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调查报告(通用10篇)水资源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对于校园水龙头是否拧紧的调查二、结论通过调查统计显示,水龙头不拧紧,是水资源浪费的一个生活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分析与讨论根据以上的调查,我觉得,既然学校的水龙头都没有坏,那么为什么不将它拧紧呢?偏要将它开那么一小点?你只需要稍一用劲,它就不会再“流泪”。
知道吗?一个水龙头不停地滴水,壹五分钟,便能浪费掉200ml水,每天就会浪费掉近20l水,一年就会浪费掉7.3吨的水,不要不相信,听说过聚沙成塔这个词语吗?就算是一滴水也要节约呀!如果我们一三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十滴水,那么我国一天就能够节约260吨水,一年就能够节约94900吨水啊!这能救活多少条将要渴死的人啊!另外,有些地方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也没有人管,我也不知道当地的政府有没有管过或者说过。
四、建议与措施1、要利用电视、电脑、报纸、书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全国乃至全世界严重缺水的现状,不要再误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不要将水当成福利来随意地浪费。
从而曾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改善管理体制,不要从卖水中获得利润,加大水资源循环使用的意识,不要再肆意浪费!3、各单位要制定措施,限制司机洗车的次数,教育司机要自己用水桶盛水洗车。
不要再去洗车店里去洗。
4、及时维修一些将要坏掉和已经坏掉的水管、水龙头等。
还有减少工业排放量,改进工业技术。
不要再污染更多的水源。
不光为了我们的家园,更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如何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篇二我市的水资源大致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外来客水及经使用后的废水;地下水可分为“浅、中、深”三种类型。
浅层地下水,是孔隙裂隙、砂姜盘砂层中的水,水质较好,水量较集中,埋深度距地表面一般10米左右,容易得到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分布较为普遍,水量较为丰富。
但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易污染。
中层地下水,也是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且与地表水有着紧密联系,埋深度一般跟地表面30米左右,水质优良,水位较稳定。
深层地下水,水量较为丰富,水位稳定,一般埋深度距地表面300米左右,水质优良。
它是封闭的承压水,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不易补给。
在开发利用上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
地表水补给容易,取之方便,沿河沟、坑塘均可建固定站,也可建流动站或不建站既可取之。
其优点有以下几点:1、沟河塘的水温与作物需要灌溉温度相适应,灌后不会因温差影响作物生长。
2、沟河水绝大部分来自地面径流,无形中把地表一些肥料冲入水中,因此沟河水的含肥量要比一般井水含肥量高。
3、沟河灌溉进水池来水面大,要比用机井灌溉水位下降缓慢或稳定,对提取单位水量来说,要省工、省时,省钱。
抽水扬程低,能耗小,抽水成本低。
4、在正常年份沟河水位距地面仅有2米左右,一般离心泵均能适用,在机泵的选择上,不受水泵的扬程和机电种类的限制。
5、对于砂姜黑土地和红淤土质的土地来说,久旱不雨时裂缝纵横交错。
在同等条件下,同时用沟河灌要比用井灌浇灌的透,浇灌的快,保墒时间长,省事、省力,工效高。
6、若经常大量取用,又可通过向沟河内渗透来缓解沟河中的污染,以达到良性循环。
所以说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反之,只有蒸发渗透和跑漏,久而久之到大旱时期仅存一点污水,即无法养殖,又不能饮用,臭气难闻,一污染环境,二把花了大批经费建设的涵闸白白浪费。
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
要想解决好我市农业发展和人畜饮水的需求,就必须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合理的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开发地下水要实行“浅、中、深”相结合,分层取水、互相隔离、各为一体。
这将是必然趋势。
要优先开发浅层地下水,积极开采中层水,慎重提取深层水。
要以开采浅、中层水为主。
挖掘深层水为辅,井深要科学,井距要合理,严禁集中取水和井距过校不能说是井越深越好,越密越好,以免地下水形成漏斗或地面下沉。
水资源利用调查报告篇三水是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人们生活和工农业发展不可取代的重要基础。
我们身体中有四分之三都是水。
如果没有水喝,我们几天就会渴死,动、植物没有水就不能生存。
虽然地球大部分都被水覆盖着,但人类能饮用的水却不多,只占水的总储量的百分之三左右。
我们虽有长江、黄河两条大河,但水资源不算丰富,有些地区还缺水。
在我的家乡孝丰,西苕溪穿城而过,水资源十分充足,所以大家对节约用水的观念非常淡薄,一些浪费现象得不到遏制、我对本镇水资源利用做了一个调查,把用水浪费情况归纳如下:一、废水不能回收。
就拿我外婆家的那条小河来说。
听长辈说,以前这里的水非常干净,清澈见底,妇女淘米、洗菜,夏天小孩子在里面游泳……自从上游建了织布厂、化工厂之后,河水逐渐被污染了。
据调查,每年一到旺季,产量不断提高,大量的工业废水通过管道就无情的流入河水中,黄色的废水魔鬼般地吞食了清澈干净的水源。
一到夏天,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井水也开始变黄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就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这是多么严峻的事实啊!我们应做到废水回收利用,尽量减少直接排放。
因为污染水源就是浪费水源。
二、水的浪费惊人。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道爱惜,将水白白浪费。
我们要知道自来水并不是自来的,还要经过工人们辛勤劳动得来的。
自来水的成本也很大,一吨水共需要9角8分3毫钱的成本,既然自来水来自不易,我们就应该更加珍惜。
可人们偏不珍惜每一滴水。
如在学校,每天同学们都要去洗手间,还有些同学用手堵住水龙头,比赛谁喷的远,越玩越起劲,毫不在乎。
上课了,最后走的谁又会把水龙头关了呢?还有就是大便池的抽水阀门损坏了,每天抽水不停,浪费严重。
在工厂,工人们不仅浪费水,而把水龙头开得很大。
