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谷里中小创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

谷里中小创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

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系统“管理提升年”暨创建规范化学校培训会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谷里中小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各位校长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谷里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61289平方米,建筑面积12675平方米。

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9人,教职工49人(六年级四个班202人,教职工8人在中学),是一所富有朝气、蓬勃发展的学校。

去年,我校按照市教育局部署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创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精心筹备,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素质教育、办学特色诸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2012年11月30日,有幸代表新泰迎接了省规范化学校专家组验收,获得了省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创规工作,我主要从创建、迎检和心得体会三个方面作一下汇报:一、创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谷里镇中心小学1988年被评为泰安市规范化学校,2009年11月,学校从老校迁入现址,2011年通过了泰安市复评验收。

然而,谷里镇自成立以来,还没有一处省级规范化学校,与我镇高质量的教学很不匹配。

党委政府,教育办公室主要领导都对创规工作高度重视,也对我们给予厚望,这既为我校创建省规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建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重任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科学规划,未雨绸缪。

2009年11月,迁入新校址的第一天,学校就立足泰规复评和省规创建,坚持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素质教育优良化、办学特色鲜明化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不等不靠,提前规划,分步实施。

从学校内部的物质环境、校园内外的文化环境到硬件设施的配备、各种场地的整合使用,再到学校的美化绿化以及各种软件的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一一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反复论证其可行性,力求做到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把学校的工作分成必须要做的、需要立即着手做的、一段时间能够完成的、长期坚持开展的几种情况,分科室、分项目、分期限、分人员去实施。

特别是一些投入大、工期长、有难度的工作更需提早下手,分步实施。

比如我校操场,以前是非常简易的四百米跑道,操场杂草丛生,小学生根本不能在里面正常上课、活动。

在没有申报省规之前,我们就节约经费,完全按照省规标准进行了规划整合改建,并配备了所有必要设施,较好的解决了存在的问题,避免了申请创规后抓急蝎子,临时突击的情况发生。

我们学校后面的三排旧宿舍,预备教室等都是提前着手完成的,单是拆房整修就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加上路面翻新硬化,运动场地建设等就接近半年时间。

场地需要提前,其他工作也都需要按照规划有序实施,以免临时抱佛脚。

比如春季进行美绿化,五一整修线路,维护校舍,暑假整编、登录图书报刊、清理固资、帐卡物登记、搜集整理档案等,国庆前楼层粉刷等所有工作都要心中有数,有序开展,利用一切时机加以落实!下半年时间紧,天气冷,验收任务重,学校活动相对较少,那么上半年就要提前打算,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校外实践、节假日活动,春季运动会等,以免材料不足、硬拼硬凑。

在创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调整或者增加乃至新建部分功能室,调整配备功能室器材等情况,都需要我们提前打算,合理规划,分步实施,从而保证学校各项省规指标的顺利完成。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对照标准找差距,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档次。

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吃透标准,对照标准找差距,对照标准抓落实,对照标准促提高!为此,我们重点加强了学校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文化建设、特色建设、队伍建设、德育建设等工作,办学品位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1、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依法办学。

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办学品位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我们把省规的标准渗透到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中,达到用制度建设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落实依法办学的目标。

重新修订完善了《谷里镇中心小学管理制度汇编》、《谷里中小教师全面量化考核办法》等142个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学校实施依法办学的方方面面;健全了学校管理体制,落实"四制四精”管理,形成了领导为教职工服务,各处室为教研组服务,教研组为教师服务,全校为学生服务的良好工作格局。

随着制度建设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高效运转。

省规检查中,各位专家就是在档案中、在师生问卷中、在功能室管理中来看你这个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规范,制度的执行力怎么样。

在去年省规验收中,省专家给我校提出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成绩占40%,超出了省里的20%,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2、加强课程建设,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课程体现着国家意志,开齐开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我校严格按照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的要求,强化课程设置的刚性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二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努力营造“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三是实施师生阳光体育工程,设立两个大课间,每天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保证师生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四是学校编写了《大学》《论语》《孟子》等经典诵读读本、《文明礼仪教育读本》等校本教材,扎实开展语文阅读课、文明礼仪教育课,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文明礼仪活动月”等教育活动;五是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改革评价制度,实施多元评价,让家委会成员、家长参与对教师、学校工作的考评,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育人环境。

