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改造项目建设方案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x 区园林绿化改造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xxx 区园林局1.1.3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点为xxx 区园林局2014 年计划进行绿化提升改造的67 个老旧型、混合型社区(改造社区清单具体详见第四章)。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xxxxx 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2承办单位简介xxx 区园林局为市园林下属分局,设机构有: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财科、绿化管理科、公园管理科、工会。
主要职能: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省、市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定,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会同城市规划部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负责编制绿地系统详细规划和编制城市规划区围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制定本区园林绿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审核本区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风景旅游开发、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中的园林绿化指标和规划设计,审核各街和社会单位制定园林绿化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督促落实。
3.负责组织制定全区全民义务植树的实施办法和措施;负责编制全民义务植树年度计划,并对全民义务植树绿化进行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总结、评比、表彰。
4.负责本区现有绿地和规划绿化用地绿线的划定和控制管理;对全区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的绿地指标进行管理。
5.组织本区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技术规、质量标准、定额标准。
6.负责全区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验的申报工作;负责全区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和养护的招投标组织工作;负责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7.负责全区各类建设工程配套的扩初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以及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
8.负责园林绿化行政法规执法监督、园林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负责对占用绿地、树木砍伐的审批。
9.负责对全区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生产绿地的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开发区以及道路和铁路两侧林带、江边、河边等绿化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保护和管理古树名木;负责栽移大树、公共绿化植物的修剪及造型、园林扎景等管理。
10.负责游乐园、公园的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负责局属苗圃的建设和管理。
11.负责收取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的有关绿化费(金);监督、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国有资产以及园林各项资金。
12.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园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参与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的城市综合治理活动。
13.负责制定全区园林绿化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园林绿化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负责园林绿化行业的专业技术指导、培训及职业资格认定。
14.组织园林绿化的宣传工作;负责全区的园林绿化普查、统计和园林信息的收集工作;积极培育园林绿化社会中介组织。
15.领导直属单位的工作;负责园林绿化专业队伍的建设,组织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在职人员岗位培训、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和指导经营活动。
16.承担区绿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1.3报告编制围及依据1.3.1编制围接到xxx 区园林局的委托,我公司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搜集整理信息及现场踏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综合该项目的特点及各方面因素,对“ xxx 区园林绿化改造项目”的建设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并最终形成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编制围包括以下容: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3.项目建设方案4.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与管理6.工程招投标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2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7)(2)《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1998)(3)《城市绿化条例》(2002)(4)《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5)《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215 号2.相关规划(1)《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 年)(3)《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 年)》(2006)( 4)《都市发展区“ 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5)《市生态框架保护规划》3.规依据( 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2)《城市绿地设计规》(GB5042—2007)( 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 CJJ/T82—99)( 4)《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 CJJ/T91—2002)4.《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2014 年绿化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2014】8号5.《市2014年绿化工作方案》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1.4研究结论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方向;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符合xxx 区绿化建设水平提升的需求;是区域提高碳氧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的需要。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1.4.2建设条件项目的建设条件及材料运输等条件良好。
1.4.3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合理可行。
各项配套条件良好。
1.4.4项目实施进度该项目建设周期为12 个月,其中:建设期为9 个月。
145环境保护项目本身属于对环境影响很小的一类。
在项目建设中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主要是噪声、粉尘及污水。
但这些不利影响是可控制的,且会随着项目的建成而终止;在项目建设过程过积极采取一定措施,可以将这些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做到不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项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只要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标准进行排放和处理,就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14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该项目总投资567.48万元。
其中:直接工程费用458.32万元, 其他费用82.13万元,预备费27.02万元。
该项目资金筹措:全部由xxx区城建资金预算投资解决。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详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 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13 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竞进提质、效速兼取不动摇,保持定力、从容应对,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实施“五大计划” ,大力推进美城、幸福建设,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征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1)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 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2400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00 亿元。
(2)工业倍增成效明显。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单月产值突破千亿元。
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产值过500 亿元企业增加到4 户,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5户,新增3 户;80 万吨乙烯、神龙三厂、联想产业基地、武钢四冷轧等一批投资50 亿元、10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东风雷诺项目落户,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3)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
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86项。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9 家,累计900家,产值过百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9 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500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比上年提高5 个百分点。
在全国高新区中,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到第3 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上升到第2位。
(4)交通枢纽功能不断提升。
轨道交通4 号线一期建成试运营,与轨道交通1 号线、2 号线一期构成“工”字形轨道交通架构,轨道交通连通三大火车站,可达五大长途客运站,高铁、城铁、地铁、长途客运实现快速换乘。
以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形成,构成到、、、等中部省会城市2 小时交通圈; 到、、、等城市4-5 小时交通圈; 到、、、等城市8 小时左右交通圈。
火车站成为目前全国高铁线路辐射最广、直达城市最多的高铁站,年旅客发送量突破千万人次。
陆港口首条近洋班轮——“泸汉台集装箱快班”开通。
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70 万人次。
(5)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
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3 家,累计200家。
新增国际和地区航线5条,累计25条; 国际和地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 万人次,增长59%;国际和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均居中部城市首位; 东湖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成功举办全球汽车论坛、世界新兴产业大会、华创会、国际友城高峰论坛等一批国际性会议。
(6)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
6 个新城区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 个百分点;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1.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 个百分点。
“菜篮子”工程提档升级,新建7.4 万亩设施蔬菜基地。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新建等级公路126 公里、通湾公路530公里。
7)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市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703.4亿元,增长26.5%;民生支出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63.7%,比上年提高1.5 个百分点。
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0 元。
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市容环境不断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2.xxx 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013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xxx 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和全区人民一道,紧紧围绕建设繁荣XXX、文化XXX、生态XXX、幸福XXX奋斗目标,深入谋划“三区融合、两翼展飞”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0 亿元,增长11%;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33.26 亿元,增长1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7.93 亿元,增长19%,收入规模连续9 年居全市中心城区首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 亿元,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145元,增长14%。
(1)抓发展,增强经济生活力加强重大项目建设。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加大项目策划、引进和服务力度,落实领导对口联系、推进协调、工作督办等制度,狠抓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 亿元,其中市级重大项目完成103 亿元。
114 项区级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商务楼宇41万平方米,建成34 万平方米,帝斯曼国际中心等9个项目启动建设,普提金国际金融中心等10个项目主体结构完工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大力实施服务业升级计划,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00亿元,增长11.5%,占GDP勺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