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黄果树瀑布

17、黄果树瀑布

17、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游览黄果树瀑布的路线以及所见,所闻,初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恢宏。

3、初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17年11月17日星期四【总课时数】40【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齐读课题。

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

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像欣赏。

二、初读感悟,领略壮观1、指名朗读课文,进行小组评比。

2、文章中有一句话,将庐山瀑布和黄果树瀑布做一比较,你找到了吗?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3、所以作者称“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4、了解文章的构段方式:总——分画出总起句(第一自然段)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通过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来赞美“这是大自然的杰作”的?2、指名交流,教师指点:声音形态感受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教师问题:作者写黄果树瀑布,观察的地点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有,作者都分别在哪些地方观察的?找到描写作者观察点的语句。

①(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提示,可以到文章的第2、3、5、8自然段中去找)②汇报交流。

③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刚走进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④教师介绍“移步写景”的方法。

《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是一片写景的文章,更是一篇游记。

是作者通过文字记录自己一次旅行的所见,所闻。

那么,既然是旅行,必然会边走边看。

作者的文章,也按照这种边走边看,边变化观察地方,这种写法叫做“移步换景”(板书:移步换景)。

我们这篇文章作者采用的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四、学习生字新词杰作哗哗人喧马嘶缝隙悬挂重叠隔着气势非凡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漂浮訇然作响胸膛掩映凝神谛听沉醉1、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近义词:陶醉)3、词语积累描写声音响亮的词语:人喧马嘶雷声轰鸣訇然作响山回谷应震耳欲聋振聋发聩锣鼓喧天声如洪钟雷霆万钧沸反盈天欢声雷动铿锵有力虎啸狮吼人声鼎沸响彻云霄震天动地五、作业布置【课】抄写词语〖反馈〗全对人,错误人,主要原因【回】1、抄写词语。

2、默写词语。

3、背诵课文17(1——5)第二课时【教学时间】2017年11月18日星期五【总课时数】41【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比喻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陶冶;3、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含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1、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入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美好的印象呢?2、结合课题板书句式:黄果树瀑布真_______!(美丽、宽、气势非凡、雄伟……)3、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观雄伟、气势非凡,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美)4、老师板书“美”,并完成句式:“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

”它到底美在哪儿呢?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仔细地找一找,用你敏锐的心灵触角尽情地品一品。

5、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

6、指名交流,一起品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这个声音有什么特点?(渐近渐响)结合之前理解的“人喧马嘶”从而明白,距离瀑布越近,声音越响。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理解“宽幅白练”。

宽幅白练是指织布机上泻下来的白布,这里面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文中指什么?(瀑布)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播放视频※出示叶圣陶的诗《瀑布》瀑布叶圣陶还没看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我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师生引读第5自然段,出示“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舒服极了。

”播放图片。

(1)体会作者“想伸手”的原因。

(用手去触摸,就是想与黄果树瀑布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

)(2)“撩”是什么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

)你们有这样的体会吗?(3)体会“凉丝丝”和“舒服极了”。

板书:舒服极了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7、看来,黄果树瀑布确实给大家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其实作者就是从“声音、形态”(板书)两个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美。

二、走进黄果树瀑布,读出方法,品出韵味。

1、同学们,一篇文章要写得好写得美,得讲究方法。

平时你写作文时,一般会用什么方法呢?※生自由回答:比喻、拟人名人名言、歇后语等2、作者笔下的黄果树瀑布是如此栩栩如生,让我们如临其境,他也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你发现了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就这一问题思考思考。

生1:我发现作者用了比喻:‚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把瀑布比成宽幅白练,使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黄果树瀑布的样子,很形象。

生2:我也发现了比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作者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微风拂过树梢般轻柔,再把它比作潮水涌上岸滩的喧嚣汹涌,使我仿佛听到了那渐近渐响的‚哗哗‛声。

生1:‚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为什么同样的瀑布声,作者会作出不同的比喻呢?师:作者还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生2:‚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宽。

生3:‚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我觉得其中的‚飘、拂、涌、盖‛四个字用得十分贴切,写出了声音的渐近渐响,尤其是‚飘‛字给我的感觉十分舒服、美妙。

……3、了解“衬托”①同学们交流的都很好,听老师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方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这一小节中既没有对瀑布声音的描写,也没有形态的描写,它是如何表达瀑布之美的呢?②学生思考。

③教师加以点拨。

◎徐霞客何许人也?(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4、复习“移步换景”法◎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请大家迅速地浏览文本,想一想。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离开潭边◎作者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移步换景”。

三、走出黄果树瀑布,谈出印象,写出感受。

1、这到底是怎样一部“杰作”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录象。

2、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那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你想对黄果树瀑布、自己、后人说些什么呢?请用三五句话写下来。

生1:我想对自己说:徐霞客啊徐霞客,想你游历了祖国无数名山大川,欣赏了无数人间仙境,可今儿还是头一会见到如此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瀑布呢!真是不虚此行啊!我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黄果树瀑布这一人间美景。

生2:我想对黄果树瀑布说: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便听到你‚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我便看到一道你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坐在你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我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黄果树瀑布,你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真是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啊!生3:我想对后人说: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你看,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你听,那‚哗哗‛的水声是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我的后代子孙们啊,你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千万不要让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在此发生!四、总结课文。

(音乐起)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地间悬挂着的歌。

她喜爱能岩壁上飞泻而下,直扑山谷,用动人的歌喉谱写了天地间的雄壮乐章。

我们赞美瀑布!我们欣赏瀑布!我们沉醉在瀑布的舞姿和訇然作响的音乐里……五、板书计划17、黄果树瀑布声音比喻杰作衬托形态移步换景六、作业布置【课】完成《补充习题》〖反馈〗【回】1、周记2、预习课文182、钢笔字18〖反馈〗2、全对人,错误人,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