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
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国际汇率制度成为了经济领域内的重要议题。

国际汇率制度指的是,国家之间关于货币汇率的管理和协商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

它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晚期,那时欧洲国家已经建立了他们自己的金本位货币制度。

当时的国际汇率是由各国之间的商业关系所决定的。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国际贸易和投资逐渐增加,各国开始采纳金本位制度。

在这个阶段,英国的货币政策和外交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的金本位制度成为了其他国家所追随的标准。

然而,这个制度也面临了许多问题。

因为货币的供应量受制于黄金储备量的限制,这意味着政府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

在20世纪初,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金本位制度崩溃的爆发发生了一些变化。

许多国家吸纳了金本位制度的原则到他们自己的货币体系里。

1920年,决定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瑞士公约”被制定,它规定了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比例和协调机制。

然而这个规定是受到不断批评的,因为各国的进口、出口和汇率的变化不受控于黄金储备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黄金失去了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系统
中的重要性。

各国不得不以自己的货币流通量为基础进行交易。

在1944年,一个叫“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体制被设立,它规定了美
元和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

这个时期的国际汇率体系被称为布雷
顿森林体制,它定义了国际汇率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美元和黄金
之间的兑换率为35美元/盎司。

然而,布雷顿森林协定也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压力。

美国的
贸易逆差导致了大量美元的流出,导致了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下降,而其他国家也越来越难以兑换美元。

在1971年,美国总统尼
克松宣布取消美元与黄金的兑换互换关系。

此举导致了国际汇率
体系的彻底变革,形成了不同种类的货币制度。

在当前,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正在进一步发展和扩展,变得更
加复杂和多样化。

许多国家通过自己的货币政策在外汇市场上稳
定自己的本国货币汇率,采用一系列协商和协定以鼓励政策协调。

在1985年,发达国家制定了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协议,即“广场协议”。

这个协议旨在减少美元对其他货币的走势波动,它对维持市
场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进程。

在全球经济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寻求一种开放和透
明的金融制度来避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的爆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