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船货舱上部舱壁清洗难题及解决方案的探讨
钱德生崔建辉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在船工作经验,利用船上现有条件,动手解决了大型散货船,特别是HANDY MAX和PANAMAX型船舶存在的清洗货舱上部的难题。
通过实际的操作,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大灵便型和巴拿马极限型散货船清洗货舱上边柜清洗自制铝梯舱口梯舱口直角梯
屈指算来,笔者在船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早些年在杂货船,集装箱和滚装船上工作, 近十多年来转到散装船上服务。
在许多全套配备中国船员的散货船上,轮机部船员也要参加货舱清洗,作为一名轮机长笔者亦多次参加了洗舱工作,切身体会到了清洗货舱工作的艰辛和困难。
在近年来工作中遇到过的诸多难题,清洗货舱上部舱壁就是其中之一。
此类大型散货船,也就是大灵便型和巴拿马极限型散货船,清洗货舱最大的难题首先在于货舱高度。
典型的巴拿马型散装船,货舱底部到舱口围的距离超过17米。
站在货舱底部用水枪冲洗高处舱壁,洗舱水虽可达到舱壁,但冲击力已经大大衰减了,不能有效地冲洗去残余货物的污迹,特别是刚装完煤炭货舱高处留下的痕迹,马上又要装载谷物类清洁货物。
单单靠洗舱水是不能够轻易洗掉污迹,这就得爬上高梯,去用长竿刮板边刷洗边冲水,方可洗去污迹。
这就增加了工作的难度,降低了效率,还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
其二,由于散货舱结构的特点,有上边柜。
货舱上部两舷侧舱壁就是上边柜外板,这里是最难清洁到的区域,即便使用长梯,三节梯长达到18米,长梯的顶端需要靠在直立的舱壁上,依然很难使用长竿刮板接触到上部倾斜舱壁的受污处。
且角度不佳,很难用上力量。
所以,一旦上部倾斜舱壁受污,船员将无法正常清洁。
虽然某些船舶使用工作井架来解决上述难题,但是所用的井架必须很高,以便船员站在顶部可以使用长竿触到货舱顶部,因而至少要10米以上。
如此高度的工作井架,要确保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底座必须要做的较宽大,必然导致井架体积太大,重量超重,失去便利性,效率低下,使用不便。
为减轻重量,不得不牺牲安全部分,底座做得小些,上下一样大小,重量也相对轻一些,容易搬运。
但是,即便如此,单靠人力还是搬不动的。
需要使用克令吊或吊杆方可吊入和吊出。
巴拿马极限型散货船大部分没有配备甲板机械,不可能使用。
另外,这样的井架不安全,容易滑倒,特别是在海上船舶横纵摇动的时候。
笔者服务过的香港某航远公司就发生过工作井架在清洗货舱时倒下,2名船员当场不幸身亡。
公司立即发出通函,公司船队即刻起一律停止使用这类工作井架作业。
但是,在其他船舶上,笔者依然可以看到甲板部弟兄使用简易工作井架来清洗货舱,让人揪心,担心他们的安全。
但是,没有看到过有更好的替代办法。
早想设计制作一个安全,轻便,灵活,有效的一个专用设备,用来清洗货舱上部倾斜舱壁。
但是思虑再三,存在诸多担心,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和船上没有完备的材料,因而没有付诸实施。
但是,这件事挂在心头,挥之不去。
最后痛下决心去设计这么一个安全,轻便,灵活有效的一个专用设备,是去年再次又遇到此问题。
洗舱作业中,货舱上部位臵太高,扫舱工具够不到,仅靠高压水冲洗冲不干净,只有边冲水边洗刷方能清洁干净。
甲板水手不得不爬上长梯,再用长竹竿帮上刷子去刷,下面船员用水配合冲洗.站在5-6米高的梯子上,双手握着5-6米的长竹竿去刷,在此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操作难度很大,速度很慢,并且很不安全,让人揪心。
鉴于此,笔者定下决心,利用船上现有的条件,解决此难题。
自己动手开始边设计边制作。
设计目标是确保安全,重量轻,使用方便,容易操作,效果明显,可以大幅度提高清洗货舱高处舱壁的效率,也可以用来对该区域进行除锈和刷漆。
经过了长达一个月不懈的努力,多次反
复试验,最终制作成功了专用的洗舱工具,笔者暂时取名舱口梯。
它的设计方案简述如下。
顶部是一个滚动装臵,可以沿着舱口轨道上的已有的凸槽前后(或左右)移动,共有4只钢轮,其中二只作为导向轮可以在凸槽上转动来前后移动舱口梯,起到导向作用,另外二只为承重轮在舱口围顶部边缘平面上滑动, 主要起承重作用。
四只钢轮可同时在舱口轨道平面上滑动,因而可以轻松方便地沿着舱口轨道移动舱口梯。
