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气-高一化学寒假作业

氨气-高一化学寒假作业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4)氨气1、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O 2不能将NH 3氧化 B.氨水显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在反应NH 3+H +=NH 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2、实验室制备氨气时,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闻到气味则说明已收集满B.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C.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D.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集气瓶口,产生大量白烟则说明已收集满 3、相同的实验仪器可以有不同的用途。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3NHB.制备少量氨水C.除去水蒸气杂质D.测量3NH 体积4、将NH 3通过灼热的CuO,发现生成一种红色的单质和一种气体单质,这种气体单质是( )A.O 2B.H 2C.N 2D.NO 5、除去混在2NO 气体中的少量3NH 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H SOA.浓24B.NaOH溶液H SOC.稀24D.水6、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的尾气吸收装置的是( )A.B.C.D.7、将O2和NH3的混合气体20mol与催化剂共热,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水,最终收集到2mol气体,打开瓶塞,无明显实验现象。

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A.6molB.7.2molC.12.8molD.14molNH和HCl都能用来做喷泉实验。

若在同温同压下用两个相同容积的烧瓶各收集满8、已知3NH和HCl气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则实验停止后,下列对两个烧瓶内溶液的3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溶质的扩散)(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9、现有1L1.0mol/L 的氨水,下列关于该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H 3·H 2O 的物质的量为1mol B.NH 4+为1molC.NH 3、NH 3·H 2O 、NH 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D.NH 3为1mol10、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是取少许待测物置于试管中,然后( ) A.加水溶解后,再滴人酚酞溶液B.加强碱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 检验C.加入强酸溶液加热后,再滴人酚酞溶液D.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后,再滴人酚酞溶液 11、氨水显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32NH H O 电离出少量-OH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12、如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利用氨气进行喷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甲用装置A 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乙将装置A 误装为装置B,但经与同学讨论后,认为也可引发喷泉。

请说明用该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与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标准状况下,容积为V mL 的烧瓶充满3NH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集满空气时,该烧瓶总质量为a g,则集满3NH 时该烧瓶总质量是__________。

2.烧瓶中气体的原子总数是__________。

3.已知3NH 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称为氨水。

用烧瓶中的3NH 做喷泉实验,水充满烧瓶,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g mL ρ⋅。

假设3NH 没有损失,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1mol L ⋅。

14、将10.7g 氯化铵固体与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生成的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L 。

3.若将这些氨气溶于水配成500mL 氨水,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1mol L -⋅。

4.在400℃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可以把一氧化氮还原成氮气,方程式为:346NH NO+2256N H O +,此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15、己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 中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2.B 中加入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3.能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①C 中__________、②D 中有无色液体生成; 设计实验检验D 中无色液含有水: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粉末,现象为__________4.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氮气,计算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答案:B解析:在有催化剂存在且高温条件下O 2能将NH 3氧化成 NO,所以A 错;氨气只有与挥发性的酸蒸气相遇时才会出现白烟;反应NH 3+H += NH 4+中,没有元素价态的变化,因此氨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解析:A 项,氨气易挥发,闻到气味不一定说明已收集满,故A 项错误;B 项,氨气没有强氧化性,不能氧化-I ,故不能使淀粉-KI 试纸变蓝,B 项错误;C 项,氨气为碱性气体,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盛有氨气的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但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操作错误,故C 项错误;D 项,3NH 和HCl 反应生成4NH Cl ,产生白烟,故D 项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解析:选项A,NH 3密度比空气小,收集NH 3时应短管进长管出,错误。

选项B,导气管插入到水中容易引起倒吸,错误。

选项C,NH 3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错误。

选项D,植物油隔绝了NH 3与水,流出的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NH 3的体积,正确。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5答案及解析: 答案:A解析:因2NO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NO 可与2H O 反应,则B 、C 、D 不能用于除杂,因氨气可与浓硫酸反应,且二氧化氮不溶于硫酸,则可用浓硫酸除杂.故选A.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NH和HCl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不等,最终液体将充满3烧瓶,即溶液的体积相等,故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0答案及解析:答案:BNH,A错误;将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强碱溶液解析:加水溶解后再加入酚酞溶液不能鉴别+4加热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氨气,则该盐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B正确;加入强酸溶液加热后,再滴人酚酞溶液,溶液呈酸性,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C错误;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人酚酞溶液,因为强碱溶液呈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铵根离子,D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12答案及解析:答案:(1)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2)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使氨气与酚酞溶液接触,即产生喷泉(合理即可)解析:(1)氨气极易溶于水,用装置A进行喷泉实验时,先打开止水夹,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氨气溶于水导致烧概内压强急剧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内的酚酞溶液压入烧瓶中即可形成喷泉。

(2)对于装置B,可以设法使烧瓶受热,烧瓶内气体膨胀,使氯气与酚酞溶液接触即产生喷泉。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3()g 5600Va - 2.A 5600N V3.17%224ρ;122.4解析:1.该烧瓶的质量为310(29)g 22.4Va --⨯,装满3NH 后该烧瓶总质量为3310103(2917)g ()g 22.422.45600V V V a a ---⨯+⨯=-。

2.3NH 的物质的量为31022.4V -mol,原子总数为31022.4V -A 4N ⨯=A 5600N V3.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01722.4VV ρ-⨯×100%=17%224ρ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31022.410L VV --=122.4-1mol L ⋅。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 ()422NH Cl Ca OH +22322CaCl H O NH ++↑2.4.48;3.0.4;4.2:3解析:1.在实验室中是利用铵盐与碱共热来制取氨气的。

氯化铵固体与足量熟石灰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422NH Cl Ca OH +22322CaCl H O NH ++↑2. 4110.7()0.253.5?gn NH Cl mol g mol -==,所以产生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 2mol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30.222.4 4.48V NH mol L mol L -=⨯⋅=。

3. 130.2()0.4?0.5molc NH mol L L-==4.在反应346?NH NO + 2256N H O +中, 3NH 中的N 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变为2N 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变为氧化产物; NO 中的N 化合价为+2N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作氧化剂,变为还原产物。

反应中氧化价,反应后变为2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2:3.15答案及解析: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③;3.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变蓝4.2NH3+3Cu N2+3H2O+3Cu,6mol解析: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由于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会干扰氨气和氧化铜的反应,所以B中需要加入干燥机干燥氨气。

氨气是碱性气体,则加入的干燥剂是碱石灰,答案选③;3.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氮气、铜和水,所以能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①C中黑色粉末变红、②D中有无色液体生成;实验室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的存在,则实验检验D 中无色液含有水的实验设计为: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现象为白色变蓝色或变蓝。

4.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氮气、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3Cu+ N2↑+ 3H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