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浆砌片石技术交底

涵洞浆砌片石技术交底

涵洞施工技术交底
桥涵施工队:
目前我合同段马上要进行涵洞施工,现对你们进行技术交底。

1材料控制
1.1 砂
采用铁厂机制砂。

机制砂质量要求如下:
机制砂必须按国标要求检验颗粒级配,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压碎指标,母岩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碱集料活性等。

每次进场的机制砂,现场施工员、试验员应对每批次的砂进行抽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同时杜绝其他不合格砂料进场。

1.2 片石
采用铁厂石场片石。

石料的质地应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无水锈、无粘泥,并表面清洁。

普通片石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其强度不得低于MU40。

现场施工员应对片石的外观质量等,现场控制项目负责,当对其实验指标有疑问时应及时通知试验室取样送检。

1.3 水泥
水泥应采用云南曲靖雄业有限公司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性能应符合GB175-2007的规定。

不得使用高铝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

进场的每批水泥(按200吨为一检测批次,不足200吨按200吨计)必须具
有厂家出具的合格证,且水泥经过复检合格后使用。

严禁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同一工程部位应使用同一品种的水泥。

同时也杜绝其他厂家的水泥使用。

1.4 砂浆
采用强制式砂浆拌合机现场拌制,严禁采用人工拌制。

同时拌制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配料,计量工具必须是经过中心试验室标定同意使用的量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外加剂的掺量必须严格按配合比掺加。

现场施工员应严格控制砂浆中各类材料的用量,以保证其强度。

现场堆放半成品、成品的场地必须进行硬化,不得直接堆放在原地面。

砂浆应随拌随用,超过1.5小时的砂浆禁止使用。

1.5 材料供应
所有材料必须是项目部指定提供的,任何单位均不得私自购买。

2、浆砌片石基础施工
在地面上砌筑基础工程的工序为:施工现场核对、测量放线、原地面环保处理、开挖基坑、基础支护、基坑排水、基底处理、基底承载力检测、基础砌筑
2.1 施工前工作
2.1.1 现场核对优化
涵洞的位置与沟槽或既有道路是否吻合。

标高与路面或水渠地面是否顺接。

上游水能否顺流入涵,出入口是否顺畅。

排洪、灌溉能否兼顾,孔径、净空是否满足要求。

2.1.2 图纸核对
对照施工图应核对如下内容:
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质资料;
主要工程数量与材料的品种规格;
排水系统和导流设施;
涵洞的平面位置、设计标高、主要结构尺寸。

2.1.3 测量放线
涵洞中心轴线必须由经理部测量组复核,项目部测量队经现场复核并确认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2.1.4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应准确测设基础轴线、边线、标高,边线用石灰线等标示明确,并根据调查的地质、水文资料及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或支护方案。

视现场情况增加适当的富余量以便排水,排水方法有集点法和井点法排水。

基坑采用机械开挖,机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20~30cm左右,剩余部分由人工清理。

2.1.5 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成型后,应进行平面位置、几何尺寸、标高、平整度、基底承载力等指标检测。

当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设计院进行相关处理。

土质基底应夯实,经密实度检测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基坑成型后应及时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及时砌筑,以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

2.2 基础及墙身片石砌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