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重庆轻轨二号线行车组织规则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行车组织规则(修订版)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二00七年三月(交旅专业组樊坤)目录总则 (3)第一章主要行车设备 (4)第一节线路道岔 (4)第二节车站 (5)第三节信号设备 (6)第四节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7)第五节通信设备 (8)第六节供电设备 (9)第七节列车车辆 (11)第八节车辆段 (12)第二章行车组织 (13)第一节组织指挥原则 (13)第二节列车运行 (16)第三节列车到发 (21)第四节列车出入段 (23)第五节列车折返 (24)第六节列车防护与救援 (25)第七节车辆段调车作业 (28)第八节工作车开行 (30)第九节道岔管理 (31)第十节列车运行及调车速度 (33)第三章行车闭塞 (34)第一节基本闭塞法 (34)第二节电话闭塞解除法 (35)第三节电话闭塞法 (36)第四章信号显示 (39)第一节基本要求 (39)第二节视觉信号 (40)第三节手信号 (41)第四节听觉信号 (43)第五节列车标志 (44)用语意义 (45)附件 (46)总则为保证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的正常运营,根据跨座式单轨运输的特点和三年实际运行的经验,参照国内外轨道交通的有关规定,在原有《重庆轻轨跨座式单轨行车组织规则》的基础上,特修订《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行车组织规则》(以下简称《行规》)。
这次修订的《行规》,着重在行车闭塞、列车运行、列车到发、列车出入段和车辆段调车作业等章节,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使之能更好地实现安全、准点、高效、舒适的运输宗旨。
行车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使各工作环节紧密联系、协同动作。
要求所有与行车有关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行规》、严格执行《行规》。
与运营有关的各部门应根据《行规》的规定,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细则。
在执行中如发生本规则未涉及的情况,各部门应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上积极处理。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行车组织规则》自2007年5月1日起执行。
原渝轨道总司发[2004]167号文《重庆轻轨跨座式单轨行车组织规则(试行)》同时废止。
第一章主要行车设备第一节线路、道岔第1 条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东起重庆市渝中区的较场口站,经九龙坡区,西至大渡口区的新山村站。
以较场口站折返线车挡为起点,向新山村站方向顺延计程。
线路全长18.58km(含两端折返线),其中高架部分长16.03km,地下部分长2.55km(解放碑隧道段长度为1.37km,大坪隧道段长度为1.18km)。
按车站中心线计算,较场口至新山村站间运营线路长17.42km。
第2 条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为跨座式单轨线路。
轨道是由钢筋混凝土预制的轨道梁(轨道梁高1.5m、轨面宽0.85m)、钢箱梁和现场浇铸的连续梁连接而成,均为双线线路。
线路容许速度为75km/h。
第3 条直线地段线路两轨道梁中心线间标准距离为3.7m;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为50‰,最小曲线半径为100m;站内最大坡度为3‰,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
第4 条运营线路有:上、下行正线、折返线、故障车停留线和出、入段线。
运营线路上还设有公里(半公里)标、坡度标、曲线标、闭塞分区分界标、速度标、接近车站标、车站中心线标、停车位置标、车挡标和墩柱编号等标志。
第5 条单轨道岔是一种特殊的道岔。
它是由数节钢箱梁组成的轨道梁,采用电力驱动使轨道梁转辙而构成岔道,以实现列车转线的需要。
车站采用关节型和关节可挠型道岔,车辆段内全部采用关节型道岔。
第二节车站第6 条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全线共设有18座车站。
最大站间距离1626m,最小站间距离579m,平均站间距离1058m。
其中较场口、临江门和大坪站为地下车站。
其它各站为高架车站。
临江门、大坪站为岛式站台,动物园站为一岛一侧混合式站台,其它车站均为侧式站台。
各站的站台有效长度为120米。
岛式站台最小宽度为10m,侧式站台最小宽度为3m。
第7 条在较场口、大坪、动物园和新山村站设有道岔(道岔示意图(附件1)),用以办理列车折返、故障列车存放和列车出、入段作业。
较场口站设有0151A、0151B号道岔;大坪站设有0951、0952、0953号道岔;动物园站设有1351A、1351B、1352、1353号道岔;新山村站设有1851A、1851B号道岔。
其它各车站均为无道岔车站。
第8 条地下车站的站台靠轨道梁一侧设有全封闭式的屏蔽门,高架车站的站台靠轨道梁一侧设有半高式的安全门。
屏蔽门、安全门由固定门和活动门两部分组成。
在车站综合控制室设有一个紧急控制监控器(PSA),每个站台设有一个站台控制箱(PSL)。
当屏蔽门(安全门)出现故障时可进行应急操作。
第三节信号设备第9 条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的信号设备是由列车超速防护自动闭塞设备(ATP)、列车运行自动监控系统(ATS)和联锁组成的。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原则上不设置地面信号机,只在有道岔的车站和车辆段设有地面信号机。
地面信号机有:预告、进站、出站、调车、阻挡和出、入段信号机。
