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政策与知识问答1.什么叫精准扶贫?答: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也就是解决扶谁、谁扶、怎么扶、扶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精准扶贫主要是解决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改“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2.精准扶贫的总要求是什么?答: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3.精准扶贫因户施策“五个一批”是什么?答: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制定的“五个一批”包括:产业扶持发展一批、教育培训转移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扶贫搬迁安置一批、政策兜底保障一批。
咸宁市“八个一批”增加了4.“六个精准”是什么?答: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人到村发精准,扶贫效果精准。
5. 什么叫“一有、两不愁、四保障”?答: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两不愁”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四保障”指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6.贫困村出列实现“九有”目标包括哪些?答:有主导产业,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小学教育、卫生文化等服务功能,有硬化的通村公路,有入户的安全饮水,有安全的农村电网,有入户的广电通信光纤电缆,有清洁的生活能源,其他(住房和村容村貌改善)。
7.精准扶贫率是多少,群众满意度标准是多少?答:脱贫攻坚的“两率一度”即“识贫准确率、脱贫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
群众满意度标准为“四满意”即:对扶贫工作队满意、对结对帮扶责任人满意、对帮扶措施满意、对帮扶成效满意。
8.精准扶贫“三落实”是什么?答:扶贫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9.“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十不准’规定”内容是什么?答:不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不准脱离现行国家脱贫标准。
不准在落实精准脱贫政策上搞变通。
不准违反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的程序和规定。
不准打着脱贫攻坚的旗号违规举办各类活动。
不准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
不准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搞“文山会海”。
不准在检查考核调研中增加基层负担。
不准增加填表报数频次。
不准花钱为脱贫攻坚成效“贴标签”。
10. 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是什么?答:基本组织健全,基本队伍坚强,基本活动正常,基本制度完善,基本保障有力。
11.贫困户的评定程序有哪些?答:一是户主书面提出申请;二是驻村干部入户调查;三是村民代表或党员代表民主评议;四是乡村公示、县级公告;五是扶贫部门数据录入。
12.贫困户属性有哪几种?答:一般、低保贫困户、低保户、五保贫困户、五保户。
13.贫困户脱贫标准是什么?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掌握一门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增幅,收入高于同期国家扶贫标准;符合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条件的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供养保障范围,保障水平超过同期确定的扶贫标准。
“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4.贫困户脱贫程序是什么?答:一是脱贫初选。
每年年末,“村两委”及驻村工作组对照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标准,逐户评估脱贫情况,形成农村脱贫人口初步名册,上报乡(镇)、县政府。
二是逐级核查。
县政府组织有关行业部门及所在乡(镇)政府对拟认定的农村脱贫人口进行抽样核查,核查通过后报送市政府,市政府按照要求组织第二次抽样核查,通过后报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省里组织第三次抽样核查,形成农村脱贫人口核定名册。
初步名册应在本村内公示,3次抽样核查结果应在同级媒体公告。
三是脱贫销号。
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镇)政府组织村“两委”及驻村工作组根据农村脱贫人口核定名册,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对脱贫人口数据进行更新、脱贫销号。
15.贫困户识别负面清单(“硬伤户”识别标准)包括哪些?答:①在城镇购置商品房或异地自建(购买)住房的;②家庭拥有价值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且能正常使用的家用小汽车、大型农机具(赠予除外)的;③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国企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④私营业主和股东的;⑤连续性缴纳住房公积金、社保费和领取养老金基数高的;⑥现任村两委主职干部及其家属的;⑦家庭成员具有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不愿从事劳动的,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有赌博、吸毒、好逸恶劳、家庭不和谐等行为之一的;⑧家庭承包耕地常年抛荒、流转、委托或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两年以上未回来居住的;⑨对群众有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或群众举报其不符合扶贫对象情形的。
对虽有上述情形,但因特殊情况,经综合衡量,未达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标准,生活仍确处于贫困线之下,需保留其贫困身份的,须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集体研究,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公告公示后,按程序申报乡(镇)人民政府核查,报县级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批,并经县、乡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可以采集信息录入系统。
但属于该清单中一、三、四、六、八等几种情况的,必须坚决剔除,绝对不允许保留。
16.什么叫精准扶贫“五到村六到户”?答:“五到村”即目标任务、扶贫规划、帮扶人员、帮扶责任、监测管理五到村;“六到户”即结对帮扶、脱贫计划、项目安排、产业培育、跟踪监测、效益体现到户。
17.怎么界定贫困户?答:贫困户指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和政府扶贫政策所瞄准的目标对象,即收入水平低于扶贫标准(农村贫困标准),重点突出“民主评议和公示公告”。
18.贫困户由谁识别?答:驻村工作组、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
