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成本计算

第十一章成本计算

第十一章成本计算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第十一章成本计算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后四章中比较重要的章节,本章内容没有变化,除客观题外,还有可能出计算题。

第一节成本计算概述一、成本的概念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

成本计算通常是指存货成本的计算,因此成本通常是指存货的成本。

存货成本的特征: 1.成本是经济资源的耗费 2.成本是以货币计量的耗费 3.成本是特定对象的耗费 4.成本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二、成本的分类(一)成本按经济性质的分类(二)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三)成本按转为费用的方式分类1.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按"因果关系原则"确认为费用 2.资本化成本,按"合理地和系统地分配原则"确认为费用 3.费用化成本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四)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三、成本计算的要求(一)成本计算的要求要分清四个费用界限: 1. 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首先,只有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才可能计入产品成本;其次,只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才可能计入产品成本;再次,正常的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其他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列为期间成本。

2.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费用界限3.正确划分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四、分配间接成本应该遵循的原则(1)因果原则(2)受益原则(3)公平原则(4)承受能力原则五、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 1.实际成本计算制度和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2.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3.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成本计算制度(重点理解)(1)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首先是整个工厂仅有一个或几个间接成本集合(如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等),它们通常缺乏同质性。

另一个特点是间接成本的分配基础是产品数量,或者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等,成本分配基础和间接成本集合之间缺乏因果关系。

(2)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首先是建立众多的间接成本集合,这些成本集合应具有"同质性",即被同一个成本动因所驱动。

其次,间接成本的分配应以成本动因为基础。

4.北方高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作业消耗假设该企业月末在产品很少,采用月末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划分方法,企业产销平衡。

要求:(1)采用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费用/各产品分配标准合计某产品应分配间接费用=分配率×该产品分配标准(1)分配率=2000/(25000+75000)=(万元/工时)=200(元/工时)答案:(1)采用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直接人工小时合计=25000+75000=100000(工时)间接成本分配率=2000万/100000=200(元/小时)分配给豪华型的间接成本=200×25000=5000000 (元)单位豪华型的间接成本=5000000/5000=1000(元/台)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下的产品盈利能力分析:(2)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成本动因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答案:每一作业成本动因的成本分配率间接成本分配豪华型(5000台)15000台)普通型(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下的产品盈利能力分析一、间接费用的分配 1.间接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合计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主要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直接分配法特点: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计算公式: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受益部门的耗用量例6: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89000元、锅炉车间21000元;供电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362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电6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5370吨热力蒸汽,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20吨。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此项目,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11-4。

表11-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例题:某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该企业机修和运输两个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

修理耗用的材料不多,修理费用均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该企业2003年12月有关辅助生产费用的资料如下表。

要求:(1)根据上述有关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第一次分配: (对内交互分配)运输分配率=4800/16000=元/公里机修分配率=9400/18800=元/小时运输部门为机修车间提供的运输费用=×1000=300元机修车间为运输部门提供的机修服务成本=×800=400元第二次分配(对外分配):运输部门待分配费用=原费用+分配转入费用-分配转出费用=4800+400-300=4900元机修车间待分配费用=9400+300-400=9300元运输分配率=4900/15000=元/公里机修分配率=9300/18000=元/小时注意:企业管理部门的分配金额是倒挤得出的,即:4900-=9300-=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

本月发生的产品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

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方法,1-11月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产品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做为12月份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适用范围: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核算工作,月末在产品可以只计算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假如,月初在产品材料成本1000元,本月发生材料费用9000元,人工1000元,制造费用500元,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

按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则:完工产品成本=10000/50×40+1000+500=9500(元),在产品成本=10000/50×10=2000(元)。

4.约当产量法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产量。

计算公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例8:丙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

各工序单位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20小时,第二道工序30小时。

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结果如下:第一道工序:[(20×50%)/50]×100%=20%第二道工序:[(20+30×50%)/50]×100%=70%[例题]某厂的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为80小时,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60小时。

假设本月末第一道工序有在产品3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60%;第二道工序有在产品5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

则分配人工费用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件。

(2000年,1分)答案:A 解析: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0×60%)/80=15%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0+60×40%)/80=55%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0×15%+50×55%=32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800件,期末在产品200件。

原材料费用在各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月末在产品资料见下表,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各项目的完工率及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填写下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表[答案](1)原材料各工序的完工率及约当产量第一工序完工率=(100/160)×100%=%第一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60×%=第二工序完工率=(100+50)/160×100%=%第二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第三工序完工率=[(100+50+10)/160]×100%=100%第三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100%=40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工资福利费及制造费用的完工率及约当产量第一工序完工率=[(40×50%)/80]×100%=25%第一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60×25%=15第二工序完工率=[(40+30×50%)]/80×100%=%第二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第三工序完工率=[(40+30+10×50%)/80]×100%=%第三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5++= (2)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表说明:表中最后一行数字是倒挤出来的,例如:=-150416原材料的分配率=(800+)=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率=74900/(800+)=制造费用分配率=112350/(800+)= 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一月末在产品成本6.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的方法(定额比例法)。

材料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或费用+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三、联产品和副产品的成本分配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加工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联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可以采用售价法、可变现净值法或实物数量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