排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自学能力核定,要体现紧张,快节奏的特点。

(4)明确自学的要求,即自学后怎样检测(回答问题或判断正误)。

这样自学就有了压力,学生就会格外认真,并紧张地思维。

4.第一次“先学后教”(读图感知对话内容)现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插图是为了更好地直观了解语言材料,因此教师要首先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看图说话的能力,读图前要设计好问题,如:How many peo- ple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What they talking about?(1)出示自学指导(略)。

(2)先学(学生读图,教师提问)。

(3)后教(对于学生有疑惑的问题,教师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解决)。

注:如果没有配图,这个环节可以省略。

5. 第二次“先学后教”(听录音,理解大意)(1)出示自学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听课文录音,理解课文大意,并回答理解性问题。

(2)先学,即教师组织学生听对话录音。

1两种听的方式。

A.学生合上课本听,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听的习惯和理解课文大意的能力。

B.学生打开课本听。

边听边分析语音、语调的特征和说话人的态度,理解句意;可以边听边读,在自己易读错的地方画上记号。

要求:学生要端正坐姿,独立、耐心地听,不允许交流;教师要边操作录音机边关注全体学生,不做其他事情。

2检测学生听的情况。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

尽量找后进生回答,后进生难以回答的可以找好生帮忙。

要求:设计问题不要多,1-2个即可,最多3个;要控制难度,因为听力理解本身就难;回答问题时,不要让一个学生把问题回答完,别的学生无事干,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

(3)后教。

对于学生都难以回答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仍解决不了的教师可以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来解决。

6.第三次“先学后教”(学生读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出示自学指导(略)。

教师指导学生自读对话内容(朗读、默读),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做到四个明确。

(2)先学。

学生自读对话内容(朗读、默读),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并把不懂得语言点、句子结构、语法现象做上标记,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内容,努力弄懂每一句话。

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读书情况,适时进行行间巡视,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3)后教。

1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采取“兵教兵”的方式,解决问题。

2对于学生经过讨论仍不懂的地方,教师可通过启发、诱导、举例,并板书要点。

切记:学生都会了的,不讲;都不会的,要讲,且要讲好。

但不能滥讲。

7. 当堂训练一般分口和笔头训练两种形式。

(1)学生的口头训练。

学生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表演,并围绕新句型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操作要领:1分角色表演要关注全体学生,让后进生也有锻炼的机会。

2分角色表演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准备。

3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演练,培养学生的演说技能。

4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评价学生表演的等级。

(2)笔头训练。

1 重要句型和词汇的运用。

学生背、记学过的知识点,并进行笔头训练。

2 课文或文中重要句子默写。

当堂训练题目设计的要求:紧紧围绕本节课学习目标,不能与教学内容无关;量要适中,不要少也不要太多;所设计的题目不要过难,要有代表性,与本节课的任务相吻合;当堂训练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笔头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看书。

高中英语对话教学中也适用。

(三)在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一般采取2次或3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1. 板书课题(略)2.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略)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熟练的阅读技巧,正确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

3. 指导学生自学出示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自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明确自学内容,如本节所学的课文。

(2)明确自学的方式,如听课文录音、朗读、默读等。

(3)明确自学的时间,时间安排要恰当,不要长,也不要短,要体现课题紧张、节奏感强的特点。

4. 第一次“先学后教”(听录音,理解课文大意)(1)出示自学指导(略)(2)先学。

学生听录音,并回答浅层次问题(1-3个);根据学情,确定听的遍数,每听一遍都要起到效果。

(3)后教。

1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

积极鼓励后进生回答,出现问题学生更正。

2难度较大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进行点拨解决。

5.第二次“先学后教”(学生读课文,深层次理解课文大意)(1)出示学习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限时读课文(朗读、默读、轮读,不要齐读),读后回答问题。

(2)先学。

学生读书,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自读情况,进行行间巡视,鼓励质疑问难。

(3)后教。

1学生自学后回答理解性问题。

教师要一个题目一个题目问,不要让一个学生回答多个问题。

要鼓励所有的学生积极准备,尽可能让后进生来回答,其他学生要认真听,并判断回答的答案正确与否,一个问题要让多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2教师再提问过程中,对于学生都不会的,教师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理解。

6.第三次“先学后教”(学生细读文章,画出不懂得语言点)(1)出示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语言点、表达方式和语法现象。

(2)先学。

学生细读文章,找出不懂得知识点,同时标出记号。

(3)后教。

1自学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2人或4人一组(每一个组内都要有后进生和好生,以便相互帮助)对自学过程中不懂得地方进行讨论,学生可查阅资料、看课后注释;组与组之间也可相互交流,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2对于学生们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如难以理解的短语、句型或语言点,教师做必要的、适当的点拨、举例、归纳等,并板书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