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联合试运转汇报材料

煤矿联合试运转汇报材料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汇报材料2013年4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整合矿井项目地址:水城县比德镇设计规模:30万吨/年设计单位: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施工时间:2009年11月~2013年3月申请单位: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目录一、项目背景4二、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4三、矿井基本情况6(一)、交通地理位置6(二)、矿井面积、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6(三)、可采煤层情况6(四)、可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批复时间:6(五)、开工时间、设计工期7(六)、开采技术条件:7四、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8五、项目工程建设完成情况10六、各系统完成情况10(一)开拓方式10(二)通风系统10(三)排水系统11(四)运输系统11(五)压风系统11(六)供电系统12(七)矿井瓦斯抽放系统13(八)瓦斯监控系统13(九)矿井消防、防尘系统13(十)矿井通讯、视频监控系统13(十一)人员定位系统:14(十二)防雷系统:14(十三)矿井紧急避险、矿山救护:14(十四)两堂一舍及地面配套设施建设15尊敬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您们好!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不辞辛苦莅临我矿进行矿井建设联合试运转审查验收工作,这是对我矿建设工作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同时,也是对我们矿井建设工作完成情况的检验。

在此,我谨代表三岔沟煤业全体职工,向到矿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谢意。

下面我代表三岔沟煤业向各位领导汇报矿井建设及联合试运转申报情况,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受,认真落实。

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项目背景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三岔沟煤业)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06】205号)文件《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批准,由原水城县三岔沟煤矿、大寨煤矿、跨岩脚煤矿整合建设30万吨/年的矿井。

2008年12月9日取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121120096332。

矿区面积:1.8923km2,开采深度1800—1300m标高,生产规模为30万t/a。

2009年8月12日,由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变更设计,并通过评审,并经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批复备案,变更备案号为376号。

2009年9月由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安全专篇(变更)》的编制,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水字[2009]224号文件:《关于对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予以批复。

二、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537号关于《水城县三岔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2008年5月9号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8]030号《水城县三岔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可采煤层K13、K14、K15、K16、K17、K29进了资源储量估算,三岔沟煤矿保有资源量(331 +332+333)1049.15万吨,其中:331为264.65万吨,332为433.62万吨,333资源量为350.88万吨,采空量302.18万吨。

2008年8月,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编制的《贵州省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以黔煤规字[2008]1234号文件予以批复;2008年12月,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整合)安全专篇》,由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水字[2008]359号文件予以批复。

2009年8月12日进行变更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备案号为376号,由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变更设计。

2009年9月由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安全专篇(变更)》的编制,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水字[2009]224号文件:《关于对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批复》予以批复。

2012年12月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对原开采设计方案进行局部变动的补充说明》进行备案,备案号第1226号。

2012年12月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对原安全专篇进行局部变动的补充说明》进行备案,备案号:黔煤安监水设施备[2013]C-01号。

2008年11月,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整合)安全预评价报告》。

三、矿井基本情况(一)、交通地理位置水城县三岔沟煤矿位于水城县城正东,直距约27km的比德乡。

矿区北有S307省道,南有S102省道及株六复线铁路,由S307道的立火至比德乡的县道在矿区西南侧经过。

矿井至比德乡约1公里,经立火、滥坝到水城县里程约46公里,到滥坝火车站里程约40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二)、矿井面积、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区面积为1.8923km²,准采标高由+1800m至+1300m。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537号关于《水城县三岔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2008年5月9号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08]030号《水城县三岔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可采煤层K13、K14、K15、K16、K17、K29进了资源储量估算,三岔沟煤矿保有资源量(331 +332+333)1049.15万吨,其中:331为264.65万吨,332为433.62万吨,333资源量为350.88万吨,采空量302.18万吨。

经过计算矿井工业储量为1014.06万吨,设计可采储量为584.37万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3.9年。

(三)、可采煤层情况矿井可采煤层6层,分别为K13、K14、K15、K16、K17、K29煤层;煤矿区K13、K14、K15、K16、K17、K29煤层结构总体以较简单为主,煤层稳定类型均为较稳定型煤层。