他们认为是公家水,不花自己的钱。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建设中浪费水的现象也是惊人,自来水龙头不关的事情屡见不鲜。
家庭中经常遇到抽水马桶或水管坏的现象,可偏偏有人不及时修理,难道水就那么不值钱吗?特别是消防栓由于年久失修或被车辆撞坏,自来水像喷泉一样从地下涌出来,流进下水道,一连几天,也无人问津,从而造成水的大量浪费。
人们对水源如此浪费,难道不使我们深思吗?三、不能做到一水多用。
有的工厂排出的污水,可以用氯化硫消毒后循环再使用的,可是他们不仅不进行处理,而且还把干净的水源给污染了,如果他们把废水重新使用,不但减少污染,而且节约了不少的水,这样不是一举两得吗?家庭中,淘米水可以浇花,洗澡水可以洗马桶等。
如果每个家庭不仅一水多用而且装上节水设备就更好了。
比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这样就为节水做了一份贡献了。
为了能更好的保护水资源,我建议:1、要大量的植树造林。
2、希望能像日本,把6月1日定位城市节水日。
3、每个家庭、工厂都要装上节水设备。
4、在各新闻频道宣传节约用水。
5、在学校组织节约用水的小队。
6、在公共场所贴上有“节约用水”等宣传标志。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因为江河并非万古流。
水资源调查报告篇四水是万物之源,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
对于人类来说,水不仅是来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资保证,也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而这其中,淡水资源尤其宝贵,然而目前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仅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2.8%,而这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不可利用部分。
事实上,地球上真正可被利用的水资源还不到0.1%。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形势严峻的国家,水资源匮乏且分布出现极端化。
如今,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资历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地的水资源状况,我们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课题组决定发挥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的优势,调查家乡水资源状况,了解我国各地水资源现状。
就此,本人走访了我的家乡——福建省三明市内的多处河流水域,进行实地考察,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了解三明市整体的水资源分布、保护、利用状况。
为更好保护三明市水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提出意见。
二、调查对象及及一般情况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闽江支流沙溪河永安、三明河段,尤溪支流苏坑溪。
一般情况:大金湖为三明市内最大的湖泊,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沙溪河是三明市内流经最大的河流,流域上化工企业较多。
苏坑溪发源于我的家乡——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汀海村。
三、调查方式实地考察,查阅相关文献,采访水源地附近居民等。
四、调查时间20xx年8月14日——20xx年8月18日五、调查内容各调查水源地的水体清澈度,垃圾量,污染面积等。
六、调查结果三明市地处福建中北部武夷山脉南侧,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较为丰富。
年平均降雨量在壹五00mm—2000mm之间,属于湿润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不存在干旱缺水问题。
因此,此次调查的范畴基本围绕的是水体质量,水污染状况及整治。
以下是详尽的调查结果:大金湖:如今的大金湖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入选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十几年前,据当地村民回忆,大金湖里的水却是大面积被蓝藻污染,无人管理。
后来,在当地的一位有识企业家的倡导下,政府和当地企业家花大力气彻底整治大金湖水污染问题,经过几年的改造,大金湖彻底变了模样:湖面上的蓝藻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原本的一些废水源头也被处理了,湖水质量达到优级。
有了碧绿的湖水,大金湖优秀的旅游资源逐渐凸现出来,配合其内独特的丹霞地貌、绝壁古寺,如今大金湖已经成为了福建省旅游的又一块标志。
沙溪:沙溪河是闽江上游重要的支流之一,发源于武夷山东麓,沿途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大小11座水电站。
此外,沙溪河畔也是三明市工业的的摇篮,包括青州造纸厂,智胜化,三钢等企业都依河畔而建,取水均来至沙溪河。
既然有如此多的化工企业,那么沙溪河的水质是否会因此受到严重污染呢?我在调查过程中,从永安城区出发,一路骑行到三明市区,沿途观测沙溪河水质情况,结果发现尽管遍布化工企业,但沙溪河总体的水质情况还算可以,并没有发现有企业向沙溪河中大量排放工业废水(都在合理范围内),并且化工厂周围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也很完备,我更是实地参观了一家污水处理厂。
在三明市区内段的河水质量尤其好,河水比较清澈。
然而,在沿途的一些乡镇周围,我也发现了不少居民将生活垃圾大量倒入河水中的现象。
这一点,还需要当地政府适时引导村民们合理的处理垃圾。
苏坑溪:苏坑溪是一条小型河流,之所以选择它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它就发源于我家前面。
三明地区大河少,山区多为小河小支流,苏坑溪也是小溪流的典型代表。
从小到大苏坑溪的变化我再熟悉不过了。
小时候,我家门前懂得苏坑溪河段还有鱼虾出没,然而后来河水受到生活垃圾的严重污染,水质不断下降,这令人非常痛心。
不过今年以来,政府在村子里大量设置垃圾回收点,村民们向河中丢弃生活垃圾的行为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河中垃圾正在被逐步清理,相信很快苏坑溪就可以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七、调查体会、意见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整个三明市乃至整个东南地区并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