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设计要求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00kPa 。
二、场地地质概况(详见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设计依据及要求
1、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设计说明;
2、设计要求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spk f ≥200kPa ;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四、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a R
桩端置于可塑红粘土、考虑到场地大部分软土发育区域均为浅部,桩长较短,水泥搅拌桩桩侧摩阻力特征值平均值q s =12kPa ,有效桩长6.0m (考虑到均为短桩,各区域有效桩长按最小桩长计算),桩端持力层桩端阻力特征值取150kPa ,桩身直径取600mm :
1、按理论公式计算:∑=+=n
i p i i si P A q l q u R 1a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a R ;
层数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
-n ; 值层土的桩周侧阻力标准桩周第i q si -,取12kPa ;
承载力标准值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a q ;
单桩周长-p u 。
3.03.01
4.3150120.66.014.3a ⨯⨯⨯+⨯⨯⨯=R
=178.0KN
2、采用桩身强度1.8MPa ,按规范公式验算其强度:
P cu A f R η=a
;桩身折减系数,取—33.0η
;
天强度,取桩身混合土—a cu MP f 8.128 3.03.014.310008.133.0a ⨯⨯⨯⨯⨯=R
=167.9KN
取KN R 160a =
五、确定置换率m
根据设计对拟建区域场地处后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
KPa f spk 200=,桩间土KPa f sk 100=,75.0=β
%45.2510075.02826.016010075.0200=⨯-⨯-=--=sk p
a sk spk f A R f f m ββ 六、 实际设计深层搅拌桩桩位设计:
桩距
独立柱基位置按正方形布置
m A s e 06..12545.0/3.03.014.3=⨯⨯==
按照设计计算桩距,结合实际基底形状,承台按正方形布置,桩距 1.0m ;以承台规格边长 2.0⨯3.0m ,布置水泥搅拌桩6条,桩距置换率%26.28%100)0.30.2/(63.03.014.3=⨯⨯⨯⨯⨯=)(m >25.45%,满足设计要求。
计算: 复核: 审定:
二○一四年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