19.省贫困地区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制考核有哪些指标?答:主要考核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具体考核指标包括减贫成效、精准识别与动态监测、精准施策落实、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资金使用精准及扶贫投入、扶贫开发主体责任落实、奖励指标、约束指标等八大类45小项。
20.对精准扶贫驻村干部有什么工作纪律要求?答:扶贫一线干部要与原单位工作全脱钩,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每年住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80个工作日,派出单位不再安排其他工作任务。
21.如何加强驻村精准扶贫干部的日常管理?答:严格遵守考勤制度,采用工作日志和考勤登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严格工作制度,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建立工作台账,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
22.驻村帮扶干部的职责是什么?答:一是宣传方针政策,组织发动群众。
定期研究驻村帮扶工作。
二是组织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
三是指导编制实施扶贫规划。
四是帮助协调衔接落实项目。
五是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
六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23.“雨露计划”审核申报程序是什么?答.“雨露计划”审核申报程序包括,一是上网申报。
2015年秋季学期起,职业教育补助一律通过全国雨露计划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进行申报。
可通过手机安装“雨露百事通”按提示填报,或登录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网站(网址:)实名注册提交申请。
贫困家庭没有条件通过网络申报的,县扶贫部门、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在征得贫困家庭同意后,提供及时帮助和服务。
二是系统审核。
雨露计划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与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系统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籍管理系统自动比对,审核贫困家庭信息和学生在校信息。
三是公示监督。
审核通过的拟补助扶贫对象名单及相关信息在贫困家庭所在行政村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
公示现场拍摄照片,上传管理服务系统留存。
对群众举报的不符合条件的补助对象,经查实后由县扶贫办核准后取消补助对象资格。
24.危房改造对象有哪些?答:房屋经评定为C级或D级危房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
25.危房改造工作程序有哪些?答:户申请-村评议公示-乡镇资格审查公示-业务部门审核-竣工验收-网上公示-资金拨付。
26.危房改造建设标准是什么?答:C级危房必须采用加固方式改造,D级危房改造不超过一层,建筑总面积人均25平方米(一人户不超过40平方米),脱贫后可加层或向两侧扩建,房型可按户单独建设或连体建设。
27.“扶贫小额信贷”的用途是什么?答:主要用于发展家庭养殖、家庭简单加工业、家庭旅游、购买小型农业机械等个体经营创收项目。
28.申请“扶贫小额信贷”有哪些要求?答: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自主创业创收项目的,自愿提出贷款申请,需出示以下资料并提供复印件:①贫困户户口本、婚姻状况证明;②贫困户身份证(已婚的提供夫妻双方身份证);③贫困户扶贫手册;④《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及贴息审批表》。
29.“扶贫小额信贷”不还贷的怎么办?答:贷款人如有骗贷等行为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对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导致担保金和银行贷款损失的,依法追偿并将其列入失信黑名单。
30.产业扶持对象包括哪些?答:产业扶持对象包括:一是纳入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优先扶持预脱贫、返贫的贫困户;二是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三是产业基地重点贫困村建设。
31.什么是残疾人两项补贴?答:残疾人两项补贴是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32.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按什么标准执行?答:学前教育:每学年补助1000元/人;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小学、初中所有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每学年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对义务教育阶段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非寄宿生进行生活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学年500元/人,初中生每学年625元/人;特殊教育学校的贫困学生免除所有费用;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免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2500元/人;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免学费每学年2000元/人,国家助学金每学年2000元/人。
高职学生每年3000元/人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对到大中城市接受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适当提高助学金补助标准;并按照高职贫困家庭学生意愿,帮助申请最高限额8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财政给予全额贴息。
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在享受上述政策的同时,可享受扶贫部门雨露计划政策;考取全日制本科的贫困大学生新生补助路费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适当减免学费,按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符合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生还可申请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多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财政给予全额贴息;研究生教育:按硕士平均每年6000元/人、博士平均每年10000元/人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同时,按照贫困家庭学生意愿,帮助申请最高限额12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财政给予全额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