滑动装臵上还有制动器,移到所需位臵时,可将制动器刹住,整个梯子不会前后(或左右)移动。
舱口梯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直梯,长度为3米,用固定件联接滚动装臵。
下半部直梯可以滑动,用来调节长度, 其底部有一个小平台,四周设有护栏。
船员可以站在此平台内使用皮龙对货舱上部舱壁进行直接冲击清洗。
船员这时位于货舱高位,水自上而下,这样冲洗可大大提高了水的冲洗压力,而且距离近了许多,大大提高了清洗效果。
笔者制作完成后,十分高兴,自己首先在货舱内试用,感觉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移交甲板部同仁实际使用后,反映良好,水手长给出的评语是很方便,很科学。
通过实际使用,总结该舱口梯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梯子下部的小平台有围栏保护,工作起来很安全;其二,用途多样,不仅可以用来清洗货舱上部舱壁和舱口围,还可以对舱口围区域进行除锈油漆等保养工作,不需要另外搭跳板;其三,使用方便快捷,单人就可以操作,从舱口围的前端移到后端仅需一二分钟,就可完成;上下移动也很方便,仅需一个人即可独立完成, 向下放时,一只手拉着控制绳索慢慢向下松滑梯,由于重力作用自动向下滑动,到了所需要的高度时,另一只手只要将自动锁钩的控制绳索放松,自动锁钩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锁住,不会脱开;其四,重量轻,造价低廉。
舱口梯主要部件采用铝合金制作,总重量可以控制在40到60公斤左右,可以所需长度不同而稍异,无需外加电源,造价低,约二三千元人民币即可。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舱口梯仍有不便之处。
清洗货舱上边柜外板效果稍差,而且还不能对该区域进行除锈刷漆工作,主要是舱口围到舷侧尚有一定的距离,不能近距离接触。
对该轮进行初步测量,从货舱底部到舱口围的高度在16米左右,从舱口围边缘到船舷一侧在6米左右,估算了一下,一般利用手上的工具只能对自身2-3
米范围内
才能有效地进行清洗和保养工作。
发现此梯存在的问题后,笔者改进了舱口梯的设计,姑且称之为舱口直角梯。
它的外型成L型,上部悬挂在舱口围上,与前述舱口梯完全相同,不再敷述。
下部是长约6米的直梯,在其底部水平伸出长4米的横梯,横梯四周附有护栏,船员可以站在横梯内工作,假如走到横梯的最前端工作,与舱壁直线距离不超出2米,作业起来就很方便。
也可以说是把以前的小平台改进成4米长的同宽的长平台,以便接近舱壁。
考虑到横架水平伸出4米所产生的力矩很大,采用横梯顶端加上2根细钢丝,通过几只滚轮转向后固定在舱口围上,用来提高梯子的横向受力。
直梯和横梯用铰键联接,便于收放,横梯部
为了解决该梯在使用中工作产生的反作用力而带来前后不稳定,可以把直梯另外固定在舱口围下部的加强筋处或者舱口围中部的防变形的孔上,固定了上下二个点后直梯就不会前后移动了,下面的横梯也就不会动。
实验证明在船艏艉方向的货舱内使用效果很好。
另外,考虑到无法固定的情况,在横梯头部的两侧各配有一个万向联接器,这个联接器内有一个活络的内孔,用于固定(固定钩)。
固定钩是一根长2-3米直径10毫米的铝合金棒,带钩的一端可以钩到船舷内侧的肋骨架的内孔里。
每条船上两侧的肋骨都有从上到下都有此孔,肋骨间距在1米之内,用来固定横梯,固定钩的另一头放入联接器内的活络内孔内,用锁紧螺丝上紧,这样在横梯范围内进行作业非常安全稳定。
联接器采用万向联接,因而固定钩不管从什么方向位臵均可顺利钩入船舷内侧肋骨的孔里,很方便的在联接器内锁定。
经笔者亲自操作使用直角舱口梯,认为还是切实可行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方案是成功的。
后来应用在实际洗舱操作中,解决了高处舱壁无法接近的难题。
另外,舱口梯和直角梯还可以对舱口围和货舱内部进行除锈油漆保养工作。
安全问题很重要,上下梯时应小心谨慎,注意安全,特别是进入长平台的时候,应该使用安全带。
保持有船员在舱口围随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另外,在使用中有发现一些问题。
其一,固定索钩在锁定前,左右舷操作会有一些摆动,锁定才能稳定。
其二,存放不便,虽然铝合金材质制作,重量不大,二位船员即可抬走,但是6米长度的铝梯放入库房多有不便。
针对以上不足,考虑未来改进方案如下,其一,对于舱口围下部无固定点的情况,可以在铝梯上加装电磁铁吸附固定,可在移动时关闭电源,这样移动也很方便;其二,可以把长梯改进成二节,这样搬动和存放就方便多了。
本文仅供讨论参考,欢迎交流。
写于2008年3月15日于大明轮。
固定钩。