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系列课件之夏季养生(ppt)

中医养生系列课件之夏季养生(ppt)


【功 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主 治】: 1.肺阴虚证。本品甘润而偏于苦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适用于阴
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证。常与相似的养阴、润 肺、清肺及止咳、平喘、利咽之麦冬、南沙参、杏仁、桑叶、玄参等 药同用。 2.胃阴虚证。本品能补胃阴,而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适用于胃阴 虚有热之口干多饮、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及胃 痛、胃胀、干呕等证。常与石斛、玉竹、乌梅等养阴生津之品同用。 胃阴脾气俱虚者,宜与山药、太子参、黄精等养阴、益气健脾之品同 用。
• 【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
• 应用 • 茯苓15g,白术10g,太子参12g
• 主治:夏季脾虚,饮食减少,大便溏薄
金银藤、银花、双花、二花 • 由于金银花是一对一对地开花,先开的花花瓣为白色,几天
• 俗称发痧,古称中暍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 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 的症状的总称。
后才会变成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
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 用法用量 : 6~15g。
• 应用
• 金银花克直接泡茶頻饮,用于消暑和预防 感冒。
• 取 金银花60g,加入适量白糖,用开水冲泡, 凉后当茶饮,也可加乌龙茶适量一起冲泡。
中医养生系列课件 之夏季养生(ppt)
(优选)中医养生系列课件之 夏季养生
1:益气养阴药
•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 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药理作用】动物实验,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对生命中枢则有中度的 兴奋作用。
• 【宜忌】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 ①《本草从新》:脏寒者服之,即作腹痛,郁火服之,火不透发,反 生寒热。 ②《纲目拾遗》:忌铁器及火炒。
•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 《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 子之名。
• 李时珍曾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人滋 补药必用北产者良”。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 载为两个品种。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而南五味子 特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平,味辛。 ②《本草崇原》:气味苦,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苦涩,平,微咸。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用主治-荷叶的功效】清暑利湿,升发滑阳, 止血。 治暑湿泄泻、眩晕,水气浮肿,雷头风,吐血, 衄血,崩漏,便血,产后血晕。
荷叶粥
• 用法: • 大米100-150g,粥煮

• 【性 味】:苦、微寒、无 毒。
• 【归 经】:归肺、胃经。 • 【别 名】:南沙参,北沙
参(功效比南沙参好)。 • 【用 量】:9~30克 • 【慎 忌】:反藜芦(会增
强藜芦的毒效)。虚寒证 忌用。
2:健脾除湿药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 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 【性味归经】:温;酸、甘;归肺、心、 肾经
• [性能]味甘、酸,性温。能益气生津,补 肾养心,收敛固涩。
• [用途]用于气虚津伤,体倦多汗,短气心 悸;肺气不足或肺肾两虚所致的喘咳,或 喘咳日久,肺气耗伤;心阴不足,心悸怔 忡,失眠健忘;肾气不固,遗精,尿频, 或脾肾两虚,久泻不止。现代又用于无黄 疸型和迁延慢性肝炎。
用法
• 1,生脉散:人参10g,麦门冬15g,五味子6g。加水 煎汤服。 源于《内外伤辨惑论》。本方以人参益气生津, 五味子益气生津、敛肺止汗,麦门冬养阴生津。用 于气阴不足,体倦自汗,短气懒言,口渴咽干,脉 虚无力;或久咳伤肺,气阴两伤,干咳短气,自汗。 2,五味子散:五味子18g,吴茱萸6g。一同炒香, 研为细末。每日2次,每次6g,米饮送服。 源于《本事方》。本方用五味子补肾固涩,吴茱 萸散寒燥湿。用于脾肾虚寒有腹泻,久泻不止
• 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 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菊花的应用
• 1 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 银花各10克,代茶饮用,能化淤消脂,清凉 降压降压、减肥轻身,适用于肥胖症、高 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 2 三花茶: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均少许, 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 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 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熟时,用洗净的鲜荷 叶一张,将抑面向下, 放粥内,浸闷10分钟 后即可食用。 • 粥色碧绿,气味清香, 是夏季解暑佳品。
•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 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 湖北、河南、四川等地。产云南者称“云苓”,质较优。
【用法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不宜用。
• 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
浙江、河北等地。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切段 生用,或鲜用。

【药性】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解暑。
• 【应用】 1.湿阻中焦。本品气味芳香,其化湿
和中之功与藿香相似,治湿阻中焦之证,
• 2.暑湿、湿温。本品化湿又能解暑, 治暑湿证常与藿香、荷叶、青蒿等同用。 湿温初起,可与滑石、薏苡仁、藿香等同 用。
• 【用法用量】煎服,5~10g。鲜品加倍。
• 用法:
• 藿香10g,佩兰10g,水煎,分2-3次服,治 疗暑湿感冒,腹泻呕吐等。
• 【炮制】荷叶:以水洗净, • 剪去蒂及边缘,切丝,晒干。 • 【性味】苦涩,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