第10 条地面信号机原则上设置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右侧。
但是下列信号机设置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较场口站故障车停留线到上行线的24R调车信号机;大坪站下行线到故障车停留线的21L调车信号机;动物园站上行线的2L出站信号机;新山村站故障车停留线到下行线的32L调车信号机。
第11 条临江门站上行站台外,设有较场口站上行进站信号机的预告信号机。
当较场口站上行进站信号机关闭时显示黄色灯光;当较场口站上行进站信号机开放时显示绿色灯光。
第12 条车辆段内设有指示调车作业的地面信号机。
调车信号机为红色、蓝色和月白色三种显示。
在D17、D18号调车信号机的机柱上还设有数字式进路表示器。
第13 条超速防护自动闭塞车载信号是设在司机室内,指示列车运行条件的设备。
它通过接收地面ATP设备发出的速度码,显示指示列车运行的条件,能够进行列车超速自动防护。
第四节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第14 条运营安全生产调度中心(以下简称:运调中心)采用的是列车运行自动监控系统(ATS)。
各设备集中站、车辆段信号楼装有ATS子系统,其他各中间站、车辆段运转室和轮乘室设有ATS显示和打印终端。
正线、折返线、故障车停留线、车辆段各线和列车上装有ATP子系统。
第15 条设备集中站的综合控制室内设有TD-8单元控制台和鼠标台。
在“站控状态”下,车站值班员可以人工操作TD-8单元控制台或鼠标台,对本站和所管辖的非集中站的进路、信号实现控制,设置或取消临时限速和预置或取消占用光带等操作,可将折返进路设置为自动控制模式。
第16 条运调中心自动监控系统(ATS)故障修复后,行车调度员应会同信号维修人员进行试验,确认设备修复后,方准将控制权从现场办理收回到集中控制。
收回控制权的时机,应在车站没有接发列车作业和相邻两闭塞分区空闲时办理。
第17 条在车站综合控制室设有一个紧急停车按钮,每侧站台设有2—3个紧急停车按钮。
当车站出现危及人身或行车安全情况时,按下该按钮可同时切断上、下行站台区段、接近区段、离去区段的速度码发码电路和关闭相应信号机,使列车紧急停车。
第五节通信设备第18 条通信设备是指设在运调中心、车站综合控制室、车辆段信号楼值班室和司机室的指挥列车运行的专用通话设备:1、行车调度电话——是行车调度员与车站值班员或车辆段信号楼值班员进行通话的专用电话,具有录音功能。
2、无线列车调度电话——是行车调度员与列车司机、车长进行通话、发布口头命令的专用无线电话,具有录音功能。
遇紧急情况时行车调度员可以对车上乘客进行广播。
3、闭塞电话(站间行车电话)——是相邻车站值班员和动物园站值班员与车辆段信号楼值班员之间的直通电话,具有录音功能。
4、公务电话——是设在运调中心、车站综合控制室和车辆段信号楼内的通讯工具。
运调中心、车辆段信号楼的公务电话具有强插功能,当行车调度电话故障时,升级为行车调度电话。
第19 条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在车站站台、站厅、道岔区、重点防护地段、车站两端进站方向和运调中心设有闭路电视设备,供司机、车长观察乘客乘降和车门开、闭的情况;供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观察车站站台、车门、站厅、进出站闸机、自动售票机、列车到发和道岔转换的情况;供车站值班员观察重点防护地段的情况。
第20 条有线广播系统:1、运调中心有线广播系统——遇紧急情况时,行车调度员可以对车站的上、下行站台或站厅的各区域分别进行广播。
2、车站有线广播系统——是车站值班员用来对车站乘客、工作人员、隧道作业人员以及进入轨行区的人员进行广播的播音设备。
3、列车广播系统——是车长用来对列车上的乘客用报站器进行自动广播或进行人工广播的播音设备。
第21 条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行车时刻以北京时间为准,实行24小时制。
在运调中心设一级母钟,各车站综合控制室和车辆段信号楼设二级母钟,车站站台、站厅和与行车相关的各处所设子钟。
该时钟系统为乘客和行车有关人员提供准确、统一的时间信息。
第六节供电设备第22 条供电系统主要由主变电站、10kV供电环网电缆、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接触网系统、区间维修动力照明和电力监控系统(SCADA)组成。
从城市电网引入110kV交流电源,经主变电站降压成10kV后,经10kV供电环网电缆,分别向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供电。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将10kV交流电源降压、整流成1500V直流电源,通过接触网向单轨列车供电;将10kV交流电源降压成220V和400V,分别向车站和区间提供照明及动力电源。
降压变电所将10kV交流电源降压成220V和400V,分别向车站和区间提供照明及动力电源。
车站照明分为一般照明、节电照明、事故照明和应急疏散指示照明。
当照明用电故障停电时,各站照明将会自动切换至由蓄电池供电,可维持约1小时左右。
第23 条接触网供电方式为双边供电(每个供电区段的上、下行线接触网,由该供电区段两端的两个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同时供电)。
列车牵引、照明和动力用电,通过安装在轨道梁两侧的刚性接触轨、经列车受电弓进入列车用电系统。
面向新山村方向,轨道梁左侧的接触轨为正极,右侧的接触轨为负极。
第24 条主变电站设在动物园和龙家湾。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设在较场口、曾家岩、佛图关、袁家岗、动物园、新山村和车辆段。
其余各站设有降压变电所,车辆段内还设有跟随式降压变电所。
第25 条正线牵引供电区段的划分及分段绝缘器安装位置:一、正线牵引供电区段划分:(一)较场口—曾家岩供电区段;(二)曾家岩—佛图关供电区段;(三)佛图关—袁家岗供电区段;(四)袁家岗—动物园供电区段;(五)动物园—新山村供电区段;(六)新山村折返区段。
二、分段绝缘器安装位置:(一)较场口—曾家岩与曾家岩—佛图关供电区段间:在曾家岩—牛角沱区间:上行线DK3+631.6靠近曾家岩站站台外;下行线DK3+631.6靠近曾家岩站站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