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赏析: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 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 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 “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 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 决绝词本来是 乐府旧体,属于乐府当中的相合歌辞。 纳兰容若, 这个真挚的大孩子,他从来不会对不起任何一位朋友, 也没有任何一位朋友会忍心对不起他。 容若曾在 好友严绳孙辞官离开的时候,写了一首《送荪友》送 给好友: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 总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总是冷冰冰地和人保持距 离,其实并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恐惧——在酿就 了感情之后再被命运分别,这样的痛是如此地难以承 受,倒不如茕茕然地生活,不去爱,就不会有恨。 无论是“人生何如不相识”,还是“人生若只如初 见”,那字里行间的明明的恨,分明藏不住它们背后 的浓浓的爱,说什么“拟古决绝词”,那不是决绝, 而是不忍分别 。
木兰花令· 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 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两广总督卢 兴祖之女卢氏,卢氏名雨蝉,赐淑人,诰赠一品夫人,婚后三年,妻子亡故, 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继娶官氏,赐淑人。妾颜氏,后纳江南沈宛, 著有《选梦词》“风韵不减夫婿”,亡佚。纳兰性德死时,年仅三十一岁, “文人祚薄,哀动天地”葬于京西皂荚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与骁将年羹 尧。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 游,从一定程度上为清廷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一生著作颇丰:《通志 堂集》二十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 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 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纳兰性德以词闻,现存349首,哀感 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 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 "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 “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杨贵妃的山盟海誓犹 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