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口哨与小狗》教案
川大附小周梦希
一、教学设计理念
《口哨与小狗》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以感知音乐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反复聆听这首乐曲,让孩子们感受到乐曲的节奏性、以及乐曲所表现出的情绪,并能用身体的律动来表现出乐曲的节奏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从整体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别明显。
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
让他们像高年级的学生一样比较理性的欣赏管弦乐曲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对乐曲的节奏以及情绪进行感知。
并且能够用身体的律动来表现歌曲。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对管弦乐曲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
2、通过聆听音乐,能用身体的律动表现乐曲的节奏。
3、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安静得聆听管弦乐曲,并理解乐曲的情
绪,感受乐曲的节奏。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幻灯片1 (哭脸笑脸生气)初听音乐
孩子们,你们看一看,这里有三个表情,第一个是?(哭)第二个是?(笑)第三个是?(生气/抓狂)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乐曲,你们想一想,你在听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大部分孩子选择了第二个笑脸,我们看一看选择正确了没有呢(幻灯片2)
同学们都选对了,非常不错。
二、欣赏歌曲
1、孩子们,我们刚才欣赏的那一首乐曲啊,是一首管弦乐曲。
它讲的是一个小
男孩的故事。
这个小男孩有一天心情特别好。
他就想出去玩,我们再来听一
听乐曲。
你们想一想他是怎么走的呢?
(播放音乐)(学生回答并模仿)
孩子们模仿得都很不错。
现在老师这里有三种走路的方法,你们看一看,哪一个最符合呢?
(师示范三种走路的方法,分别是偷偷摸摸得走、有节奏的活泼得跑跳步、奔跑)(学生回答,选择第二种)
好,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学这个小男孩走一走吧。
(全班起立,播放乐曲并请生模仿)(结束后,表扬所有孩子。
请孩子们坐回自己的座位)
2、孩子们,这个小男孩在出门玩耍的时候呢,并不只是在走路呢,你们认真再
听乐曲,想一想他还在做什么事情呢?
(播放音乐主题片段)(学生回答)
对了,这个小男孩啊原来在一边走路一边吹口哨呢。
孩子们,我们不能模仿小男孩吹口哨的声音,那我们用DU来一起吹一吹吧。
(老师示范用DU 来唱出旋律主题。
请生跟着音乐一起来唱音乐的主题)(表扬所有孩子)
3、孩子们,这个小男孩去玩,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另外一个小朋友,我
们再来听一听,除了小男孩还有哪个神秘得小朋友呢?
(播放音乐后半段,听到小狗的声音)(学生回答)
啊,原来是和小狗一起玩耍呢。
孩子们非常聪明。
我们这首管弦乐曲就叫做《口哨与小狗》也叫做《吹口哨的小男孩与小狗》下面,我们把书翻到6页。
再来听一听,小狗最后叫了几声呢?是怎么叫的呢?
(再次听音乐后半段)(学生回答)
对啦,小狗叫了三声,有没有孩子可以模仿一下呢?
(学生模仿)
同学们一起来模仿一下。
4、孩子们,听了这首乐曲,你觉得小男孩和小狗在怎么玩呢?
(学生回答)
5、孩子们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那我们一起来模仿小男孩的走路姿势吧。
周老
师我走最前面,你们依次跟在我的后面
(播放音乐。
全班起立,模仿小男孩走路)
三、孩子们,我们今天一起认识了这个吹口哨的小男孩和他的小狗。
最后呢,
我们一起跟模仿小男孩一边用DUDU声来吹口哨,一起出去玩吧。
(播放音乐,让生一起按次序走出教室。
)
课后反思:
这一课在导入后,孩子们都相当积极。
在模仿小狗的环节,孩子们特别努力得去模仿,但是由于孩子的天性,这一个环节使孩子们太高兴以至于课堂有点失控。
应该用更加系统的方法带领孩子们感受小狗的情绪及男孩子的情绪。
而低段的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更加具体。
但是不能脱离学情。
学生能接受哪些知识一定要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