(四)、开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批复时间:(1)开采设计方案(变更)批复时间为2009年8月12日。

(2)安全专篇(变更)批复时间2009年9月16日。

(3)、2012年12月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对原开采设计方案进行局部变动的补充说明》进行备案,备案号第1226号。

(4)、2012年12月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对原安全专篇进行局部变动的补充说明》进行备案,备案号:黔煤安监水设施备[2013]C-01号。

(五)、开工时间、设计工期三岔沟煤业30万吨建设开工时间2009年11月20日,设计工期为36月,建设工期至2012年11月19日。

由于比德乡修路,影响建井材料无法进场地,申请延期至2013年8月19日,备案号第1208号。

(六)、开采技术条件:瓦斯:本矿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待定,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联合下发的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文,水城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区域,三岔沟煤业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顶板:K16顶板:直接顶板为黑灰色泥岩,有时含量硅质,厚度0.50m左右,强度较低,水稳性差。

间接顶板为含泥质或钙质粉砂岩夹菱铁岩条带,厚度8m左右,稳定性中等,抗压强度一般。

K17顶板:直接顶板为含线理状及透镜煤砂质泥岩,强度较低,易风化破碎,厚度一般2.00~6.00m,岩性及厚度较稳定。

K29顶板:直接顶板为细砂岩,强度高,水稳性差。

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区内地形呈陡坡状,地表水排泄条件良好,但老窑及采空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水,靠近老窑区的掘进或回采时必须加强防水工作确保矿井生产安全,同时为防止地表水和山洪水通过开采后的裂隙与井下贯通,必须加强地表堵漏及排洪工作。

自然发火倾向:根据六枝工矿(集团)恒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K14煤层为一类容易自燃煤层,K15煤层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K16、K17煤层已经送有资质单位鉴定。

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六枝工矿(集团)恒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实验室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K14、K15煤层的煤尘有爆炸性。

K16、K17煤层已经送有资质部门鉴定。

地温:井田无地温异常现象,属正常地温矿井。

冲击地压:据地质资料和本区开采情况调查,矿井及周围矿井无冲击地压现象四、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一)、三岔沟煤业实际控制人:楚俊林(二)、三岔沟煤业主要管理人员:矿领导由8人组成:矿长:李波同志负责全矿的全面工作。

总工程师:蔡学勋同志负责全矿的技术及“一通三防”工作,分管瓦斯监控室及通防科。

通防副总工程师:李献书负责采掘接续和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工作,分管地测技术科。

机电副总工程师:罗光荣负责全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与机电矿长提供机电设计安装的相关技术参数。

生产矿长:张立辉同志负责全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及工程质量管理,分管生产调度和各生产区队。

安全矿长:陈柏霞同志负责全矿的安全管理与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分管安全科、探水钻探队、炸药库。

通防矿长:皮水平同志负责全矿的通风防突管理工作和“一通三防”工作,分管通风科和防突队。

机电矿长:唐新平同志负责全矿机电的维修、安装及日常保养,分管机电运输等工作。

(三)、机构设置及特种人员配置安全科:配备安全员16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处理及上级所查出隐患整改落实工作。

调度室:调度主任一名,配备调度员3名,负责全矿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工作。

机电运输科:配备电工和机修工共19人、绞车司机4人、其它岗位人员32人,负责全矿的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维护、矿井运输工作以及设备运行工作。

火药库:配有专职库管员3人,负责全矿火工品的发放和退还工作。

监控室:设监控员6人,负责井下瓦斯数据的监测及打印保存工作。

通防科:配备瓦斯检查员18人,负责全矿瓦斯、通风管理及探放水工作。

防突队:防突人员10人,负责全矿瓦斯抽放、打防突钻孔和做效果检验等防治瓦斯方面的工作。

技术科:设技术人员4人,负责矿井巷道施工测量、填图、安全措施及规程的编制等安全技术工作。

打钻队:打钻人员8人,负责矿井巷道掘进探放水钻孔的施工和抽放钻孔的施工工作。

以上人员全部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五、项目工程建设完成情况(一)投资完成情况:设计总投资6014.7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7613.15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