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道路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大型土石方工程1、技术准备在工程开工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图纸。

明确工程内容,分析工程特点及重要环节,学习规范、规程、标准。

1.1 结合施工工艺和使用上的特点,做好采取特殊施工方法和特定技术措施的准备.1。

2 核对本工程有无特殊材料要求,以及其品种、规格、数量,核对图纸说明有无矛盾,是否齐全,规格是否明确,主要尺寸、位置、标高有无错误.1。

3 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方法,并通过熟悉图纸,确定与单位工程、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项目。

1。

4 做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在认真学习图纸,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图纸预审,对图纸存在的问题和工程中有关问题以书面的方式提前送给有关单位,以便图纸正式会审。

1。

5 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规范、规程、标准,并分级作技术交底工作。

1。

6 提出详细的材料计划,设备计划,按期组织进出场。

编制新材料、新工艺实施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工作.1.7 制定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消防、保卫、计划、财务、机具设备、材料、现场文明、生活福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1.8 开挖前,技术负责人在全面熟悉图纸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根据有关程序向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和报请变更设计。

1.9 根据现场采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者业主批准并及时提出开工报告,对重要难点处编制详细方案及网络计划.1.10 施工测量(一)、路基开工前应作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施工测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并作好相关记录.(二)、导线复测1、当原来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搞好复测工作。

2、导线复测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和电子全站仪,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

3、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或者满足弧形地段施工要求。

4、导线起讫点应与设计单测结果相比较,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无规定的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

5、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6、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 ,所设护桩座坚固可靠,桩位应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并设在施工范围外.(三)、中线复测1、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

如交点、转点、圆曲线起讫点,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

2、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或者业主。

3、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者属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

(四)、核对及增设水准基点1、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子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有关部门。

2、水准点的间距应保持在 1 公里摆布,在人工结构的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应增设水准点,暂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3、如设置的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4、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图应全部补测.(五)、路基放样1、路基施工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日志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具体位置桩,在距离路中心一定安全区内设置控制桩,其间距不大于 50m,桩上应说明桩号及挖填区。

2、机械施工中,应在边坡设立明显的挖填标志;在 100m 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高程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被控制桩碰倒或者丢失应及时增补。

3、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的标志,特殊是一些原始的控制桩。

1.11 场地清理1、按设计要求进行道路放样,由业主办理征用土地手续。

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房屋、道路、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及其他建筑物,均应协助有关部门事先拆除或者改造,对路基附近的危(wei)险建造应于适当加固,对文物古迹应妥善保护。

3、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应在施工前砍伐移植 .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回填夯实。

2、测量放线2.1 复查测量在施工准备阶段,对业主所交付的中心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及导线桩点)水准基础点桩等测量资料检查核对,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被挪移及被毁,应进行补测,加固。

在复测中要注意下列事宜。

A、要与相邻段的控制中线桩、边线边沟及水准点位相互联接,吻合,如有误,必须找出误差原因直到闭合.B、三角桩的点位差大于±15mm,则应抛却另补。

C、水准点高程误差大于 10mm 应抛却重补,使用新的高程。

2.2 控制测量现场采用三角网控制,三角网精度按五等精度控制。

使用红外仪和全站仪其测角中误差≤5″,0,相对中误差≤1/40000,三角形最大闭合差≤15″, 0.三角网平差按条件观测平差为主。

水准网平差按四级水准网标准,以站数为权倒数进行平差,用水准仪测设,往返测量的较差△R≤20 √L。

L:水准点间距,以 km 计量.2。

3 施工测量A、用坐标法恢复道路中心桩,并与相邻合同段主体中线及其标高闭合。

B、用座标法放出路基用地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口顶,边沟等位置桩,在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设立控制桩,间距不小于 50 米,桩上表明桩号,路中心挖(填)高度,这些控制桩要保持到竣工,测量,高程桩原则20 米一断面,竖曲线断面 10m 一断面。

3、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3.1 道路清表及排水3。

1。

1 清除表土与淤泥(1)施工前,先在路幅两侧各开挖一条宽 1。

0m、深 1.5m 的排水沟,将施工区雨水、地下水有组织排至附近池塘和沟渠中,土渠坡度 1% .(2)挖方区的表土的清运据地勘资料显示,同时结合现场的踏勘情况,平场的大面工作区及道路的挖方区表土多为中风化泥岩以及粉质黏土 ,表层清理时普通清表土深度为 30 —80cm 厚。

