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用的四种纪年法
古代纪年法是指古代人们为了对历史时间事件进行编排,用一定
的计算方式来命名各个纪元,以便便于记忆和传承。
中国古代纪年法
大体分为以下四种:
1. 秦始皇纪元:秦始皇即项羽,他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之
后开始应用以自己名字作为纪年法的秦始皇纪元,根据“汉成帝元始
三年”纪年,算起公元前221年,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把一个
朝代的统治者名字用来作为纪年法的示例。
2. 天文纪年:这一纪年法以天文历数来作为计算年份的基准,相
信是古代最早使用的一种纪年法,唐朝以后,太历一般用作散文诗歌、正式文献记载当时历代帝王的年号,以及政事文书使用,一直沿用至
清末。
3. 郑和纪元:中国大明郑和七下西洋,一般以公元1405年郑和
出发海上丝绸之路为开始,称郑和纪元,持续到郑和死亡时间作为终点,一般将其定义为公元1435年。
4. 立春纪年:立春纪年是以立春第一日为一年的春秋节气,是中
国古代最为常用的一种纪年法,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之前的一日为立春,从这一天记载了发生的时间,立春作为元旦纪年,以立春纪元纪
年的历史年份,从汉朝时期一直沿用到清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