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常见症状和治疗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常见症状和治疗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常见症状和治疗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称为"原发感染"。

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 。

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

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继发结核病",也叫"内源性发病" 。

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发病" 。

所以,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

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常见症状
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如何治疗肺结核
如何治疗肺结核:用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现代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

化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国目前结防规划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

服药方法是隔日服药。

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继续期。

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2-3个月,联合应用4-5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即在强化期之后的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