较平整的区域表土清理时,我方采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进行清理。

坡度较陡的地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进行清理。

推土机进行表土清理时,先将平整区域的表土沿道路开挖线内推积到一堆,同时由装载机进行装车,及时运走 ;在陡坡区域,先由挖掘机进行挖土清理,及时将表土积成一堆后,再由挖掘机直接装进汽车运走。

(2)清表土的运输及弃土清表土含有不少的有机物等杂质,质地比较软,不得用于路基回填区的回填土,必须运到弃土场.在弃土场区,自卸车倒土以后,由一装载机进行场地的清理和平整,弃土场必须由一专职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得乱倒清表土。

(4)清淤泥:鱼塘、水田、水沟先用抽沟(30×50cm)抽水法排水,排不尽的积水用污水泵或者泥浆泵排干。

大面积淤泥则在周边每隔 10— 15 米挖 2。

0-3。

0 米的深坑(底部尺寸 50×50cm),将污水泵或者泥浆泵置于坑底,降低 地下水位,然后将淤泥进行翻晒,待土体基本干燥后,再进行挖运。

3。

1。

2 施工场地排水在路基开工前,在路基两侧边线外,挖 60×80cm 的排水沟; 在路基地表上 隔 20 米由人工挖40×50cra 的横向排水沟与两边纵排水沟相通, 排干路基地 表 40cm 以内的地下水,晒干原地面保证原地面的压实度。

整理好因路基施工 时切断的原有道路和农田排灌水系统,在施工前应作暂时排水处理.3.2 机械挖土(石)方3。

2。

1 土方路基开挖法测放定线,放出开挖的边线桩,对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

对较短的路堑采用横挖方法,路堑深度不大时,一次性的挖到设计标高; 路堑深度较大时,分成多个台阶、分级挨次进行开挖.对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 法,其路堑宽度、深度不大时,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开挖 ;对宽度、深度较 大的路堑,采用通道式纵挖法开挖。

对超长路堑,采用分段纵挖法开挖.路基土方开挖时,对大面积的区域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土方汽车的运 距在场区内大约为 300——1500m 摆布,部份区域土石方很集中的地方,则将 产生弃土,弃土时用运输车将弃土运达弃土场,按规定要求堆放。

选用推土 机推运时,运距适宜在 100m 以内,同时宜用挖掘机械配合自卸汽车施工的开挖 方式。

路基开工前,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路线外的水流入线内, 并将路线内的水(包括地面积水、雨水、地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必要时, 采用增加暂时管涵及排水沟的办法解决,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对设计中拟定的纵横向排水系统,要随着路基的开挖,适时组织施工, 保证雨季不积水,并及时安排边沟、边坡的修整和防护,确保边坡稳定。

路槽 达到设计标高后, 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 并预留压实量, 最后用压路压实, 检查压实度。

(附:土石方开挖工艺流程框图)路基放样地表清理土方挖运边坡修理 路床平整压实 击实标准试验压实度检查 排 水排水系统施工复 测土石方施工时的主要机械设备有:推土机,挖土机,装载机,压路机,自卸汽车.3。

2.2 土方路堑的开挖方式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1)横挖法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者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合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

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合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土方工程数量较大时,各层应纵向拉开,做到多层、多方向出土,可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

每层挖掘深度根据工作方便和施工安全而安定,人力横挖法施工时,普通 1。

5~2。

0m;机械横挖法施工时,每层台阶深度可加大到 3m~ 4m。

横挖法合用于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较为有利,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

(2)纵挖法分层纵挖法 :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作业方式称为分层纵挖法,本法合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

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 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 3m,地面较陡时,宜采用推土机作业,其适当运距为 20-70m,最远不宜大于 100m,当地面横坡较平缓时,表面宜横向铲土,下层的土宜纵向推运:当路堑横向宽度较大时,宜采用两台或者多台推土机横向联合作业;当路堑前为陡峻山坡时,宜采用斜铲堆土.通道纵挖法: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 ,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 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分段纵挖法: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者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路堑横向挖穿,将路堑在纵方向上按桩号分成两段或者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