文化是无“形”的,要通过有“形”来实现。

搬入新校以来,我们一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精品文化校园,努力形成“墙壁说话、花草育人”的浓厚氛围。

在校园里加强“诗文书香”环境的建设,从校园的景观文化、橱窗文化、墙壁文化打造书香校园的平台,形成了以经典古诗文、毛泽东诗词为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介绍及学生阅读书目为辅,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补充的校园文化格局,塑造了和谐统一、内涵丰厚、昂扬向上的文化气象。

让师生在有“形”的经典文化中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厚重底蕴。

三年来,我校通过不断打造书香校园,促进了全校师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经典诵读办学特色4、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以“实施有效策略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为手段,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三是“名师培养工程”。

积极为骨干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外出学习、远程研修、专家指导等形式,使他们在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科学文化、心理品质、课堂素养、教育机智、教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目前我校有省优秀教师一名,泰安优秀教师三名,泰安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多名。

正是这样一支懂业务、能科研,高素质、有干劲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5、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我校与校外的大樱桃种植基地、南谷里优质鸭养殖基地、石料厂、农贸市场、烈士陵园、南王敬老院都建立了校外活动基地,同时在校内也建立了蔬菜种植、泥塑、手工、烹饪等活动场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有农村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6、加强学校活动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2010年新泰市小学活动课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依托契机,统一布置,协调安排,坚持开展各种适于少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二加一”文体活动;跑步、球类、跳绳,踢毽子,过山羊、转呼啦圈等安全有益的课外活动;十字绣、剪纸、泥塑,竹竿舞,武术操、京剧、京歌等特色活动。

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体质。

每天大课间时间,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阅览室、活动室、操场上都有学生活动的身影。

学生动起来了,学校活起来了。

为形成鲜明的农村学校办学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只有认真对照标准找差距,按照标准抓落实,时时刻刻讲规范,时时事事做规范,角角落落现规范,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档次才能不断提升,使规范化办学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三)加大投入,配齐配全。

学校自申报省规以来,孙主席、王主任就多方协调,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李玲书记、刘仲文镇长也多次亲临学校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听取学校困难,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先后为我校投资120余万元,硬化教学楼前后路面4800平方米左右,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三处;粉刷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内外院墙计约16000平方米。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也先后投入80余万元,补充师生用机82台,配备班班通24台,购置图书12000册,配齐配全音体美卫器材,使学校各项功能室建设完全达到省级标准,我们认为:为了实现学校长远发展,就要加大投入,该配的、该买的坚定不移的配置。

比如:我们一开始是按照19个教学班的规模进行的配备,但后来随着六年级的到来,全校变成了23个教学班,我们必须按照24个教学班的标准进行配置,要新增标准实验室,音乐室等八个功能室,6台班班通,近十万元音体美卫器材,面对巨大压力,我们没有犹豫,立即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设施进行了调整、配备、充实,使学校的硬件建设基本达标。

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教育示范市和省规范化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是省规建设中关于教育教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严格执行《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也是创建省规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大多还都是一票否决项。

我校从创建初,就坚决贯彻《规范》,严控作息时间、双休日绝不上课,严格控制作业量,不组织未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的考试,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克服一切困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考试后不公布学生成绩,一律按等级进行评价,严格控制教辅资料征订,严格收费管理,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现象。

所有这些,我们都严格执行,不变形、不走样,不变通,不模糊。

谁触了高压线,谁要挨电!正是我们这样长期坚持,在省规验收中不论是师生问卷还是专家查看档案材料,深入到班级中调查、查看、和学生交流都没有出现问题,得到专家的肯定。

有些东西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我们时刻记得,省规范40条都是铁项、是一票否决项,需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五)强化德育工作,构建德育教育体系我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健全了德育教育机构,落实德育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了“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和“新道德教育实验”,突出抓好德育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