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诗词简答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诗词简答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简答习题及答案解析班级:姓名:期中前古诗词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龟虽寿/曹操8、赠从弟(其二)/刘桢9、梁甫行/曹植期中后古诗词24.诗词五首10、饮酒(其五)/陶渊明11、春望/杜甫12、雁门太守行/李贺13、赤壁/杜牧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野望/王绩赏析简答题: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答: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尾联表达诗人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的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的心情,②并露出欲学伯夷、叔齐隐居避世的意向。

2、黄鹤楼唐·崔颢赏析简答题: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3、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答: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4、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

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5、名句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6、“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答: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

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3、《使至塞上》王维赏析简答题: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5、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4、《渡荆门送别》李白赏析简答题: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2、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礴。

(答出大意即可)(3分)4、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颔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

5、《钱塘湖春行》赏析简答题: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答: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3、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准确地描绘出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4、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全诗描绘了西湖蓬勃盎然的春意,表达了作者流连忘返,在西湖早春风光中无比喜悦的感受。

6、《庭中有奇树》赏析简答题: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3、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7、《龟虽寿》曹操赏析简答题: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几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主要想说明什么道理?答: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

2、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答: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用为,而不虚度年华。

3、如何认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答:灵异的神龟虽然活几千年,但它总还会有完结的时日。

飞腾的异蛇虽然会乘云驾雾,但它最终一死仍会化为灰烬。

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4、在这首诗里,曹操是如何看待生命现象的?答: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着清醒的认识,生命终将结束,但是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就可以让短暂的生命有意义。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诗人以老了的千里马自比,表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6、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7、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答:体现辩证的思维,既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8、本诗主要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为什么要写到“神龟,腾蛇”?答: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用为,而不虚度年华。

9、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1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曹操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出一种老当益壮、乐观奋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11、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它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答:《龟虽寿》体观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思想感情。

8、《赠从弟》赏析简答题:1、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

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象征手法。

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9、《梁甫行》曹植赏析简答题: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答: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

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答: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10、《饮酒》(其五)陶渊明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答:不能。

“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

而“望”字却是有意为之。

11、《春望》杜甫赏析简答题:1、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答:“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