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基础知识说课讲解
第一部分
耳穴相关知识
概况
耳穴的概念: 是指分布在耳廓上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
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特定区域(典型的全息现 象)。能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可诊治 疾病、防病健身。
1 耳穴的发展历程
1958年12月,叶肖麟在《上海中医药
两千多年前,《内经灵枢》
1
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就运用耳廓诊断、治疗和预
耳穴诊断方法
耳穴视诊注意事项:
5、视诊时,要区分耳廓正常生理解剖标志,应与先天性畸形鉴别。(耳甲 艇分隔、耳轮脚延伸等) 6、视诊时,要区分耳廓本身的病变。(如非特异性耳软骨膜炎时,在耳甲 窝及耳甲腔外侧,肝、脾两穴区呈大片状隆起,急性期触之质软,呈囊性改 变,慢性期触之质硬) 7、视诊时,应排除非病理性改变,如色素症、毛囊炎、冻疮等。
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余新翠
传 疗 统 法
--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引
耳穴压豆
中医
----------------------------------------------------------------------------------------------------
目录
一、耳穴相关知识简介 二、耳穴压豆治疗便秘个体案例 三、耳穴压豆的相关操作指导与要求 四、耳穴压豆的相关经验分享与心得体会
二、耳穴疗法的特点
1.耳穴在耳廓分布表浅:都在皮肤表层,轻轻一碰,就能触及穴位。 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在局部都
有反映。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快就会在耳穴出现反映。
第三部分
【耳穴疗法的优点】
三、耳穴疗法的优点
1、耳穴的分布有规律,易学易记易用:耳穴的穴位名称基本上都是以人体身上的 生理名称命名。 2、穴位敏感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 3、信息点多,应用面广,据统计,耳穴可治疗200多种疾病,疗效在83-99%,对于 急性扭伤,痛症等病例立竿见影。 4、能防能治,近年的实践证明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可以美容、保健、 养生、抗衰老。
系统有关,充实了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
1 耳穴的发展历程
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提出“胚胎倒影耳穴图”后,他又
4
研究发现,耳廓上有两条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能量通 道。他认为这两条管道及其更细的分枝,把耳廓各敏感 点(穴位)联系成一个整体,能量在这两条管道中不断 循环,可发生加速和减速。按摩这两条能量管道,能影 响全身,治疗许多疾病。这两条能量通道分别处于耳廓 解剖名称的“耳轮”和“对耳轮”上。
耳穴诊断方法
耳穴视诊注意事项:
1、视诊时光线要充足,以自然光线为准。 2、视诊时,医者坐位要高于患者,以便于双眼平视患者耳廓。 3、视诊前,不要擦洗、不要按摩耳廓,以免皮肤充血、变色影响判断,即 使有污垢、脱屑需擦拭时,手法要轻。 4、视诊时,要注意患者体质上的差异,男女老幼及不同时期的耳廓反应。 (如女性月经前、中、后,三角窝均有不同颜色反应)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耳廓
Hale Waihona Puke 2 耳廓形象分布人的耳朵像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 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分布规律:
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在耳垂和对耳屏; 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 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与腹腔脏 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 穴多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在耳轮脚周围呈环形排 列。
耳甲艇分隔
耳穴诊断方法
• ②触诊法: • Ⅰ指腹触摸法——有无耳软骨增生、软组织增生、结节状隆起(脂肪
肝),隆起及增生的范围。
耳垂上阳性反应多为软组织片状隆起、质软
对耳轮触摸时,应注意判断软骨、软组织变形及软硬度,来鉴别骨 性改变和软组织病变。
耳穴诊断方法
耳穴指摸法注意事项: 1、指摸耳穴时,必须将手指指腹紧贴软骨区,以适宜的压力,上下左右移动, 仔细寻找阳性反应物,并注意体会阳性反应物的界限、边缘、大小、光滑度、软 硬度、可否移动及疼痛敏感程度,不可移动、界限不清、疼痛敏感者可为恶性肿 瘤。 2、触摸耳舟、对耳轮、对耳轮上脚、肝、胆、脾、胃等部位,一定要用中指顶 起耳背充分暴露阳性反应物。对耳轮、耳舟部位在触摸时,以先牵拉外展,中指 顶起耳穴部位,更易发现阳性反应物。
二、耳穴疗法的特点
5、耳穴与其他疗法协同作用强,可与其他疗法联合,形成强大合力,可补中 药体针之不足 6、耳穴疗法有“多病同治”的功效。
第四部分
【耳穴疗法的适应症】
四、耳穴治疗的适应症
1、各种疼痛性疾病(外伤、手术、神经性疼痛) 2、各种炎症性疾病(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3、变态反应疾病及胶原组织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 4、内分泌代谢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 5、功能性疾病(腰腿痛、颈椎病) 6、各种慢性疾病 7、传染病 8、其他(戒烟、戒酒、治疗食物中毒等)
第二部分
【耳穴疗法的特点】
二、耳穴疗法的特点
一、耳全息穴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织
分布在耳廓上信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定的信息点,这些信息点 与相关部位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法称这种信息区为 “穴位”。现在的耳穴也叫“耳全息穴”。(全息指一个局部包含有整体的 全部信息,是整体的“缩影”。)
第五部分
【耳穴疗法的取穴原则】
耳穴诊断方法
• ①视诊法:对病人进行初步了解,可通过肉眼观察到耳廓皮肤的 变色、变形、丘疹、脱屑、血管变化等改变。
耳穴视诊歌诀
急性色泽多发红,血管条状树枝形。 慢性色暗与发白,变形明显凹肿隆。 丘疹点或簇集状,气管炎或瘙痒症。 脱屑易擦为炎症,三角窝处妇科病。 肺区片红鳞屑状,多见顽癣结核病。 过敏全耳肺脱屑,脂溢代谢皮肤病。 手术切除留瘢痕,多呈条状月牙形。 肿瘤多呈结节状,暗灰肿痛见癌肿。
防疾病。
学杂志》上摘译介绍了法国医学博士
2
诺吉尔的发现:“外耳并非单纯唯一
弯曲软骨,它与内脏器官存在密切关
系,内脏疾患时在耳廓上有相应点出
现。”诺吉尔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
胎倒影”的耳穴图。
3
1995年美国国际耳穴培训中心提出耳穴近脑学说、耳穴作用原理与
中枢神经、自主神经、体液系统、免疫系统、遗传系统、病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